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伏尔塔瓦河vs蓝色多瑙河细数那些大城小镇

发布时间:2022/7/6 22:40:01   点击数:
白癜风症状 http://m.39.net/pf/a_6746049.html

这里是《布拉格之恋》中美丽忧郁的布拉格

这里是《茜茜公主》中传奇辉煌的奥地利

你是更喜欢伏尔塔瓦河畔的捷克?

还是更喜欢多瑙河岸边的奥地利?

11天畅游捷奥,看看到底谁更美!

▽▽▽

本次行程选择了布拉格进,维也纳出。从布拉格到ck小镇的大巴非常舒适,车上的wifi很给力,我们一路享受着免费的热饮和窗外的美景,大约3个小时就到了。而从ck小镇去往维也纳我们在网上预定了CKShuttle的九座旅行车,也大约3个小时就到达了。不得不说不论是大巴还是旅行车,沿路的风景太美太多,在途中就好像观赏了一部部的纪录片,让人震撼,让人难忘。

此行程来自big_michael《世界美如斯——细说伏尔塔瓦河上的大城小镇》《世界美如斯——探寻多瑙河上的帝国传奇》

D1向往自由的布拉格

布拉格

十字军广场-布拉格查理大桥-约翰·列侬墙-圣尼古拉教堂-聂鲁达街

我们住的公寓楼南边是布拉格的圣彼得教堂,每15分钟教堂敲一次钟。一般先连敲四下,然后整点的话是几点就敲几下,一刻钟的话则是一到三下。钟声不大,其实不足以影响睡眠,但兴奋的我却是数着钟声熬过了一宿。

‖十字军广场

广场的名称源自于它北侧的红星十字骑士会修道院。广场正中威严的查理四世头戴皇冠,手握著名的《黄金诏书》,就是这部诏书帮助他们摆脱了罗马教宗对皇帝人选的干涉。

‖布拉格查理大桥

这座桥最早由查理四世出资建于年,是伏尔塔瓦河上现存最古老的桥。日出日落、人来人往,在大桥上你可以仰望雄伟的圣维特教堂,也可以俯瞰宽阔的伏尔塔瓦河。

‖约翰??列侬墙

它原本是修道院南侧很普通的一堵院墙,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开始在这面墙上绘制涂鸦及披头士乐队的歌词片段,以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圣尼古拉教堂

圣尼古拉斯教堂位于旧城广场,是市区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登上钟塔,查理大桥、旧城风光尽收眼底。教堂外观极为抢眼,雪白的建筑配上青铜屋顶,与伦敦的圣马丁教堂神似。

‖聂鲁达街

这里最早曾叫马刺街,为年奥托卡二世时期修建。捷克十九世纪小说家、诗人和记者扬??聂鲁达曾居住于此,并写下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小城故事》,后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条街道。

D2伏尔塔瓦之光

布拉格

布拉格城堡-圣维特大教堂-黄金巷-鲁道夫音乐厅-犹太区-莱特纳公园

一早推开窗户,空气很清新,我们迎来一个大晴天。厨房里响起了欢快的声音,女孩子们开始一展身手,煎蛋的煎蛋,炒菜的炒菜,还有跑来跑去的小朋友。美美地吃过一顿自制的早餐后,我们换了条更近的路斜插到共和广场,然后直奔河西的城堡。

‖布拉格城堡

布拉格城堡屹立在伏尔塔瓦河西岸的佩特任山上,在古代是波西米亚王室所在地,保存着波西米亚王冠,现在是捷克共和国总统办公地,依然是国家权力中心。

‖圣维特大教堂

这座教堂全称圣维特、圣瓦茨拉夫和圣阿达尔贝特主教座堂,是罗马天主教布拉格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捷克最大和最重要的天主教堂。以前捷克王室的加冕礼都在此举行,很多君王、主教等死后也安葬于此。

‖黄金巷

黄金巷紧靠城堡北墙,最早为城堡中的佣人居住。鲁道夫二世统治时期,国王请来大量炼金师在此炼制黄金,此街因此而得名。

‖鲁道夫音乐厅

鲁道夫音乐厅就在摩尼桥东,建于-年,因当时是由王储鲁道夫提议建造,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摩尼桥

‖犹太区

鲁道夫音乐厅向东,在路边建筑红色的门牌上可以看到“Josefov”的字样,这片区域也叫作约瑟夫区,是以前犹太人的聚居地。

‖莱特纳公园

顺巴黎街向北穿过切赫桥上山便是莱特纳公园,这里是免费登高俯瞰伏尔塔瓦河的好地方,因为它地处河道拐角边上,向东向南,河上的一座座桥梁尽收眼底。

D3古老钟楼与广场

布拉格

克莱门特学院救主堂-一分钟之屋-布拉格老市政厅-布拉格天文钟-泰恩教堂-瓦茨拉夫广场

今天的天气不错,我们要去查理大桥看日出了。清晨便从旅馆出发了。经过老城广场时,天空已现出朝霞,不过街道上还没有白日的喧嚣。

‖克莱门特学院救主堂

救主堂顶端中央是耶稣,两侧为四位福音书作者:路加、约翰、马太、马可。下方中间壁龛中是一尊圣母像,两角上是耶稣会的两位创始人圣依纳爵·罗耀拉和圣方济各·沙勿略。再下方的栏杆上是六位圣人像,包括圣克莱门特、圣阿达尔贝特和四位被封圣的天主教神父。

‖一分钟之屋

路北有一座带有黑白刮画外墙的建筑,它叫“一分钟之屋”。据说之前的房主是一位烟草商,他卖的一种短烟只需一分钟便可抽完,此建筑因此而得名。-年作家卡夫卡和他的父母曾居住于此。

‖布拉格老市政厅

与“一分钟之屋”相邻的一排建筑属于老市政厅,大门在中间红色的建筑下。这座建筑是年卢森堡的约翰给予布拉格自治权后,波西米亚境内建设的首座市政厅。

‖布拉格天文钟

已经临近中午12点,我们也凑到天文钟前一睹整点报时的神奇景象。这座看上去颇有些复杂的巨型钟表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可谓历尽沧桑。

‖泰恩教堂

这座教堂非常古老,12世纪时曾是一座罗马式的圣母玛利亚教堂,年改建为早期哥特式,现今的晚期哥特式教堂始建于14世纪,与圣维特教堂一样由阿拉斯的马蒂亚斯和彼得·帕尔莱勒先后设计建造,可以说泰恩教堂无论历史地位还是建筑设计均堪称老城区最重要的一座教堂。

‖瓦茨拉夫广场

这个地方最早叫马市广场,年在广场中央摆放了圣瓦茨拉夫骑马像,年民族复兴运动期间这里被提议更名为瓦茨拉夫广场。

D4高尚的艺术灵魂

布拉格

高堡-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跳舞的房子-布拉格国家剧院

今天是游览布拉格的最后一天。布拉格给我留下的印象不仅仅是漂亮的红房顶和林立的钟塔尖,也不仅仅是雄伟的古城堡和绵延的伏尔塔瓦河。他们经历过辉煌也遭受过屈辱,但我看到的仍旧是一个乐观随和的民族。

‖高堡

这个地方据说是布拉格最古老的居住地,传说是莉布丝的父亲克洛克亲自建立。这里的地势险要,虽然不是很高,但西面陡坡直入河中,可谓易守难攻。

‖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

高堡内最大的教堂为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最初为罗马式建筑,建于-年的弗拉季斯拉夫二世统治时期。此后经过多次重建,最后一次呈现出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新哥特式建筑风格。

图片来自穷游er:XIANG_哥

‖跳舞的房子

建筑师为它起名“琴吉和弗雷德之屋”,取自两位美国舞蹈家:琴吉·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之名,因为楼体的造型仿佛他们跳舞的样子。但这一名称很少被使用,更通俗形象的名字“跳舞的房子”倒是不胫而走。现在这幢建筑为荷兰国民人寿保险公司租用。

‖布拉格国家剧院

布拉格国家剧院呈现出新文艺复兴风格,外表看起来很像金冠,宏伟壮丽,布拉格国家剧院是欧洲最重要艺术文化舞台之一,常年上演歌剧、话剧芭蕾及古典音乐会。不过这里大部分剧目都是以捷克语上演。

D5-6彩色的河畔小镇

布拉格-捷克克鲁姆洛夫

斯沃诺斯基广场-圣维塔教堂-克鲁姆洛夫城堡-彩绘塔

难说再见,但终有一别,我们今天将去去往CK小镇了,心中既有对新地方的憧憬又有对老地方的留恋。就这样告别了公寓附近的圣彼得教堂,以及那陪伴我几个无眠之夜的大钟,我们登上了开向CK小镇的大巴。

‖斯沃诺斯基广场

我们首先来到内城中心的主广场,广场也叫作协和广场,但好像不常被人提起。广场中央有个建于年的黑死病纪念柱,周围林立的大都是旅馆和餐厅。

‖圣维特教堂

与布拉格一样,CK小镇也有一座圣维特教堂。顺着埃贡·席勒艺术中心门前的街道一直向东走就到了。作为镇上最重要的一座教堂,这里也是历代统治者的安葬之处。

‖克鲁姆洛夫城堡

克鲁姆洛夫城堡是捷克第二大城堡,包括40幢建筑5个庭院和7公顷花园。兴建于年的中世纪城堡。整个地区在年被宣布为国家文化古迹,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在城堡上可以观看克鲁姆洛夫城市全景。

‖彩绘塔

彩绘塔最早建于13世纪上半叶,最初只有下面两层,14世纪才盖起第三层及以上的部分。这座塔高54.5米,塔顶距伏尔塔瓦河面高度达到86米,是俯瞰小镇的绝佳地点。游客可以爬楼梯到第四层的环廊一览小镇风光。

D7音乐是这里的符号

捷克克鲁姆洛夫-维也纳

维也纳城市公园-圣斯蒂芬主教座堂

汽车在一望无际的绿中穿行,忽然司机对我们说前面就是奥地利了。而后我们跨过一条大河,我问司机这是不是多瑙河,司机点点头。快十一点时,汽车已经驶进宽阔的维也纳城市街道,最终停在维也纳西站。

‖维也纳城市公园

19世纪中期,伴随着维也纳老城城墙的拆除,维也纳市长提议在新建的环城大道旁建造一座向普通百姓开放的公园。宫廷风景画师约瑟夫·赛勒尼将公园设计成英式园林风格,年开始免费开放。

‖圣斯蒂芬主教座堂

向南穿过走廊,一座雄伟的建筑屹立眼前,那就是圣斯蒂芬主教座堂。教堂南北两侧各有一座钟塔,其中南塔完成于年,高达.4米,一度成为欧洲第一高塔。帝国时期,奥地利境内不允许任何教堂钟塔超过这个高度。

D8辉煌帝国的遗产

维也纳

皇家墓室-阿尔贝蒂娜博物馆-维也纳约瑟夫广场-霍夫堡皇宫-圣米盖尔教堂-圣彼得教堂

欧洲的酒店大多不会为每个房间提供电热水壶,但其实他们基本都有,只不过需要我们去前台借。我们照例沏了三壶热茶带在路上喝,新的一天又这样开始了。

‖皇家墓室

今天的第一站是皇家墓室,位于克恩滕大街西侧的新市场广场西南角。广场西南角有间嘉布遣会教堂,皇家墓室就在教堂地下。

‖阿尔贝蒂娜博物馆

阿尔贝蒂娜博物馆,现在成为世界上最重要、藏品最丰富的版画收藏馆之一,藏品包括从后哥特时期至当代的约五万件素描、水彩画及九十万件版画。另外,这里的巴特林纳收藏馆还常年举办名为“从莫奈到毕加索”的古典现代派艺术展。

‖维也纳约瑟夫广场

约瑟夫广场,为约瑟夫二世于年以他的名字命名。也就是从这一年他的母亲特蕾西亚死后起,他才成为真正独立的统治者。看过电影《阿玛迪斯》的人也许还记得,正是他将莫扎特召入宫中的。

‖霍夫堡皇宫

这里最早为哈布斯堡家族于13世纪建造的城堡,经过家族中几代帝王的不断改建和扩建,逐渐成为一座占地24万平米,包括18个翼、19个庭院、个房间的“城中城”。

‖圣米盖尔教堂

圣米盖尔教堂最早于十三世纪由巴本堡王朝的利奧波德六世下令修建,当时为一座罗马风格的教区教堂,但此后经历过几次大火损毁和重建,所以你会发现现在的这座教堂拥有新古典主义的外立面、哥特风格的钟楼和拱顶,以及巴洛克式的主祭坛。

‖圣彼得教堂

这座教堂隐藏在格拉本大街东北方向的胡同里,看似不起眼,实则很有来头。它最早为公元四世纪古罗马人在文多波纳城建造的第一座天主教堂。

D9听一场音乐会

维也纳

施瓦岑贝格广场-美景宫-卡尔教堂-金色大厅

千里迢迢来到奥地利,来到维也纳,不去金色大厅听一次音乐会,旅行绝对是不完美的。维也纳夜晚最好的去处就是穿上正装去听一场梦寐以求的音乐会。

‖施瓦岑贝格广场

这是个细长条形的广场,为纪念奥地利陆军元帅施瓦岑贝格亲王而建,他曾在与拿破仑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美景宫

美景宫名为SchlossBelvedere,Belvedere源自意大利语,意为美丽的景色。18世纪萨伏伊的欧根亲王请奥地利巴洛克建筑大师希尔德布朗德建造。

‖卡尔教堂

卡尔教堂号称维也纳最漂亮的巴洛克教堂,同时也是阿尔卑斯山以北最重要的巴洛克教堂之一。

图片来自穷游er:XIANG_哥

‖金色大厅

金色大厅其实是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大楼里的几个演出厅之一,从字面上看就叫大厅,因内部装饰以金色为主故俗称金色大厅。大楼内还有个小一些的厅叫勃拉姆斯厅,年地下又有四个小厅对外开放,依其主要建筑材料分别命名为玻璃厅、金属厅、石头厅和木头厅。

D10花园里的音符

维也纳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城堡花园-玛利亚·特蕾西亚广场-城堡剧院-维也纳市政厅

清晨推开窗户,发现天气变得有些阴沉。吃过早饭,我们按照计划好的路线顺维登大街和克恩滕大街走到环城大道。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主要象征,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歌剧院坐落于维也纳老城环形大道上,于年建成开幕,首场演出的是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从此揭开了辉煌的序幕。

‖城堡花园

这里曾是霍夫堡皇宫的附属花园,共和后对公众免费开放,被称为城堡花园。我们信步走进花园,首先看到的是奥地利雕塑家ViktorOskarTilgner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完成的莫扎特雕像。

‖玛利亚·特蕾西亚广场

环城大道的另一侧是以统治奥地利长达40年的玛利亚·特蕾西亚命名的广场。年广场正中树立起这位女强人的雕像。雕像中,奥地利女大公玛利亚·特蕾西亚左手持权杖和国事诏书,伸出右手向她的臣民致意。四个角上四尊小雕像分别代表古希腊思想中的四枢德:义、智、勇、节。

‖城堡剧院

前身为玛利亚·特蕾西亚统治时期于年开业的老皇家剧院,号称欧洲第二古老的剧院。年共和国成立以前叫霍夫堡剧院,现在是奥地利国家大剧院,不过建筑上方仍然保留着当初刻下的“皇家霍夫堡剧院”的字样。

‖维也纳市政厅

维也纳市政厅是维也纳市长、市议会和州议会的办公地,由FriedrichvonSchmidt设计,就是主持过圣斯蒂芬主教座堂大修并被授予维也纳荣誉市民称号的那位德国建筑家。这座新哥特风格的市政厅建于-年,主立面有五座尖塔,非常引人注目。

D11最后的时光

维也纳

美泉宫-霍尔市场的安卡钟

昨天还只是阴天,今天干脆下起雨来。大家撑开雨伞,一起向阿尔贝蒂娜门口的香肠摊走去。一顿美美的早餐过后,我们坐上了去往美泉宫的地铁,开始了最后的旅程。

‖美泉宫

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二世买下这片维也纳河畔曾经的农场和葡萄园,作为自己的皇家猎场。年皇帝马蒂亚斯在看到这里的一个自流井后惊呼“多么美丽的泉水啊!”由此诞生了“美泉”这个名称。

‖霍尔市场的安卡钟

安卡钟建在两座楼之间,长10米,高7.5米,类似一座过街楼。大钟于年开始运转,因当时由安卡保险公司出资而得名。

在午后的阳光下,伴着舒缓的钢琴声,坐在洛可可风格的咖啡馆里,一边喝Melange,一边品沙赫蛋糕,计划着晚上去听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或是去美术馆欣赏几幅大师的名画,周末就到美泉宫花园的林中看看松鼠和小鸟,这样的梦谁愿意醒来呢?

▼点击下载行程助手,一起去看童话般的小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ddqh/243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