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德奥合并,纳粹德国武装占领奥地利奥地

发布时间:2022/12/20 21:21:00   点击数:

讲起二战纳粹德国的角色,咱们都很熟悉,所谓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嘛。而同属大德意志的奥地利又在二战当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纳粹德国的帮凶?还是被纳粹占领的受害者?

咱们上期讲到了奥地利在一战到二战之间的历史发展轨迹,大致历经了:卡尔·伦纳、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库尔特·冯·许士尼格三段时期

而最终奥地利国家的命运咱们也都知道,那就是著名的德国吞并奥地利,即德奥合并,纳粹德国武装占领奥地利!

从此后,奥地利国家作为纳粹德国的一部分参加了二战,同时奥地利国家也从未停止过反抗纳粹德国

而咱们本期就聚焦德奥合并,看一看纳粹德国如何一步步吞并奥地利,聊一聊纳粹德国武装占领奥地利的那些事儿

战后危机

早在中世纪,奥地利就是所谓“德意志”地区的一部分,但后来随着奥地利的坐大,极大扩展了自己的领地,疆域甚至囊括了波西米亚、匈牙利等地,于是乎奥地利帝国遂成

奥地利帝国疆域

在奥地利帝国风生水起的时候,德意志内部的普鲁士也在逐步崛起,最终成为了德意志地区内奥地利的强敌

后来普鲁士想要统一德意志,而奥地利极力阻止,普鲁士抛开奥地利统一了所谓的“小德意志”地区

大、小德意志

在之后就是奥匈帝国跟德意志帝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战后两大帝国全部瓦解,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魏玛共和国和奥地利共和国双双衰落

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两国出于各自目的,有了合并的意图,也就是再次将传统德意志地区统一。

一战后的德国疆域

结果一战后的《凡尔赛和约》明确规定严禁德奥合并,使得双方算盘落空,等到20世纪20年代,德国处于战后恢复时期,更无法实现德奥合并。

年纳粹党夺取德国政权后(详情参见德意志魏玛共和国如何被崛起的纳粹毁灭——德国简史),德奥合并再次成为严重的国际问题:因为当时奥地利共和国地处欧洲心脏地带,战略地位重要,是当时阿道夫·希特勒猎取的第一个对象

纳粹党夺权

年纳粹党上台之初,德国间谍就开始在奥地利活动。而希特勒最初也企图采用扶植奥地利纳粹党人的办法,利用这些人在奥地利内部进行政权颠覆活动,以实现德奥合并的目的。

年7月25日奥地利纳粹分子闯入维也纳总理府,混乱之中枪杀了奥地利总理陶尔斐斯(详情参见走向二战的奥地利,奥地利第一共和国之覆灭——奥地利简史31)

陶尔斐斯

还有一些纳粹分子则占领了广播电台,进行政变宣传,但政变最终遭到镇压,事后奥地利政府追查,希特勒赶紧否认与叛乱阴谋有任何关系,开始计划下一次的行动

而陶尔斐斯的被枪杀,使得本就动荡的奥地利国家局势更加动荡,接任的新总理许士尼格不得不面对日益嚣张的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年,奥地利共和国外部的保护伞——贝尼托·墨索里尼,最终决定和希特勒联合,奥地利彻底被孤立了,而许士尼格的统治也开始动摇......

德奥协定

从年开始,奥地利国内许士尼格的统治开始不稳,这不仅因为他在国际外交(主要是德奥意之间)上的落败,更是因为国内经济危机和种种矛盾的结果

许士尼格

等到年下半年,纳粹德国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向着更加疯狂的目标横冲直撞,而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更是助长了这一嚣张气焰

希特勒

总体的国际形势对德国十分有利,此前在年3月德国就重新占领了莱茵非军事区,公然违反凡尔赛条约和洛迦诺公约,对一战后的协约国跟其体系做出了巨大挑战

莱茵非军事区

但此等行为竟得到了英法的默许(英法未干涉),这件事情极大震惊了奥地利,鉴于上述种种情况,奥地利总理库尔特·冯·许士尼格只得尽力避免德国的干涉,因为他知道像英法等国再也靠不住了

库尔特·冯·许士尼格

而奥地利在纳粹德国极力扩张之下,最好的结果就是希望希特勒能容忍现状,不再继续打奥地利的主意。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年7月11日,许士尼格为了安抚德国人,同时也是在德国人施压之下,他与德国驻奥公使弗朗茨·冯·巴本签订了一项秘密协定和一份供公开发表的公报。

弗朗茨·冯·巴本

公报中德国政府表示:“承认奥地利联邦的全部主权”;双方互不干涉内政,包括奥地利民族问题在内;奥地利承认自己是一个德意志国家等

而秘密协定则要求:奥地利按照德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来执行自己的外交活动;实行政治性大赦,即大赦奥地利纳粹党政治犯;任命“奥地利的民族反对派”分担政务。

上述公报与秘密协定被合称为“德奥协定”。而通过德奥协定,德国基本上控制了奥地利的内政和外交,奥地利以这种丧权辱国的方式,维持了一个所谓名义上的“国家”名头

德奥协定

但,当时欧洲已经战争将至,明眼人都知道希特勒的野心不止于此,偏偏奥地利和英法等国未能认清,一再退让,助长了纳粹德国嚣张气焰,最终招致大祸

绥靖政策

年11月希特勒召集作战部长、外交部长和三军总司令,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会议由希特勒的军事副官霍斯巴赫上校担任记录,会后整理出一份备忘录,即著名的《霍斯巴赫备忘录》

霍斯巴赫

备忘录记载说:希特勒认为德国前途完全决定于如何解决生存空间的需要,而解决生存空间首先要向欧洲发展,第一个目标应就是夺取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

当时德国要想吞并奥地利,不动武力是不可能的,问题就是在纳粹德国动武之时,英法等国是否干预,这成为了希特勒的担忧

后来希特勒眼见英法的软弱不堪和绥靖政策的纵容,使得他最终下定决心对奥地利动手,也就是说二战纳粹德国的崛起离不开英法的绥靖政策的纵容!

绥靖政策

当时法国左右两派的斗争异常激烈,政局不稳,内阁更迭频繁,所以法国当局根本无力对德国采取强硬政策,才无可奈何地走上了绥靖的道路。

而英国则一直谋求全面解决与德国的矛盾,因为当时大英帝国世界霸主的地位岌岌可危,再也不允许出现任何可能削弱英国的矛盾或战争出现

绥靖政策漫画

而英国人认为,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都是他们与德国解决问题时讨价还价的筹码,所以对此也是以绥靖政策为主

而欧洲的两大领头羊——英国和法国都是这种态度,其他欧洲小国能说啥?要知道当时国联也都是这些大国在操控啊。而美国人早在一战后就“退群”,奉行孤立主义政策,对欧洲政治干预不大,于是乎绥靖政策之下,纳粹德国有恃无恐

年法国财政部长博内对德国驻奥大使巴本说:“法国对年7月《德奥协定》签订后两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建立更密切的联系没有任何异议,并同意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德意志少数民族应享有广泛自治”

此后法国总理卡米耶·肖当又会见巴本,继续说他自己“并不反对德国通过演化手段明显地扩大它在奥地利的势力”。

卡米耶·肖当

同一年英国枢密大臣哈利法克斯伯爵在拜会希特勒时明确表示:“凡尔赛强制条约的错误必须加以纠正”,欧洲秩序的变更问题,亦即但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迟早定会发生,英国所关心的只是“这些变更必须通过和平演变来实现”。

哈利法克斯伯爵

到了年2月,英国首相张伯伦更是宣称:“当德国占领奥地利时,奥地利不能指望其他大国的援助!”

张伯伦

当时甚至连美国驻法大使也通知德国:华盛顿方面“完全理解”德国改变欧洲版图的计划,法国政府也表示无意干涉奥地利事务。

眼看时机已到,希特勒立刻开启了他吞并奥地利的计划......

德奥合并

年2月12日,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约见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逼他签署一份奥地利完全听命于德国的议定书,限令三天之内答复,否则纳粹德国就要进军奥地利。

奥地利又做出让步:释放纳粹罪犯,任命奥地利纳粹分子阿图尔·赛斯-英夸特为内务部长兼保安部长掌握警察权。但希特勒依然不满意。

阿图尔·赛斯-英夸特

奥地利的许士尼格一方面被德国逼迫,另一方面还无法从英法那里的支持,百般无奈之下准备在3月13日让奥地利全体公民投票决定国家的前途。

结果希特勒闻讯后强令取消公民投票,逼迫许士尼格辞职,并立马调动大军进军奥地利!年3月11日,许士尼格辞职,赛斯-英夸特上台组阁。

许士尼格

一天后(3月12日)纳粹党宣扬“奥政府被共产党暴徒包围”,伪造奥政府请德出兵镇压骚乱得“紧急请求”,让德国军队长驱直入,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奥地利全境。

3月13日,德奥签署了《关于奥地利和德国重新统一法》,德国由此正式吞并了奥地利,奥地利从此成为了德国的东方省,即纳粹德国的“东区”

3月14日希特勒从临时司令部所(林茨)来到维也纳,一路之上希特勒受到了来自奥地利各地的纳粹分子的热烈欢迎,场面不输于希特勒在德国的“待遇”

在维也纳被热烈欢迎的希特勒

希特勒还宣称:“...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今天宣称的统一的德帝国,再也不会被任何人所分裂,永远不会处于分裂状态...”

随后希特勒签署了由他担任德国和奥地利军队总司令的法令,所有奥地利士兵即日起必须发誓效忠于希特勒本人!

同一天晚间,许士尼格和其他重要政界人物被纳粹党逮捕,许士尼格就一直被关押到二战结束,被盟军解放出来

最为可怕的是,希特勒的侵略行为并未受到其他西方列强的有效制裁,英、法、美等国仅仅表示抗议,不久后就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

德奥合并

而希特勒吞并奥地利不仅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还兵不血刃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和战略地位,以便于更加肆无忌惮地实现它的侵略和战争计划。

而在纳粹德国解决了奥地利跟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希特勒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波兰!第二次大战就这样不可避免得开启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dlwz/248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