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ldquo谍影重重rdquo

发布时间:2020/10/10 15:24:05   点击数:
患有白癜风要如何治疗 http://pf.39.net/xwdt/180828/6489068.html

  

往期精彩回顾“谍影重重”的奥地利汉学家——我所认识的施华滋教授(上)“谍影重重”的奥地利汉学家——我所认识的施华滋教授(中)五

年施华滋教授离开维也纳后,蛰居在一个叫慕尼黑莱特的小村子。离多瑙河瓦豪河谷不远,属于瓦尔德菲尔特森林地区,在一片崇山峻岭之间,海拔米的小高原。风光怡人,景色秀美。村里就几百户人家,施华滋的住房在村外一片荒草之地,孤零零的好像与世隔绝。

慕尼黑莱特的景色

施华滋很少再到维也纳,医院看病治疗。年多丽丝病逝,这是对晚年施华滋教授的又一重击。同居多年的多丽丝也是他的灵魂伴侣,乡居生活中的一份慰籍,多丽丝就葬在慕尼黑莱特的墓地,离他们的住家不到一公里。施华滋教授把更多的精力投身到天书“碧岩录”的翻译中,这也是他一生翻译的最后一本中国书籍,是中国佛教最高境界的禅宗参悟。

碧岩录中文版碧岩录德文版

“碧岩录”德文版出版之后,施华滋教授曾回维也纳组织过几次小型活动。我应他之邀参加过两次,都在十四区的中餐馆大明宫饭店。一次是庆祝他的呕心沥血之译著,禅宗语录典故的“碧岩录”在苏黎世和墨尼黑正式出版发行,还放了相关图文介绍的幻灯片。那次我也请了旅奥时政评论家俞力工一起同前往,因为施华滋教授在我们的杂志上读到俞力工的国际时事评论,很感兴趣,打算翻译成德文,借此机会他们互相认识一下。

施华滋教授在大明宫饭店朋友聚餐,右边多丽丝女士

第二次是施华滋教授和老朋友们的相聚,没什么主题,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感觉上都是一些对现状不满的知识分子,学者记者教授,骂骂咧咧,言语之间都是批评政府和执政党的。席间我认识了维也纳大学的罗兰德·吉特勒教授,他曾写过一本书“维也纳的红灯区”而著名,施华滋教授帮助他在中国出版发行中文版。

听书名以为是什么“黄书”,其实是一本非常严肃的社会调查报告,真实反映了维也纳腰带大街(Gürtel)站街女郎的底层生活状态。也许在那个区域工作和调查活动时间太久,他告诉我几乎认识每一家红灯店的老板娘和性工作者,所以刚开始施华滋向我介绍这位“教授”时,我以为“教授”是他的外号。后来他给了我名片:Prof.RolandGirtler,Universit?tWien,让我改天去他家取书,才知道真是货真价实的维也纳大学社会学教授。

罗兰德·吉特勒教授的大作“维也纳的红灯区”中文版

那段时间,除了他的女儿阿吉谢娃一家,他的学生康拉德·赫尔曼博士每年也都会带家人从德国来探望老师,大家一起探讨关于中文书籍的德语翻译,其时赫尔曼博士正在翻译北宋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涉及的领域范围很广,会对中国发生的事情,表达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ddqh/1931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