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最后的维也纳之战上

发布时间:2024/4/9 21:25:56   点击数:
白癜风是否可以植皮 https://m.39.net/news/a_5910020.html

我们前面介绍过维也纳之战的双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

而公元年,土耳其人十四五万人进攻奥地利,要占领维也纳,布拉格和罗马,并且狂言要把圣彼得大教堂变成他们的马厩。

当然欧洲也不会坐以待毙,各国联军也在不断集结,那么双方会如何打呢?

当时除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穆斯林国家还有个波斯帝国萨非王朝很厉害,所以为了防止有其他不测,除了进攻奥地利的十五万人,土耳其还留下一支部队在国内,为了对付波斯的萨菲王朝,同样的,奥地利把神圣罗马帝国的士兵集合起来,也留了一支部队在西方为了防御法国。

这就很有意思了,同一个信仰但依旧互相提防。还有一个有趣的点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其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都不是信封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而是改了信仰原本信仰(基督教)的巴尔干半岛(希腊半岛)上的人,希腊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等等,这些巴尔干半岛上的家庭,十岁的男子就会进入军营学习打仗,所以从小就练习到一身本领,由他们组成的这支“杂牌”部队也最厉害。

而土耳其人主要是组成了重骑兵,就是人和马都带着厚厚的盔甲,防御很强。

轻骑兵主要是匈牙利人,还有克里米亚的鞑靼人,轻骑兵轻装上阵,机动性强。

有人会疑问,他们欧洲大打仗,报的人数是不是为了扩大声势也报的虚数?比如赤壁之战曹操带兵十几二十万,号称八十多万。

实际上土耳其人确实是虚数,我们前面一直说的他们出兵十五万,欧洲历史学家认为这是最多的了,实际上当时他们号称有30万。

但是欧洲人的确出了那么多兵,很惊讶的是,他们出兵报的数量竟然精确到了个位数。而且本来他们就没多少兵力,一个部队几千上万的,号称多了在战场上也一眼就看明白。

奥地利国王利奥波德的一个政客是个神父叫马尔科,建议国王和两个势力结盟,一个是神圣罗马帝国最强大的邦国巴伐利亚,首府是慕尼黑。巴伐利亚拥有大几万正规军;在一个就是波兰,因为波兰也面临着奥斯曼土耳其的威胁。巴伐利亚就出兵援助了,派了人帮忙,留了人提防法国,因为他们巴伐利亚挨着法国,而波兰和奥地利历史上有不愉快,本来利奥波德不情愿去找波兰的帮助,波兰也不愿意帮忙,但是波兰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既然土耳其人的目标是整个欧洲,那么如果奥地利没了下一个就是自己,于是波兰也出兵援助了。

土耳其人由大维奇尔带兵,大维奇尔是个优秀的政客,但绝不是个军事家,打仗不是耍嘴皮子的事儿,毕竟纸上谈兵不可取,孙子兵法有一句话:“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可惜当时苏丹穆罕默德四世和大维奇尔都这么想,一鼓作气拿下维也纳。大维奇尔想的更远,把巴黎圣母院改成清真寺,把维也纳斯蒂芬大教堂什么的都改成清真寺,和索菲亚大教堂下场一样。

所以土耳其人觉着事情很简单,甚至有意思,认为之前百年他们土耳其人战无不胜,现在也可以。

我们常看很多战争片子,攻打敌方直接就兵临城下决战攻城,实际远远上没那么简单,要攻打一座城池,事实上要从很远就开始准备的,你要走到敌人城下不等于告诉敌人“我们来了”吗?实际上要从很远的地方就开始挖地道接近,要造工事。

土耳其人的大炮数量没有奥地利多,他们从伊斯坦布尔到维也纳多公里,他们不可能带大量火炮,只有多架,而奥地利人有多,而且是集中使用,土耳其是分散使用。

土耳其的炮兵还都是匠人出身,早期欧洲各国也一样,炮兵工兵都算匠人,但欧洲军事制度发展快速,炮兵也已经是体系内的军人了,土耳其比较落后炮兵还是工匠的待遇,打起来没人保护他们,他们被杀死其他人就不会用炮了。

神圣罗马帝国集中各国各个邦四万多军队保护维也纳,那么谁当这支援军的总指挥呢?争论不休下,奥地利国王利奥波德决定让洛林公爵查理五世来担任,这个人刚丢失了自己的国土,在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的战斗中战败,整个洛林公国全被法国吞并。

有人不乐意了,他都是个丧家之犬,自己的地方都丢了,能行吗?

不得不说利奥波德是个伯乐,看人还是准,看中了只有四十岁的查理五世,而他担任总司令后,皇帝就跑了离开了维也纳。查理五世就告诉部下,说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去攻打土耳其人,不能让敌人接近维也纳。

但由于匈牙利人的干扰,皇帝的犹豫,这个办法没能成功,出击了一半撤了回来。撤了回来的时候,土耳其人也到了维也纳,查理五世决定城里留一部分,城外留一部分。一旦城池失陷,城外的这部分还能打,而且可以骚扰土耳其人的侧翼和后方,还可以去找波兰求助。

属下们说了,既然你是总司令,那你不能到城内,万一城池失守太危险了。你就应该派一个部队到维也纳城外几十公里的地方驻军,那么谁来守城,失塔海姆贝格将军自告奋勇,所以查理五世率领两万七千到城外驻军,失塔海姆贝格将军带一万五千人守城,查理五世让他最好坚持十天,当然没人认为他守得住,所以查理五世就说你尽量守得时间长一点。然后吸引土耳其人攻城的时候,多打死几个土耳其人,而我就带兵集结其他邦国和波兰的援军攻打敌人后方,骚扰敌人侧翼,最后再夺回维也纳。

也就是说这个维也纳就没想守,计划就是想让敌人攻下来,过程中消耗他们一波,然后再迂回反攻夺回来。

然而谁都没想到一个事情,失塔海姆贝格将军就带着这一万五千人死守维也纳,竟然守了两个月。失塔海姆贝格将军每天都让人登上斯蒂芬大教堂的尖顶发射信号弹求救,十天半个月过去了,一两个月过去了,友军都没反应,而他们依然在坚守。

接下来的失塔海姆贝格将军该何去何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ddqh/260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