奥地利

德国瑞士奥地利游记20维也纳

发布时间:2020/11/7 15:25:31   点击数:
白癜风能吃水果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186544.html

我们走到城堡剧院的侧门,马路对面就是人民公园的大门。人民公园兴建在被拿破仑摧毁的城防工事遗迹之上,年对公众开放。人民公园以其玫瑰园著称。

实际上,人民公园也是霍夫堡皇宫的一部分。

公园最吸引游人的就是年由弗里德里希·奥曼创作的茜茜公主雕像。在公园北面树木掩映着的一个深处,僻静处,有一座茜茜公主纪念园。

茜茜公主是奥地利人民爱戴的公主、皇后,人们通过电影《茜茜公主》也对这位美丽的公主有了了解和喜爱。

伊丽莎白·阿马利亚·欧根妮(年12月24日-年9月10日),通常被家人与朋友昵称为茜茜,是巴伐利亚女公爵与公主,后来嫁给弗兰茨·约瑟夫一世成为奥地利皇后兼匈牙利王后,她的美貌和魅力征服了整个欧洲,被世人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皇后”。虽然伊丽莎白在奥匈帝国的政治影响上有限,但她已经俨然成为一个文化偶像。伊丽莎白被认为是一位在自由精神和传统宫廷规矩徘徊的悲剧人物。

茜茜公主的雕像是弗兰茨·约瑟夫皇帝亲自选定安放在这里的。

这是雕塑的近景。

白色的雕像像阿尔卑斯山上的冰雪一样洁白无瑕。茜茜公主身着长衣、长裙,双手轻轻叠放在膝上,座椅后边是一排绿树,她端庄典雅,表情安宁圣洁。

这是公园的一角。

游览公园的孩子们。

穿过人民公园另一边的大门就是霍夫堡皇宫的英雄广场。

霍夫堡皇宫曾经是哈布斯堡王朝奥匈帝国皇帝的冬宫(夏宫是美泉宫)。今日的霍夫堡皇宫是奥地利的总统官邸所在地。霍夫堡皇宫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年,每一代皇帝几乎都对自己的宫殿做了改建或扩建。因此,霍夫堡皇宫是欧洲各种建筑风格的见证人。无论是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还是上纪末的仿古典式风格,霍夫堡皇宫都把它们汇集在一起。

英雄广场气派非凡,这是广场中间的卡尔大公雕塑。

卡尔大公(年9月5日-年4月30日),奥地利帝国皇子,元帅,军事理论家,切申大公爵。史称卡尔大公或卡尔大元帅。

卡尔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第三子。出生在父亲任大公的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公国(现佛罗伦萨),年轻时就过继给了姨父切申公爵阿尔贝特·卡西米尔,年进入军队,在战事频繁的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作为奥地利的军事统帅而活跃于欧洲战场,并曾成为使拿破仑一世首次受挫的抗法名将。

往前走就是新霍夫堡皇宫。

新霍夫堡皇宫是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皇帝于年责成卡尔·冯·哈森瑙尔(KarlvonHasenauer)和高特弗里特·森佩尔(GottfriedSemper)建造的。年,新霍夫堡皇宫建成时,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已经退位8年了。年3月15日,希特勒在新霍夫堡皇宫的阳台上宣布奥地利从此与德国合并。当英雄广场上的人群向希特勒欢呼致意的时候,纳粹已经开始了血腥恐怖的屠杀……

如今,新霍夫堡皇宫里面有一座新堡博物馆。博物馆里有具有世界声望的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乐器的杰出收藏品。您还可以观赏到著名音乐家的乐器,如莫扎特的小提琴、舒曼的钢琴。新霍夫堡皇宫里面还有一个纸莎草纸博物馆(PapyrusMuseum)隶属于奥地利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手稿收藏之一。馆藏数量约18万件,主要是莎草纸、羊皮纸、陶片、木板等材质的手稿,年代从公元前年至公元年。奥地利大公RainerFerdinand曾于年购得一大批莎草纸手稿,并在年作为礼物赠予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使其成为宫廷图书馆的收藏之一。

这是新霍夫堡皇宫的近景。

在皇宫前半圆形的小广场中间是欧根亲王雕塑。

萨伏依的欧根亲王(.10.18巴黎-.4.24维也纳),神圣罗马帝国元帅、军事委员会主席。他的军事天才、殊死精神和战斗激情使他扶摇直上,29岁便成为帝国陆军元帅。大土耳其战争期间,在中欧和巴尔干三度击溃土军,大同盟战争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期,两度与法军交战。并将法国逐出意大利。年他大胜土耳其,拿下贝尔格莱德。他是出色的战略家,也是懂得激励人心的领袖,被认为是当代最伟大军人之一。

穿过礼仪大厅的走廊,就来到了老霍夫堡皇宫的弗兰茨皇帝广场。

广场中间是弗兰茨二世皇帝雕塑。手握权杖的皇帝高高站立在六面基柱上,基柱上的浮雕表示帝国的基础:矿业,农业,牧业,科学,艺术和国防。八角底座上的四个雕像分别表示皇帝讲信誉,爱和平,坚强,公平的美德。

这位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弗兰茨二世皇帝为了破灭自称为法国皇帝的拿破仑想当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梦想,于年主动解散了这个帝国,并同时成立了奥地利帝国,弗兰茨二世皇帝也就因此变成了奥地利帝国的弗兰茨一世皇帝。

弗兰茨广场的右侧是瑞士人大门。

在中世纪的时候,许多皇宫喜欢让彪悍而诚实的瑞士人把守城门,哈布斯堡王朝也不例外,这个最古老的城门因此而得名。年至年,费迪南一世皇帝把古老的城堡改建成文艺复兴式的宫殿。瑞士人大门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游客坐马车游览皇宫。

霍夫堡皇宫的后门。

穿过霍夫堡皇宫的后门,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广场,她就是著名的米歇尔广场。

广场上陈列着两千年以前罗马人遗留下来的建筑痕迹。这是人们在修缮霍夫堡皇宫时挖掘出来的,年,这块罗马建筑废墟的陈列地正式与观众见面了。在霍夫堡皇宫的斜对面,是圣米歇尔教堂。圣米歇尔教堂早年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宫廷教堂。教堂的地下墓穴中是二百五十多名奥地利名人的棺木。

离开米歇尔广场,我们走到维也纳最繁华的格拉本大街。街上世界名品商店林立,游人如织。走了没多远,看到街道中间有大幅的茜茜公主博物馆的宣传画。

博物馆位于霍夫堡宫内,是奥地利政府为纪念和庆祝国王约瑟夫一世和王后伊丽莎白结婚年而建造的,里面展示了很多茜茜公主生前的私人物品,还有一些著名的茜茜公主的肖像画。参观博物馆时让人能够近距离地看到这位世间少有的皇后的生活,你可以感受到她对宫廷规矩的抗拒,对运动的极度热爱,对艺术的痴迷和追求,还有人之常情--对美丽的疯狂追求。

这是维也纳鼠疫(黑死病)纪念柱。

年的维也纳鼠疫(黑死病)肆虐,几乎夺走了三分之二维也纳人的生命。后来为了纪念死于鼠疫(黑死病)的受难者,奥地利皇帝利奥波特一世下令建造了这尊鼠疫(黑死病)纪念柱。在这根纪念柱的外型台座上描绘着神创天地、鼠疫(黑死病)流行、最后的晚餐等浮雕。柱身表现了皇帝摘下皇冠,半跪在地上祈求上帝保佑自己的臣民。

在如此繁华的商业街上有这么一座雕塑,似乎有些不太和谐。但是只也反映了奥地利人对生命的尊重,对逝者的怀念。

这是繁华的格拉本大街。

沿着大街步行到斯蒂芬广场后,大家自由活动。有旅友去购物,我去看圣斯蒂芬大教堂。

圣斯蒂芬大教堂是罗马天主教大主教的所在地,是维也纳的象征,有“维也纳心脏”之称,教堂塔高.7米,仅次于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和乌尔姆敏斯特大教堂,居世界第三。

教堂对面是一条小街,我站在小街边的行人道上,拍了一张教堂的正面照。

圣斯蒂芬大教堂始建于年,巴奔堡王朝的利奥波德四世(1-)与帕绍的主教管区商定,在维也纳城界外面建造一座新的教堂。10年后,这座巴奔堡的戍边伯爵们建造的一座方殿式罗曼风格的教堂竣工了。如今我们见到的西门正是那个时候的产物。

集合时间到了,大家继续沿着格拉本大街往前走。到一个街口右拐弯,我们走到了克恩顿大街。这是维也纳最著名的步行街,拥有平方米购物面积,年销售额40亿欧元。

再往前走,不多远就到了环城大道的路口。在路口的右侧就是著名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也是维也纳的主要象征。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另外三个是: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伦敦皇家歌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歌剧院始建于年,历时8年完工,坐落在维也纳老城环行大道上,原是皇家宫廷剧院。

这是歌剧院的正门。

国家歌剧院是一座高大的方形罗马式建筑,是仿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剧院的式样,全部采用意大利生产的浅黄色大理石修成的。正面高大的门楼有5个拱形大门,楼上有5个拱形窗户,窗口上立着5尊歌剧女神的青铜雕像,分别代表歌剧中的英雄主义、戏剧、想象、艺术和爱情。

歌剧院的大门关着。我绕着歌剧院转,突然看到有人从一个侧门进去,我也跟进去了,原来里面是剧院的售票处。

走过售票处还能走一段,可以看到进出剧场的大厅。真是富丽堂皇!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自从建院以来,一直聘用那些德高望重、技艺超群的音乐大师作为剧院经理,又以乐坛称雄的维也纳爱乐乐团作为常任歌剧乐队,并不惜重金聘请世界著名歌唱家担任歌剧主角。剧院规定,不准上演不出名的作品或处女作,只能演出那些早已被肯定的名作。这些规定和措施使它赢得了国际声望。

我什么时候能够买一张票,进去听一场歌剧,譬如“茶花女”呢?

杭州老魏

朋友的赞赏就是给我加油,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ddqh/1960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