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能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的民歌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4/12 13:59:36   点击数:

被誉为“民歌之海”的安徽当涂县有着千百年的文化,在这片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一直流传着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小调,这就是列入到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涂民歌。艺定美好app小编第一次听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就是从当涂民歌那里听来的。

当涂民歌是第一批进入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音乐,有着独特的江南水乡民间音乐风格,它是勤劳的人们劳动生活中所创作出来的音乐,是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鱼米之乡人们的日常生活。年10月,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其产公约》,我国年8月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务院并于年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当涂民歌被列入其中。当涂民歌它是当涂人民用勤劳和智慧集体创作出来的反应本土生产劳动,生活爱情,民风民俗等各方面的歌曲。它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有着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当涂民歌主要流行于我国的安徽一带,发源于古时,最早的记载是六朝时期,刘宋皇帝刘裕主持的“白歌舞”即是当涂民歌演唱之一脉。后又在历朝历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当时众多的诗词人生活在此地或是来到此地,对当涂民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著名的诗人李白、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和曾巩等人都非常喜欢当涂的山水,并为之留下了大量的歌颂诗文,最为著名的当涂民歌之一就是北宋时期的《田夫踏歌》,生动地反映了当地农民的生活特征,代表了当时民歌的最高成就。

后来追溯到清朝时期,人们创作了一系列的民歌,比如黄钱创作的《于湖竹枝词》在当时也广为流传。后来建国后当涂民歌又经历了多次的搜集和整理,尤其是当时提倡文艺上的百家争鸣,进一步促进了当涂民歌的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左右,当涂民歌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并且进入舞台表演阶段,作为安徽的一种文化形式和娱乐方式,后来随着文化的发展,当涂民歌开始走出安徽,逐步走向全国,通过各种比赛,不断获得奖项,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当你觉得民歌很土的时候,其实当涂民歌早在年就在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唱响了。

当涂民歌的内容特点上就是纯真质朴,容易传唱。当涂民歌的主要内容来自于当地生活和民俗风情,演唱简单,不需要辅助工具,一句就只有几个词,容易记也容易唱。这种娱乐方式满足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展现了当地的真实生活,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词曲不断更新,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当涂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演唱、口耳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典型代表,经过历代文化人的艺术加工后,更具有了高度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音乐和语言艺术珍品。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dlwz/254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