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德国隐形冠军VS中国单项冠军,究

发布时间:2023/4/5 21:38:02   点击数:

德国的“隐形冠军”VS中国的“单项冠军”,哪些特点相似,哪些差别很大?本文来做一个比较。

(一)评价的标准

德国“隐形冠军”与中国的“单项冠军”在评选的时候都有标准。

德国定义的“隐形冠军”需要满足3个标准:

1、世界同业市场的前三强或者至少是某个大洲或国家排名第一的公司;

2、年营业额低于50亿欧元(这个标准在年、年分别是10亿欧元、30亿欧元,年提高到50亿欧元,也是目前最新上限标准);

3、不为外界周知,公众知名度比较低。

这个评价标准是“简版”的标准,但是也足以说明问题。通俗地说:同行中最好、规模比较小、行事很低调。

中国定义的制造业“单项冠军”包括“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须满足以下条件:

1、坚持专业化发展

企业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领域。从事相关领域10年及以上,属于新产品的应达到3年及以上。

2、市场份额全球领先

企业申请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三。产品类别原则上按照《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8位或10位代码,难以准确归入的应符合行业普遍认可的惯例。

3、创新能力强

企业生产技术、工艺国际领先,重视研发投入,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主导或参与制定相关领域技术标准。

4、质量效益高

企业申请的产品质量精良,关键性能指标处于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经营业绩优秀,盈利能力超过行业企业的总体水平。重视并实施国际化经营和品牌战略,全球市场前景好,建立完善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并取得良好成效。

5、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健全的财务、知识产权、技术标准、质量保证和安全生产等管理制度

近三年无环境、质量、安全等违法记录,企业申请产品能耗达到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安全生产水平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对“聚焦”的要求很严格,相应产品的销售收入达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0%以上。如果不能达到,就只能申请“单项冠军”的产品。中国工信部对专注、份额、创新、质量非常注重,不在意企业营业额的上限,比如贵州茅台也在名单当中,而茅台的营业额亿欧元以上。对于企业高调还是低调,中国“单项冠军”不在意。中国企业喜欢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快速扩张,上市以后无法低调。

(二)“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数量比较

虽然《隐形冠军》一书出版比较早,但是西蒙在出版以后,不断跟踪数据的变化。西蒙在年的研究的数据是,全球的“隐形冠军”企业共有家,其中德国最多,有家,其次是美国,有家,日本有家,中国仅有68家,排在世界第八。德国每百万居民“隐形冠军”企业数量是16家,诸如奥地利、瑞士等国家也有13至14家,而中国仅有0.1家,排名第十七。年中国的“隐形冠军”数量有所提高,达到了98家。根据这个统计数字,我们做出柱状图:

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到,中国的“隐形冠军”较主要制造业国家有较大差距。西蒙教授的数据来源非官方,可能存在统计上的问题,工信部年做了制造业“单项冠军”的统计,由于是各个省上报,所以遗漏比较少。到目前为止,我国共遴选出5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共个,包括家示范企业和项“单项冠军”产品。由于生产“单项冠军”产品的企业是多元化的企业,不符合“专注”这个“隐形冠军”的标准,所以我们只以“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家为中国的“隐形冠军”,则排行情况变成了,以下图表:

当然,这里边仅仅把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数字拿出来比较,如果把“专精特新”小巨人中的佼佼者拿出来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隐形冠军”的态势会更好一些。

(三)“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的年龄

根据《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一书的数据,全球“隐形冠军”企业的年龄中位数为66岁。德国的“隐形冠军”的年龄普遍“偏大”,比如,成立于年,世界领先的液压升降设备制造商J.D.Neuhaus公司,接近岁了。

与欧洲百年“隐形冠军”企业相比较,中国的“隐形冠军”企业要年轻许多。

以江苏省家企业为例,平均年龄为19.6岁,其中最大40岁,而这一时间刚好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相匹配。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伴随中国积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许多中国“隐形冠军”企业利用时间差、成本差、产业差和庞大的待开发市场,配合市场洞察力,抓住机遇,占领市场,实现了立足和快速成长。

德国的“隐形冠军”绝大多数都是家族企业。

“有些家族企业虽然体量非常小,但是它们对于客户需求的研究可能已经用了超过两代人的时间,这正是家族企业的一个优势。当家族企业专注于特色化的领域时,会积累起非常深入的专业知识以及经验,越是长寿,知识积累和品牌积累越深。这个是非常棒的优势,家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去开发另外的一个利基市场。他们将继续长寿下去。”一位德国专家介绍道。中国企业中的“单项冠军”,由于体量相对比较大,在发展过程中,很多实现了股份制,股权开始分散,家族的控制权不强。很多公司上市以后,股权更加分散,家族传承进一步淡化。因此,这些公司能存活多久,能坚持专业化多久,都会形成很多未知。

(四)“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的国际化水平

对某一细分领域的长期专注使得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本国市场容量变得狭小,业务、资源等过于集中,但“隐形冠军”企业利用全球化发展完美地克服了这一弊端。在有限的利基市场范围内,面向全球增加有效顾客的数量,为“隐形冠军”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数据显示,当前“隐形冠军”企业平均拥有30家海外子公司。例如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和烈酒运输公司海蓝德有73家海外分支机构,覆盖全球所有重要国家。全球高压清洗机的领头企业卡赫(Karcher),从年代开始进军海外市场,每年成立一家或两家海外分公司开展国际业务。如今,卡赫在23个国家拥有家分公司。卡赫CEO曾说过:“我的目标是把分公司开遍联合国成员国。”

中德部分“隐形冠军”企业的全球化水平对比

与欧洲“隐形冠军”企业相比,中国“隐形冠军”企业的全球化程度总体偏低,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较少,品牌在全球范围声誉小。为弥补这一劣势,我国“隐形冠军”企业正努力对标国际最先进的技术,与国际企业竞争,进军国际市场。例如江苏恒力液压进行全球化战略布局,对德国哈威InLine液压进行收购,到美国芝加哥建立工厂,逐步构建形成中、美、德、日国际化的制造和销售网络。

(四)先进制造细分领域的差别

在先进制造细分领域,德国“隐形冠军”占据高端,以核心材料和零部件为主,而中国“单项冠军”企业相比而言,仍然在中低端或者作为消费品类,例如,年发布的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中就有贵州茅台和珠江钢琴,对于白酒和钢琴这样的消费类产品,与核心材料和零部件相去甚远。不过,中国的“单项冠军”消费类产品数量不大,从行业来看,以江苏为例,江苏省“单项冠军”企业主要集中于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17个行业、个领域。但从细分领域看,多为压路机、儿童推车、轨道交通内装饰产品、制氧机、磨抛设备等传统制造产品,缺少关键先进制造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以及新材料产品、先进机械设备产品、生物医药产品等一些前沿尖端技术产品。因此,中国“单项冠军”企业仍需突破创新,努力开拓世界先进制造领域。#财经##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dlwz/253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