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英法百年战争血统与王权的极致碰撞,中世纪

发布时间:2022/8/17 13:58:12   点击数: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注释:英法百年战争

年,英法百年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它让英格兰与法兰西卷入到一系列残酷而又血腥的搏杀之中。同时,这场战争也重塑了欧洲大陆的政治格局。战争双方的领导者,英国王室与法国王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是剪不断理还乱。当时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实际上也是法国王室的封臣。要知道,直到14世纪晚期,法语仍然是英国统治阶级的官方用语。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本人就是法国十二贵族中的一员。要搞清楚英法两国王室的关系,还要从多年前的诺曼征服开始讲起。

诺曼底位于法国北部地区,公元8世纪,北欧的维京人经常袭扰诺曼底沿岸地区。日益衰落的加洛林王朝根本无法抵抗强大的维京人,维京人首领罗洛带领着大批移民占领了这个地区。时间一久,他们也都入乡随俗,开始说法语,并且接受了法国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后来他们就被称为诺曼人,而这个地方也就被称为诺曼底公国。

注释:维京人

公元年,英国国王忏悔者艾德华逝世,但是他没有儿子。所以他就把王位传给了威塞克斯伯爵哈罗德,当时诺曼底的公爵威廉对此极度不满,这位威廉公爵和英国国王也算亲戚。爱德华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流亡诺曼底,当时威廉的爷爷理查公爵对他十分照顾。威廉的父亲罗贝尔甚至表示会全力支持爱德华登上国王宝座,爱德华很感动。在他成为英国国王后,也很感念当年诺曼底公爵的大恩大德。

注释:争夺皇位的三方势力

现在爱德华去世了,威廉宣称爱德华曾经允诺自己继承英国王位,这个时候挪威国王哈拉尔三世也宣称自己拥有英国王位的继承权,三方势力因此大打出手。年3月18日,挪威国王哈拉尔三世率军登陆英格兰北部,哈罗德二世带领士气高昂的英国军队在斯坦福桥战役中击溃了来犯之敌。

然而,这边刚刚打完,那边的威廉率领着诺曼军队杀过来了。没办法,哈罗德只好率领着疲惫的英军挥师南下。10月14日,双方军队在黑斯廷斯激烈交战,史称黑斯廷斯战役。哈罗德在战场上被弓箭射中,受到了致命伤,诺曼军队取得了胜利。

注释:黑斯廷斯战役

年圣诞节,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加冕成为英格兰的国王及威廉一世,人们称他为“征服者威廉”,他所开创的王朝被称为诺曼王朝,这就是对英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诺曼征服”。诺曼征服把欧洲大陆的封建王权带到了英国,威廉一世没收了所有反叛者的领地,并把其中的一部分分给效忠于他的诺曼贵族。没有参与反叛行动的英格兰人依然保留原有的土地,但是他们必须把威廉一世奉为最高领主。

从此,威廉一世成为了英格兰的最高土地所有者。年威廉一世对英格兰全国的耕地面积、人口总量、财产分布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普查范围甚至精细到了家禽与锅碗瓢盆。一脸茫然的英格兰民众以为威廉一世要把他们剥削到底,恐惧的人们将这次调查的结果称为末日审判书。除此之外,诺曼征服这一事件,还将法语引进了英国,这使得古代英语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法语开始成为英国宫廷的官方语言。

注释:威廉一世

当时的英国贵族都以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为荣,英国国王在名义上还是法国国王的封臣。这就让在各个方面地位平等的英法两国君主,因为附属地与领主的关系变得完全不平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英格兰在法国的领地都被法国国王侵占。在百年战争爆发前,只有阿基坦地区和法国北部的蓬蒂厄还在英格兰王国的掌控之下。

让我们先来把视线转向多年后的英国,公元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二世惨遭废黜,年仅15岁的爱德华王子登上王位,史称爱德华三世,而当时真正的掌权者是王太后伊莎贝拉和她的情夫马奇伯爵罗杰莫蒂默。作为英国国王,爱德华二世确实不太称职,他不仅输掉了与苏格兰的班诺克本之战,还是一位有名的同性恋。

注释:勇敢的心剧照

他在位期间将自己的男宠贾维斯顿封为伯爵,还赐予他大量的领土与财物。这位贾维斯顿恃宠而骄,把英国朝政搞得乌烟瘴气。爱德华二世的妻子伊莎贝拉也不是省油的灯,她是法国国王查理四世的妹妹,性格强硬,人们称她为“法国母狼”。自己的情敌居然是个男人,这让伊莎贝拉感到十分耻辱,她对昏庸,并把他关押在蒙毛斯城堡。刚刚继位的爱德华三世受到了极大限制,王太后伊莎贝拉不让他参与处理朝政,还不允许他与其他派系的人员来往。

注释:伊莎贝拉公主,后世被称为法国母狼

不久后,苏格兰人开始大举入侵英格兰北部的诺森伯兰和达勒姆,得到消息的爱德华三世和莫蒂默一起率军迎敌。詹姆斯·道格拉斯率领苏格兰军队在夜间对英格兰军队发动袭击,爱德华三世差一点就成了俘虏。王太后伊莎贝拉和莫蒂默担心民众会以此为借口推翻他们的新政府。所以他们秘密处死了被软禁的前任国王爱德华二世,他们对外宣称爱德华二世死于心脏病。为了稳定局面,伊莎贝拉和莫蒂默与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展开谈判。

年5月4日,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签订《北安普敦条约》。从此。苏格兰彻底脱离英格兰的掌控,苏格兰国王成为名正言顺的一国之君。曾经被爱德华一世带回伦敦的苏格兰国徽,各种奇珍异宝与珍贵的文献都被归还给苏格兰。爱德华三世还答应将自己七岁的妹妹许配给苏格兰国王的幼子大卫·布鲁斯。作为回报,苏格兰把惨遭驱逐的新英格兰派的贵族召回国内,并把曾被没收的领土归还给了他们。英格兰北部边界恢复和平,此时手握大权的莫蒂默日益嚣张跋扈,这让逐渐长大的爱德华三世感到无比屈辱。

注释:爱德华三世

让我们再来看看法国这边的情况,年2月1日,法国国王查理四世病逝,他并无子嗣,但此时的法国王后已经怀有身孕,国王在临死前立下遗嘱:“如果王后生下男婴,那么他将继承王位,如果王后生下女婴,王位将属于瓦努瓦德·腓力”。这位腓力是当时瓦卢瓦、安茹和曼恩的伯爵,他也是法国国王腓力三世的孙子,查理四世的堂兄弟,所以有资格继承法国王位。

年4月1日,法国王后生下一名女婴,得到消息的腓力马上带人前往巴黎组织会议,会议宣称腓力成为新任法国国王,也就是腓力六世。从此,统治了法国多年的卡佩王朝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瓦卢瓦王朝。但是有人对此极度不满,因为认为自己有资格继承法国王位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爱德华三世的母亲伊莎贝拉是查理四世的亲妹妹,她认为自己与查理四世的血缘关系比腓力更加紧密。

注释:腓力六世

更何况,他还同时兼任法国阿基坦公爵和彭蒂沃伯爵。但是法国贵族坚决反对让英格兰国王继承法国王位,并一致认为女性后世是无权继承王位的。他们的依据就是几百年前法兰克王国制定的《萨利克法典》。围绕着对法国王位继承权的争夺是英法百年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我们可以发现,欧洲历史上的许多战争都是从争夺王位继承权开始的。比如后来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奥地利王位继承战都是如此。虽然爱德华三世极力反对腓力继承王位,但是为了保住英格兰在法兰西的封地,他只能暂时向腓力效忠。

巴基坦地区尤为重要,此地盛产葡萄酒,是英格兰重要的葡萄酒供应地,而且还能为英格兰带来巨额税收。年,麦德华先后来到亚眠和索母河口,向腓力六世宣誓效忠,并被授予阿基坦公爵和彭蒂厄伯爵的称号。

让我们再把视线转移回英国,已经成年的爱德华三世赢取了美丽的菲利帕为妻。菲利帕王后不仅年轻貌美,而且心地善良,深受英格兰人民的爱戴。年建立的牛津大学王后学院就是为了纪念他。

注释:爱德华三世迎娶菲利帕王后

年,菲利帕王后为爱德华三世生下了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黑太子爱德华”。有了家室的爱德华三世再也不愿受到伊莎贝拉和莫蒂默的掣肘了。莫蒂默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用了阴谋诡计引诱爱德华二世的弟弟肯特伯爵发动叛乱,并以此为由将他杀害。莫蒂默还公开了和王太后伊莎贝拉的情人关系,两人经常厮混在一起。

注释:爱德华三世与黑太子爱德华

那位被莫蒂默害死的肯特伯爵颇受英格兰人民的爱戴,人们纷纷要求惩治凶手。一时间,关于莫蒂默的一系列恶行在英国广泛传播。主要有非法侵占王室土地,谋害肯特伯爵与爱德华二世与王太后偷情淫乱后宫、贪污公款等等。与此同时,爱德华三世也了解了莫蒂默是如何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父亲。

年10月19日,莫蒂默被逮捕入狱。经过审判被处以极刑,王太后伊莎贝拉则被软禁在城堡里。除掉了心头大患,年轻的爱德华三世开始亲政。这时英国最严峻的问题,还不是与法国的争端,而是与苏格兰之间的矛盾。

年,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驾崩。年仅五岁的大卫二世成为新任国王。苏格兰新政府拒绝履行与英格兰签订的《北安普敦条约》。苏格兰支持独立的贵族们不愿将土地归还给亲英格兰的贵族,这群人被彻底剥夺了权利,过上了凄惨的流亡生活。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这群流亡贵族推举爱德华·巴利奥尔为首领。巴利奥尔及其党羽开始招兵买马,组成了一支实力强大的雇佣军。

年,爱德华三世派兵支援巴利奥尔,他们在杜普林战役重创了苏格兰军队,接着又攻占了珀斯和斯特林。巴利奥尔在斯特林自立为王,年幼的苏格兰国王大卫二世只能逃到法国,向腓力六世寻求庇护。

年3月,爱德华三世亲自率领大军与巴利奥尔一起围攻贝里克城。7月20日,贝里克城宣布投降。爱德华三世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在他的帮助下,巴利奥尔如愿以偿地登上了苏格兰国王的宝座。

注释:哈利顿山战役

贪婪的爱德华三世要求苏格兰把包括贝里赫在内的所有边境领土和爱丁堡都割让的英格兰。这让苏格兰人民忍无可忍,他们开始发动武装起义。法国王室以秘密的方式大力支持苏格兰的爱国运动,大批法兰西骑兵远渡重洋,加入苏格兰独立战争。

爱德华三世得知法国的举动后开始制定反击计划,他派出了大量使者,带着巨额钱款出使神圣罗马帝国和尼德兰各诸侯国开展外交活动,希望能够在欧洲大陆寻找盟友,一起组建对抗法国的联盟。在金钱的诱惑下,布拉班特公爵,格尔德斯公爵与埃诺伯爵等人宣布支持英格兰。

注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迪南大公被刺

当然也有不买账的,那就是佛兰德斯伯爵路易一世,因为路易伯爵坚定地效忠与法国国王。佛兰德斯位于西欧低地地区,包括法国北部和荷兰南部的一部分地区。当时的佛兰德斯是欧洲布料生产基地,十分依赖从英国进口的羊毛。路易伯爵为了支持法国,就把当地的大批英格兰商人投入监狱。为了惩罚不愿合作的佛兰德斯,爱德华三世下令禁止向佛兰德斯出口羊毛,因此当地羊毛纺织工只能沦为乞丐。饥饿的佛兰德斯工人联合城市贵族一起发动了起义,起义者推举根特城富商阿特维尔德为首领,他不仅富甲一方,而且能言善辩,影响力远超路易伯爵。

有了欧洲盟友的支持,爱德华三世也有了底气。年,爱德华三世收留了从法国叛逃的罗贝尔伯爵,两国矛盾进入一步加剧,年5月,法国国王腓力六室对外宣布,因为爱德华三世不断反抗和背叛法国王室。法兰西将剥夺英格兰对阿基坦地区的统治权。

注释:英法百年战争

年10月。爱德华三世自封为法兰西国王,并向腓力六室下的战书,把他称为“瓦卢瓦伯爵”,还说他是一位可耻的篡位者。至此,英法两国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百年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参考文献

1、百年战争百年忧:英法宿怨的前世今生

2、百年战争时间轴

3、英法百年战争:战争一百年哭声一百年

4、TheHundredYearsWar~

5、要了解欧洲就先读欧洲史

6、英法百年战争与英国现代化之源

7、英法百年战争爆发原因之分析

往期推荐

作者简介:

养了一只猫,天天都掉毛。

吃的有点多,拉屎还特臭。

当初啥魔性,说要养只猫。

弹尽粮绝时,铁锅炖肥猫。

师先生家的包子想给你喵一句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dlwz/246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