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冯洁音读派对恐惧症她们惧怕什么

发布时间:2022/9/10 22:56:03   点击数:

《派对恐惧症》,[美]卡门·玛丽亚·马查多著,叶佳怡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年5月出版,页,59.00元这个短篇小说集中最常被人提及的是《为丈夫缝的那一针》。看见这样的标题,你想到的是温馨的场面,在床头灯下为丈夫缝个扣子什么的。然而在故事里,这不是妻子自己动手缝的一针,而是她在一个最敏感最难受的时候“听”到的一针,是动机匪夷所思的一针,原始残忍的一针,“都市传说”中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针,虽然并没有得到过实际的验证。这样貌似真实且广泛流传的都市传说在一个女人的性爱和婚姻生活中时不时改头换面冒出头来,就像小孩看见的土豆堆里的手指,带着卡门·马查多的特色,包括不信鬼的女孩去墓地过夜被吓死了,新娘把自己关在大箱子里出不来最后变成一堆白骨,女孩在狼群中长大,还有“一名永远重复同样行程,如同幽灵一样想搭便车的旅人”等等。最重要的传说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那条绿色缎带,这是女主与生俱来缠绕在脖颈上,唯一不肯与丈夫分享的秘密。关键的刺痛人心的一刻漫不经心地出现,再也不曾提起,故事高潮的到来惊心动魄,戛然而止。

马查多自己说这个短篇小说集像是“开向我怪异心灵的窗口”。很多人说她是年的安吉拉·卡特。她的故事真真假假,超自然的内容混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将她的作品归类为推想虚构小说,按照维基百科的定义,这类小说“包括科幻、恐怖、奇幻、架空历史、乌托邦和反乌托邦、超级英雄,共通的特点是包含现实中不存在的情节,但故事本身仍追求逻辑合理性”。马查多认为生活本来就有点超自然,写作只是把它推得更远一点。作家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而她认为自己写得最好的时候“是在现实中戳出洞来”。

马查多喜欢性描写,因为别人写得不够好,尤其是男作家写得不够好。她认为菲利普·罗斯可以大胆写性,那么大胆写性的女人在哪里?她不喜欢男性小说家的色情描写,尤其是菲利普·罗斯的性描写令她觉得很丑陋很粗鲁(她并非不喜欢菲利普·罗斯)。她认为性描写要既有情感也有美感,她自己的描写的确更有意境:“就在他击破我时,我尖叫,我像在海中迷航一样紧抓住他。他的身体紧扣住我的身体,……然后在血的装点下完成一切,我的血。我因为那样的韵律、他确切表现出的渴求,以及最后清楚明了的释放,而感到赞叹、兴奋。……我听见湖边的声响:那是潜鸟和蟋蟀,另外,还有像是斑鸠被抓住的惨叫。风从水面捎来凉意,让我身体冷却下来。”

这是《派对恐惧症》中不多的着重描写异性恋情的一个故事,男女两人关系中鲜有温馨的时刻,但有很多火爆的性爱,有时热烈到几乎把屋顶叫喊下来,不管场合甚至巴不得到自家院子草地上操作让邻居观看。其中也有一段同性描写: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去上绘画班,受到女模特身体的吸引。马查多的性取向自我定义是“酷儿”(queer),这个词过去仅指男同性恋,近年来涵盖了除异性恋之外的所有其他性关系,例如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恋等。在《为丈夫缝的那一针》中,女主在看见裸体女模特时产生了欲望,而马查多自己的同性恋意识觉醒源于观看《泰坦尼克号》中男主为凯特·温斯莱特画素描的场景,尤其是她美好的乳房。那年她十一岁,母亲带她去看电影,母亲只想到在男女主人公接吻时蒙住她的眼睛,没想到她会受到女性乳房的吸引。她曾经有过一些男朋友,遇见第一位女友时开始同性恋情,当她回家告诉父母自己是双性恋时,父母顿时心里发凉,然而后来还是为她与女友举办了婚礼。

在马查多笔下,女人从男人那里得到更多性的满足,却从彼此得到关怀和温情。她描写女人之间的性爱,既坦率又抒情,而描写男女之间,则只有坦率,鲜有抒情。这些故事与以往我们读到的同性恋故事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若无其事”的笔调。在过去的年代,同性恋故事更侧重描写的是躲避旁人的“偷情”的愉悦,以及身为同性恋者在社会中的困境,而现在同性爱情已经不再引起旁人侧目,我们看到的是不再需要一致对外戒备的情形下的恋情。在这些故事中,她并没有喊叫过不平等,没有认为蕾丝与众不同,那只是女人们自己机缘凑巧的选择,作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rkmz/247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