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奥地利 >> 地理位置 >> 互助middot视角从匈牙利跳
相信大部分匈牙利新移民,心中都有一个欧盟情结,都在暗地里打过这样的如意算盘:先拿到一张欧洲入门券,将阵地推进到中东欧前沿,再择机进入中西欧腹地。而德国和奥地利,由于其发达的国家实力、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毗邻的地理位置,更是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不少新移民都不自觉成为了“三动分子”:或谋定后动,或蠢蠢欲动,或付诸行动。
那么,你眼中的这块跳板,到底好不好用?该不该用?该何时使用?江湖上流传着各种说法,这个业内专家那个资深律师,乱花渐欲迷人眼,众说纷纭好热闹。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非专家非资深非业内的蓝河,也想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既为一孔,即是个人视角,不当之处,尚请海涵)。
窃以为,对待这个问题,关键是四个字——理性+逻辑。何谓理性+逻辑?
第一,看可行程度。
从目前的种种市场信息看来,从匈牙利跳到德国奥地利的可行性是存在的。江湖流传的方式有很多种:法人签证、欧盟蓝卡、工作签证、配额移民……都有可能实现你的德奥永居梦。但请注意,也就是可能而已,每一种可能的后面,都需要大量的银子和漫长的时间来支撑。并且,你花了银子和时间,也只是将可能推进为很可能而已,并非就百分百确保拿到身份。在这一点上,你得有清醒的认识。换句话讲,如果你经过八年抗战,消耗了大量子弹,最终出现财卡两空的局面,你也得愿赌服输。
讲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现在欧洲申根区内根本不查证件,没有出入境记录,我能不能不拿德奥签证,只凭匈牙利居留卡,直接待在德奥?
在实际操作层面,这是完全行得通的。很多朋友已经采取这种方法留在奥地利生活,孩子也顺利进入了奥地利公立学校读书。
但你必须知道,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按照申根区相关规定,拿着欧盟一国居留卡在别的国家停留,每六个月内不得超过三个月的时间上限。如果你没有德奥合法居留证而长期生活,那就是非法居留,其性质是毋庸置疑的。至于人家政府查不查你,那是执法尺度的问题,不能因为这个而改变事情的本质。你成功留在了德奥,只能说明你成功地钻了空子,而不是你成功地办理了手续。夫钻空子者,能钻得了一时,不能钻得了一世。
还有一些聪明人说,反正距离不远,我能不能周一至周五在德奥陪读,周末回匈牙利居住?我的个人看法是,这依然是一种中国式聪明,是钻空子的另一副马甲而已。这即便不算是穿着皇帝的新装,也绝对算是掩耳盗铃。
总而言之,给大家一个忠告:人间正道是沧桑,但再沧桑,也得行正道。何为正道?给你和你的家人拿到护身符----合法居留权。
第二,看经济能力。
可行性有了,问题是经济实力你有没有?马丁·路德·金说,“Ihaveadream”----I梦想开游艇,买飞机,住浅水湾别墅,娶林青霞张曼玉,做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参选米国总统……很遗憾,I没有那个实力,所以I只能“havea白日dream”。
到了德国奥地利,房价提升两三倍,生活物价提升一倍,你是不是能够游刃有余地承担?如果答案是yes,恭喜你,你过了第二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了。
第三、看个人意愿。
也就是说,你想不想去?说到这里,你也许会不屑一顾地撇嘴了:高大上的德奥,还有谁不想去的吗?我想还是有的。
我勤俭持家,不想去德奥花欧元当冤大头,行不行?当然行。
我自尊心特强,看不惯老德老奥那副牛逼哄哄的嘴脸,行不行?当然行。
我谨小慎微,胆小如鼠,不想与某林为伍行不行?更加行。别忘了,德奥的高大上人尽皆知,你能看得到,潮水般的难民也看得到,土耳其人比你早几十年就已经看得到,今日的德奥早已不是想象中的那片人间净土。欧洲的“绿化”,从最发达的国家最发达的城市开始,你必须要有心理准备。
第四,看利弊得失。
说到这里,你也许又不屑一顾地撇嘴了:扯什么利弊蛋,大德奥和小匈牙利比,那叫有百利无一害!
事实果真如此吗?别的不说,前面提到的德奥消费高、“绿化”程度高,算不算弊端?孩子留在大匈,入读公立学校,几年后可申请入籍,拿到含金量很高的欧盟国家护照,算不算利好?
第五,看适合与否。
你打心眼里瞧不起大匈,一门心思想要投入德奥的怀抱。但你有没有想过,德奥的教育体系,是否真的适合你的孩子?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德国居留讲座,回来后就暂时打消折腾的念头了。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德国实行低龄分流的教育制度。
在德国大部分地方州,小学只有四年,孩子到四年级结束以后就得进行分流,一部分孩子(当然包含大部分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进入文理中学(Gymnasium),另一部分孩子进入实科中学(Realschule)和主体中学(Hauptschule)。文理中学以追求知识为主,孩子的主要出路是上大学。主体中学以职业培训为导向,实科中学介于两者之间。这三类中学并非不能流通,如果文理中学的孩子表现不好,也可能被老师建议去实科中学。而进入实科中学和主体中学的孩子,如果表现良好,也有机会转回到文理中学。但在实际层面,这种流通的难度很大,人数也不会太多。
德国教育整体水平很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客观而言,这种低龄分流的做法,对我们中国移民的孩子很不利。很多人的孩子都处在小学低年龄阶段,在完全不懂德语的情况下转学去德国,分到文理中学的几率有多大?一旦进入实科中学和主体中学,孩子会不会有心理落差和精神压力?会不会得出自己不如别人的结论,影响其心理发育?虽说职业不分贵贱,但应该没有几个中国家长,真心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五年级就被排入职业学校校轨道吧?
写了这么多,我的本意并非否定德国教育,而是提醒家长们,在行动之前一定要贯彻理智精神,做好调研和准备,对目标城市的教育制度进行透彻的了解,看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的孩子。
当你理性加逻辑地分析完这五个因素,决定暂时放弃这块跳板,扎根在大匈帝国了,也许你的内心还在纠结一个问题:这既小众又耗时又困难的匈牙利语,孩子学之何用,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嘛!在这个问题上,蓝河还有第二个一孔之见。
你希望孩子天生我材必有用,直挂云帆济沧海,但万一孩子就是丢掉翅膀的天使,确实飞翔不起来,无法在伦敦慕尼黑维也纳谋求一席之地呢?那他们不是还得回到布村根据地吗?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结果,不学好匈语能行吗?
所以,为孩子操碎了心的家长们,既然已经办理了“大匈”移民,那就不妨“胸大”一点,既来之则安之吧。末了,送上一句网络鸡汤文,与大家共勉:所有走过的路,都是人生必经之路。大人如是,孩子亦如是,让我们学学马司令,且行且珍惜吧。
广告
(注:Horvath女士是我的匈牙利邻居朋友,精通英语,熟知国人需求,为人实诚靠谱,你只需懂一点英文就能和她交流。如有需要者,我可提供协助。)
(转自简曼生活)
有什么想说的就到下面的评论里畅所欲言吧~Pennyforyourthoughts!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