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奥地利 >> 当地气候 >> 安哥拉味道之终结篇驻安公司员工的餐食
今天碰巧是5.20,先祝各位都能爱自己、爱他人,并被爱吧。要记得,爱要大胆说出来哦!希望你们都幸福!
好啦,生活还得继续,公号也在继续更新。前面我有提到,14.06-17.07我有在某驻安哥拉中资企业工作三年。先后在该公司的四个项目担任葡语建筑翻译一职。中国公司的餐食大部分也是大同小异,不过就是看厨师是哪里人?领导喜欢吃什么口味的餐食为主?员工主要是哪里人?基本也就是辣与不辣的区别吧。然后北方人的公司的话,面食类可能会稍多一些。那我就以第一人称的眼光来写这篇文章吧。
第一个项目部Viana
从第一天到达公司总部后,我就匆匆被Viana项目部的后勤王主管接到了项目上。暮色时分,我们才到达目的地,一排没有抹涂料的灰色平房。一下车一只小黄狗凑了上来欢迎我,然后我看到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围着一台电视机,在一个棚子一样的院子里的几张长桌上悄无声息地埋头吃着饭,时不时看看那个方盒子里的节目,突然发出一两声爆笑。那感觉像极了电影里中国的7、80年代。我开始有点恍惚,在昏暗的黄光下,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但又觉得很新鲜、好玩,可能还有几分失落,心里想着:既来之则安之吧。
食堂外的就餐处
迎接我的小黄狗
他们给我留了一间仅次于经理的房间,已经算是多加照顾了。放下东西,就被招呼去聚餐了,发现这里的同事都好热情,动不动要喝酒,初来乍到,入乡随俗吧,要不被觉得端着架子可不好。这是我在安三年参加的第一次同事聚餐。
安哥拉下飞机那一刻,我就感慨:哇,这地方跟我想象中的非洲好不一样,感觉寸草不生呀,稀稀拉拉的枯草矗立在红土地上,仿佛是癞痢头上的杂毛。
Viana项目部的日常就餐
大致整顿完房间已经很晚,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凌晨三点就醒了,不知道是因为时差还是不适应环境。项目上的鸡已经开始打鸣,我在篮球场转了几圈,五点左右厨房的馒头就已经蒸好了。项目上的早餐很简单,基本就是馒头、绿豆粥或者厨师给腌制一点包菜的梗子。
三年时间,在食堂去取早餐的次数历历可数。一个是起不来,基本6:30就没有早餐或食堂就关门了。第二,即使起得来,天天这么吃,也吃不下。后面,基本都是自己去超市买鸡蛋和麦片。第二个项目我就乖乖托同事带我去购买了自动洗衣机和冰箱。当然公司总部的食堂是要好很多的,至少早餐的品种要丰富一些,毕竟高管都在那里住。
这边的大厨炒菜都是大锅灶,原谅我以前没进过学校厨房,我第一次见人这么炒菜,还是觉得很稀奇。
等到中午11:30左右,工人们放工,我们就可以排队打饭菜啦~第一个项目部的何经理,要求管理人员先让工人打饭菜就餐,管理人员排后面,这点我也表示理解。毕竟工人在工地劳作了半天,应该让他们先就餐。
我的逗比同事陈林,为人乐观、爽朗,关键写得一手好文章,还身兼多职。那时候业内是他,造价预算是他,每个月的例会项目报表是他做的,库管还是他,资料好像还是他。因为项目上的伙食真的不怎么样,他来的比我,经常去超市买德国肉肠之类回来煮,煮了也会分一些给我和一个姐姐,也算是给我们丰富了伙食。
商务签证到期前我一直在这个项目工作,在这三个月里还得到他和另外一个同事的一些帮助和关照。三个月不到,陈林就回国休假啦,那时候我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陈林本是公务员的料,不知道当初他为啥跑到安哥拉?在安哥拉久了,就会听到各种人的奇异故事,每个来安的人,总是有着他们各自谜之过去。
厨房三杰!不知道为啥,拍照这事,黑人有两种极端,一种是非常喜欢拍照,拉着你给他们拍照,还摆上各种炫酷的pose!还有一种是见到你要拍照,就非常生气,还会骂人。对此现象,我有问过,好像说很多黑人觉得中国人拍了照就发到中国,说安哥拉如何贫穷和经济不好。所以,我一般不轻易给黑人拍照,如果要拍也是先经得人同意。
和厨房小黑的合影,至于我的短发(后面剃得超级短,一纯爷们的背影,和男生走在一起就活脱脱是一对gay),故事大致是这样~去安哥拉前,刚到安的学弟告诉我,安哥拉是个不太平的地方,国人多的地方也不安全,提点我这个单身女性多加注意。临走前和朋友打了个赌,他赌我不敢剪男生头,于是拖着他一口气跑去了理发店剪掉了及腰长发,洒脱如我,吓呆了理发师和朋友。当年的赌注我开的是三个未确定条件,如今已过去五年~
第二个项目基地Patriota
三个月的商务签证到期后,我回了国办工作签证。再回到安哥拉,我被派往了第二个项目部Patriota,俗称爱国者项目部。这个区的地块基本都是当年和老总统在内战时期打下江山的那一批将军的受封地。所以是新城区,公司在那边负责市政道路建设。
在Patriota项目和另一名吴翻译共同负责整个大项目的所有资料、文件、工程翻译,还有会议和现场翻译工作。这个基地的条件要比Viana好很多,因为是新基地,加上业主和监理都在该项目有固定办公室,所以办公室和宿舍都比较新,办公室区域还安装了Wi-Fi。
在该项目期间,我还专门去买了自动洗衣机和小冰箱。毕竟天气那么热,买点牛奶、酸奶、水果和其他的冷冻海鲜等改善下伙食也是必要的。赚钱不就是为了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么。
Patriota项目部的欢送宴
工作差不多三个月,和业主、监理混熟,工程也熟悉之后,我被调派去了第三个项目NovaVida。当时我并非自愿,因为吴翻译不肯去,而当时NovaVida需要一个独当一面的翻译,虽我有“抗议”过,项目经理和主管等都联名上书总部请求把我留下,最后上头领导找了我沟通,没有办法,又再一次被调动。
临走前,项目部设了欢送宴。
第二个项目部的聚餐,如今黎老大回了广西,其他同事部分还在安哥拉的其他项目部继续奋斗。
五哥准备的驴肉,要说这安哥拉的华人,各个都身怀一身好厨艺。所以,在那三年,倒也是没饿着我啥。平日里,有好吃的,大家也都会招呼一声。那个时候估计也是我体重的最高峰值,超过啦~
这个项目部基地里有一棵腰果树,这是我这辈子见过的第一棵腰果树,我天天去瞅瞅它开花,看看结果了没有,可惜还没等它们成熟,我就离开啦。项目部后面大片空地上还有好几棵,听说黑人喜欢等腰果成熟了,摘下来用火把它烤熟吃。如果你出门,可以在很多高速路牙子上看到兜售腰果的安哥拉妇女。
第三个项目部NovaVida
记得过完元旦,连同我的大床、洗衣机和冰箱,项目部派了大卡车帮我搬家。去NovaVida之前,翻译部领导安慰我说,这个项目部条件很好。用的都是自来水,又在富人区,很安全之类的话。
转眼就到了春节,在安哥拉过了第一个新年。后勤主管谢大爷,负责组办新年三天的餐饮。
似乎在安哥拉,人都特别容易满足。首先是安哥拉工人,一到发工资那天,格外高兴,音乐放起来,啤酒、饮料喝起来。平日里他们也是说说笑笑,仿佛忘记了环境的恶劣和生活的不易。
中国员工也一样,似乎都特别想得开,也很容易满足。平日里,要是在户外摘得一把空心菜、一两条丝瓜也都特别兴奋,可以添个小菜。我也是如此,我们司机在后院种了木薯,有时候我也会去掐点嫩叶,在自己房间里炒一炒,也吃得特别开心。记得在Viana项目部,有一次我在基地散步,摘到一个大冬瓜,把我高兴了好几天。
在安的第一次新年聚餐
遇到这种逢年过节,添肉食的日子,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仿佛步子轻快得飞起。
突然感觉,伙食好棒好棒哦~就像小时候过年,一到过年,口袋里总是满满的各种隔壁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给的糖果、瓜子、花生。
其他节日聚餐
在安哥拉的中国人,一般也就是元旦、中秋、春节这三个节日。因为稀少,所以觉得特别珍贵。元旦一般是放假一天,中秋不放假,只是发放月饼和晚餐加餐。春节放假一般是三天,每天加餐。
好吃又方便制作的川味鳕鱼煲
因为附近有好几个大超市,加上安哥拉受葡萄牙饮食文化影响,鳕鱼特别多,而且价格不贵,所以鳕鱼就成了我们聚餐的首选之一。这个藤椒鳕鱼煲,超级嫩,味道鲜美。论做菜,四川人的厨艺真不是盖的。
川菜里,我最爱吃腊肠,其次是腊肉,然后是火锅。以前我不吃辣,因为家人不做辣也不吃辣。来了公司后,慢慢地就适应了,然后有点无辣不欢了,特别喜欢花椒的味道。
听说这种腊肠一定要到冬天制作,还要用果木来熏才够香,四川人,吃得讲究!
腊肉,感觉跟我们浙江的差不多。香味更重一些,大概也是用果木柴火慢慢熏的吧~
这种宽扎河的河虾比较便宜,我们也会经常买来白灼或爆炒。做河鲜、海鲜还是浙江、江苏一带的比较拿手。
这个准确地说应该叫鹅,是董师傅和我一起去黑人市场专门挑的呆头鹅,另外还买了鸡。个头很大,味道也很鲜美。还尝试跟黑人大婶儿讨价还价了一番,现在的安哥拉人因为中国人太多了,都变机灵了,价格先要高价,你若是嫌贵,再给你便宜-kz。所以说,黑人一点都不笨么。
以前几乎没有吃过折耳根,感觉味道有点重,但凡事都有第一次,吃了以后就上瘾了。就跟我以前不喜欢香菇和香菜,后来跟着家人和同学也就慢慢喜欢上了。生花生、凉拌韭菜也是四川同事教会我吃的,这些味道其实都很重、很冲,作为地道的浙江人一开始是比较难以接受的。折耳根也是,但是慢慢地尝试了一次又一次之后,居然发现味道很不错,所以说人的口味也是会变的。
四川人拌的凉菜真的没话说。我特别喜欢青松拌的凉拌牛肉和凉拌韭菜。他先是把油加上辣子给熬热熬沸腾,然后稍冷却后给倒入罐子里贮存,等到做菜时再倒入菜里面加以拌匀。盐腌制胡萝卜和大蒜、包菜也是跟他学的。
醋拌折耳根花生
南充杨鸭子,这个是四川南充特产,同事们每次回国来安都好像必带。他们喜欢把它用油炸空,阿鑫的爸爸张工是做菜高手,每次基本不是张工就是塔吊易叔来安排。谢大爷也是做菜高手,煲得一手好腌萝卜老鸭煲汤。
来自攀枝花的谢大爷做的瘦肉丸子平菇汤也是一绝!感觉似乎每个四川男人都做得一手好菜呀~
鸽子汤,还每人一只,感觉应该会很补,哈哈~其实我有点担心,自从有人告诉我鸽子可能有寄生虫后,尤其是安哥拉的鸽子啊,都是在啄食地上的垃圾,如果是喂养的倒也还好。想起了大学时候,初恋对我的各种照顾啦~学期期末的时候都会带我去他们学校附近的鸽子馆,鸽子都是现杀现炖的,后来觉得实在太残忍就没有再去吃了。
自掏腰包凑钱搞烧烤
很多时候,大家也会自发的凑份子钱,然后去买只羊啊牛啊之类的,库管老徐还专门做了个喷火枪,专门烫烧猪脚毛和羊毛的。一般内脏之类做羊杂、牛杂汤,羊脚、牛脚用高压锅炖煮。肋骨之类用来做羊排、牛排,里脊用来做串串。羊头、牛头用来熬高汤。
假装会烤羊排的我~
除了在自家项目吃,有时也受邀去其他项目蹭吃的。头发生长的速度,话说也还是挺快的。
在Camama仓库门口做烧烤,俨然烧烤技术已经上了一个台阶,烤得不亦乐乎~
下海摸螺、抓墨鱼
有时初一、十五晚上,海水退潮的时候,同事们就带上手电筒和自制的叉子和水桶,叫上几个黑娃,然后开到附近的海边开始下海抓墨鱼、摸螺。我好像跟着去过两次,第一次去,超级兴奋。
可能是真的胆大,都敢黑灯瞎火地伸手到刚退潮的海里去乱抓乱摸,开始的时候偶尔什么鱼从脚边串过或者从我手边划过,还会惊叫一声。后来就慢慢适应了,安哥拉的大西洋里物产丰富,当地人是几乎不会去下海抓鱼的,所以很多越南人中国人初一、十五偶尔会去浅海区抓鱼、抓螃蟹。
黑人不仅唱歌、跳舞、打篮球厉害,眼睛也特别好使,一个黑娃就拿着个诺基亚手机当手电筒,还能一叉一个准,螃蟹捉了一只又一只。不出一小时左右大伙就可以抓到满满几桶的蟹和其他海鲜了。
食堂外的洗水池都堆放满了当晚的战利品
新鲜的??
超级大肉螺
带子还是绿贝?
一般回基地后都已经很晚了,大家都回去休息了。第二天,张工会熬一锅鲜美的墨鱼粥,然后在爆炒一盘螺肉。
宽扎河里钓上来的鱼~
Catfish,同事们喜欢把它们红烧或者做成鱼火锅。
CaboLedo:冲浪、日光浴小鲍鱼
CaboLedo一个冲浪和休闲的海湾,听安哥拉的一位朋友说,现在政府打算把那边给开发了。记得我去的那四次,还没有开发,也算是幸运。以前,中国人不怎么知道这个好地方,一般也就是葡萄牙人和安哥拉本地人来,估计开发后就变得拥挤了。
这个地方有点点偏远,过了宽扎河再往前开,有小路可以一直开到海边。有几个当地人用石头拦了一些所谓的临时停车场,会问你们要停车费。我14年去的时候还基本没有交停车费,17年去就已经有好几个小黑在索要费用了。这一带的海滩比较适合冲浪,葡萄牙人都会带上成套设备来这里玩。
CaboLedo礁石上挖到的小鲍鱼和贻贝。
回去路上还买到了好多只我手臂长短的青色大龙虾。回去之后,清蒸,每人一只,一只管饱。
沙滩上的简易遮阳篷
第四个项目:Caxito
Caxito是我待过的最后一个项目,当时也是因为缺葡语翻译,所以被派往援助。一开始是不情愿,毕竟远离首都,在外省,另外搬家也是疲惫了。好在,我们葡萄牙总工Pedro是总负责人,跟他及他英语助理一个办公室,也确实学到了很多工程图纸设计上的知识。
当然,还有Viana调过来的老陈和小杨,还有Patriota项目部调过来做地质勘查亓同学,大家相处得都比较愉快。各自的分工也比较明确,工作之余他们也会请我出去打牙祭或者买海鲜回来做烧烤。回国前,我也有请大部分人去安哥拉餐厅吃饭哦~毕竟来而不往非礼也。
Caxito一家餐馆的牛肉Fungi(e)
自制烤鱼架
路边的猴面包树果肉干
卡西土的一个门卫见我爬过一次项目上的木瓜树,大概以为我很喜欢吃,还会隔三差五地送我一个木瓜。作为感谢,我也会请他们偶尔喝个可乐之类的。厨房厨师做的凉拌木瓜丝爽口地很,也让我想起了电影《TheScentofGreenPapaya》。
流水账似的文字洋洋洒洒又写了那么多,满满的美好回忆。码字时我已经暗暗吞下无数口水。安哥拉的记忆犹如滔滔之江水,绵绵不绝。美食就基本写到这里了,部分餐厅没有编入内。
最后的最后,我希望以安哥拉多彩的天空和烈焰红唇般的刺槐花作为安哥拉的结尾篇。期待能够早日呈上给你们。
谢谢一直北京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ddqh/18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