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奥地利 >> 当地气候 >> 匈牙利非官方国歌柏辽兹拉科奇进行曲
匈牙利非官方“国歌”
柏辽兹《拉科奇进行曲》
如今已是中年的观众,很多人都会记得当年红极一时的,由喜剧大师路易·德·菲耐斯和布尔维尔主演的法国喜剧片《虎口脱险》。而剧中在巴黎歌剧院排练的正是这首《拉科齐进行曲》。
《拉科奇进行曲》作为一首器乐作品流传甚广,它最早的版本是一首匈牙利民间音乐。第一版创作于年左右,歌词抱怨了马扎尔人在哈布斯堡家族统治压迫下的不幸和无奈。也正是这首歌唤起了弗朗西斯·拉科齐二世想要拯救民族的心,成为了拉科齐二世最喜爱的进行曲,18世纪开始流行了起来。到了19世纪,人们纷纷以其原型创作了大量版本的民歌流传于大街小巷。
年李斯特听到了这首歌并被它激情的旋律所感动,将它改编成了钢琴曲第15号《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将这首乐曲的主题发展为狂想曲,强大推动式的引子,全曲保持进行曲的速度,逐渐将英雄式的进程在结尾推到了高潮,突出表现了匈牙利人民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年柏辽兹正在创作他的“音乐传奇剧”《浮士德的沉沦》,他在布达佩斯度假时,听到了这首激昂的乐曲,于是将它改编为管弦乐版本,添加到了《浮士德的沉沦》中。新增的这幕描述了浮士德在匈牙利平原上漫步,此时看到了路过此地的出征的匈牙利军队归来,响起了这首《拉科奇进行曲》。
浮士德的传说在欧洲大地上已流传很久,是众多文学作品所喜爱的表现题材。柏辽兹创作的《浮士德的沉沦》有别与传统意义上的歌剧,他的这部“音乐传奇剧”是根据歌德的文学著作《浮士德》所改编创作,作于-46年,由独唱、合唱和管弦乐所组成。柏辽兹对自己的这部歌剧有一个十分恰当的定义——“音乐厅歌剧”。这是一种崭新的演出模式,不需要舞台背景、服装和表演。当然也有后人将他的这部作品搬上歌剧舞台,但比起故事性其中不乏优秀动听的音乐作品,例如这首《拉科奇进行曲》会流传更广,确实更适合音乐会上单独演出。
《浮士德的沉沦》中主要有四个角色分别是:浮士德(男高音)、梅菲斯特(男低音)和玛格丽特(女中音)、勃朗德尔(男低音)。全剧分为四部分(20场),柏辽兹把歌剧背景安排在了匈牙利平原上。其实,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并没有去过匈牙利,柏辽兹为了《拉科奇进行曲》加入的这一幕场景,使得《浮士德的沉沦》中带有了匈牙利的元素。柏辽兹敏锐的抓住了这一点,也使得这部剧在匈牙利演出时大获成功,民众及其喜爱这首由匈牙利民歌改编的《拉科奇进行曲》,音乐结束时观众席响起了巨大的欢呼声。
歌剧讲述了浮士德为了逃避人世间的纷争在匈牙利平原上过着孤寂的生活,有一天他清晨在郊外散步看到了远远而来的行进的匈牙利军队和人民无忧无虑的生活情景心中十分惆怅,思考不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准备饮毒自尽,后被魔鬼梅菲斯特阻止,魔鬼答应浮士德为他实现世间一起欢愉的事。随后梅菲斯特将浮士德引入了酒窖,喝醉后在浮士德的梦中为他展示了一个纯洁美丽的少女玛格丽特,浮士德立刻爱上了他。之后两人并未在一起,只留少女独自叹息。最终浮士德虽然实现了救赎少女的理想,却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永远的陷入了黑暗的地狱。
从柏辽兹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典型的音乐家,从小出生在医生家庭,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理论训练,只学过一点点长笛和吉他,音乐的种子在他心中深根发芽,成年后在父亲强制下去巴黎学医,家里甚至以断绝了他的经济来源为要挟也阻止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毅然决然的弃医从艺。他是当时社会唯一一位不会弹钢琴的作曲家,不会弹琴必然就少了一份生活来源(教钢琴),即便是这样他也一直没有放弃音乐梦想。柏辽兹在回忆录中曾说起自己对旋律和文字的双重敏感,所以改行之后他便以作曲和为报纸撰写音乐评论为生,用一生来践行着他对音乐的热爱。
他的这首《拉科奇进行曲》的创作上,采用了非传统“复三部曲式”(A+B+A)的发展方式。通常的传统复三部曲式前后存在不同性质的对比,例如:速度、力度、织体、调性等等多方面。而柏辽兹在创作此曲时完全根据本身作品内在感情发展走向进行,到了再现A段时作曲家在音响处理上更加辉煌,把情绪推到了高潮,达到了让听众热血沸腾的效果。
乐曲刚开始管乐队演奏出想军队集合号角般的音调引入了A段的主题,远处长短笛的悠扬声音从很远处出传来,朦胧中看到远处走来的人们,弦乐模仿绝对军队击鼓,配合打击乐,远看一支匈牙利军队精神抖擞的走了过来。B段充满活力的弦乐演奏,随后加入了铜管号角声,表现了军队的气势恢宏。再现部用利用不同乐器逐渐加入到乐曲演奏中的形式,用来表现压迫越拉越大,渴望民族独立的人民从各个地方涌出,集中到了革命领导者的麾下,人民力量不断壮大,音乐在号角声的推动下,节奏刚强,最后再不屈不挠的人民英勇战斗的精神下结束了全曲。
或许是因为此曲真的激发了匈牙利民众迫切想要改变国家命运的革命热情,在年爆发了独立战争,并取得了胜利,匈牙利正式从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的奥地利帝国中独立。现在,匈牙利把革命爆发的日期3月15日定为了国家法定节假日。
这首乐曲代表了匈牙利人们勇敢不屈服的爱国精神,直到今天这首进行曲还会常在匈牙利国家军队庆祝活动中演奏,是匈牙利官方部队检阅的进行曲。这首在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进行曲还曾出现在法国电影《虎口脱险》中,剧中使用了柏辽兹改编的这首管弦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