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奥地利 >> 当地气候 >> 嘎斯小镇往事之一一个与中国有关系的奥地利
想不到我们住的小镇Gars与中国还有几许关系。
熟悉共产国际的人一定知道两个名字,格哈德·艾斯勒和露丝·费歇尔。前者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是德国共产党党刊《红旗》的主编,三十年代第三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代表,参加过“广州起义”。中共肃反、大清洗的始作俑者(虽然中共并不看重他)。四十年代末,美国《新闻周刊》评他为“头号红色特务”。
格哈德·艾斯勒在东德时期邮票上的画像
后者是姐姐,化名爱丽丝·米勒,奥地利和德国共产党的共同创建人,三十年代批评斯大林遭牢狱之灾,曾出版政治著作《从列宁到毛泽东》。姐弟两人在莫斯科都被斯大林关押过,后来都住过美国,据说是美共产党的共同创建人。后来姐姐投奔了FBI,背弃了理想,即将被判刑的弟弟逃回了欧洲,最后在东德去世。
他们还有一个弟弟,名字叫汉斯·艾斯勒,也是红色人物,作曲家,除了为左派剧作家贝尓托德·布莱希特的话剧配乐,还留下了在当时红极一时的旋律:《列宁颂》,《战斗进行曲》等。
弟弟汉斯·艾斯勒在东德时期邮票上的画像
姐弟三人都是理想主义者,极富冒险精神,他们的人生都充满冒险色彩,但在后人回忆录里,有一段话让人读后产生无尽的联想,是说他们认为童年最幸福的时光是在奥地利下奥州的一个美丽小镇度过的,森林区康普河边的嘎斯。回忆录是格哈德的妻子写的,她说格哈德告诉她,“在森林区的嘎斯,他们三个孩子度过了童年最美好的时光,每年夏季,他们全家去那里度夏,住的民宿都是别墅,在那里他们可以在康普河里游泳、划船,在附近登山,在无尽的森林中散步,大家一起做很多有趣的事。”的确,姐弟三人虽然后来在意识形态上分道扬镳,但一直保持着相互亲切的回忆。这样的文字是不可多得的美丽回忆。
据小镇老人回忆,艾斯勒一家好多年都来嘎斯小镇度夏,这是维也纳中产阶级家庭的传统,孩子们的暑假一定要接近大自然。爸爸鲁道夫·艾斯勒是维也纳的著名哲学家,研究康德的权威,“客观现象学”的创始人,奥地利“社会学协会”的共同创始人,他出生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但很早已经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ddqh/21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