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翠堤春晓关于作曲家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

发布时间:2023/1/25 1:42:20   点击数:

本片是关于奥地利作曲家--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传记片,由米高梅电影公司于年出品,获得年第11届奥斯卡金像奖。

代的斯特劳斯酷爱音乐,却因上班写曲被开除。在女友波蒂的鼓励下,他尝试在咖啡馆演奏自己创作的作品。后来他结识了誉满维也纳的女歌星卡拉,并在卡拉爱的影响下,写出了著名的《维也纳森林》和《只有你》。波蒂出于妒忌,持枪来到剧院,但却被卡拉的歌声和斯特劳斯的音乐所感动,她才猛然醒悟到卡拉才是斯特劳斯的知音,于是主动找到卡拉,表示愿意成全他们。卡拉被波蒂的品德所感动,毅然告别斯特劳斯,孤独地乘船沿多瑙河而去。

施特劳斯(FernandGravey饰)热爱音乐,将音乐当做毕生的理想,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坐在办公室之中,为老板打工。因为上班开小差写曲,施特劳斯遭到了解雇,然而,女友波蒂(路易丝·赖纳LuiseRainer饰)成为了他最坚实的后盾,在波蒂的帮助下,施特劳斯来到了咖啡馆,在那里演奏自己的作品。一次偶然中,施特劳斯邂逅了当红歌星卡拉(米莉莎·科耶斯MilizaKorjus饰),卡拉的存在激发了施特劳斯的灵感,令他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名曲。波蒂对于施特劳斯和卡拉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嫉妒,但是,当她看见他们两人在一起珠联璧合的美好景象之后,接受了现实,而卡拉则感动于波蒂的高洁品质,选择了离开。

此片最突出的地方是完美的运用音乐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片中穿插了〈艺术家的生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蓝色多瑙河〉等施特劳斯的著名圆舞曲。欣赏完此片,无疑是做了一次音乐之旅。尤其是女主角卡拉唐娜演唱的〈Onedaywhenwewereyoung〉,堪称经典,不过这首曲子不能算是这位“圆舞曲之王”的原作,音乐采自他年的轻歌剧《吉卜赛男爵》中的一首《谁来证婚》,经重新改编后,由汉默斯坦Ⅱ填词,成为这首比原作更脍炙人口的歌曲。

这是一部很能引起思考的电影。看过以后觉得它不愧是奥斯卡奖得主。即使电影的背景时代已经离我们比较久远,但是它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拿到今天仍然是争论的热点。伟大的作曲家施特劳斯的爱情故事。两个女人:一个是才华横溢心灵相通,心的吸引。一个聪明贤淑,善良温情,爱的感动。如何选择,何处何从,施特劳斯先生给了我比较满意的答案。虽不是大气磅礴,震撼人心,但是就是这样一部看似平淡的电影,展现了鲜明个性的人物,引人深思。

斯特劳斯原来不是生来就是音乐家斯特劳斯,他居然还做过银行工作。被解雇后他要在没多少钱的情况下实现音乐梦想,第一只乐队是由一群真正的民间业余爱好者组成,包含厨子,杂工,和他们的亲戚,因为他们可以免费演出,甚至找来轮椅上的老奶奶弹竖琴。不管是不是真的,音乐家的起步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但是影片表现出的那个时代那个国度的人对音乐的热情,对彼此的友好,对生活的乐观,是今天很少见到的。而我相信影片的这一切,是因为我很早就已经感受过他的音乐里面那种生活的乐趣热情,没有一个温暖和睦的环境,是做不出这种曲子的。

宝莉和卡拉都是绝顶聪明的女人,她们都懂得放弃~宝莉的聪明在于她的善良,善良会让一些好男人收回准备离开的脚步,只是我希望宝莉的善良是小美人鱼式的善良,而不是那种欲擒故纵式的善良,纯净一点不要加入心计;卡拉的聪明在于她的独立性,在于她了解自己,她和小施特劳斯都是才华横溢的人,合作固然是好,但能否很好的生活却又另当别论,烟火是好看,但没人愿意去做烟火,与其最后玉石俱焚,彼此怨恨,不如潇洒一点,顺手做个人情,落个美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ddqh/249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