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艺术新锐张驰以自然为师向未来生长

发布时间:2024/6/24 9:46:09   点击数:
张驰,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获硕士、博士学位,导师张谷旻教授。现为浙江画院专职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对于青年艺术家张驰而言,艺术不仅是热爱,更是一种日常。在艺术道路上的一路成长,张驰每每回忆起来都十分感慨,“我遇到很多‘贵人’,就是我的老师们。”她先后跟随西泠书画院副院长韩祖耀、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翁志飞学习书法,跟随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张谷旻学习绘画。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她天天习字作画,并将艺术作为每日必修课,练就了扎实的书画基本功。中国美术学院硕博连读期间,曾获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年作品《助我清风》入选全国青年美展。艺术的丰盈始终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穿越亚欧游学巴黎、感知敦煌文化魅力、体悟浙江山水悠然……每一次的采风写生在张驰看来,都是一次令人兴奋、难忘的经历,更是一次学习积累的过程。今后,她将继续深入自然汲取创作源泉,用手中画笔描绘心中画卷,展现时代风采。学术简评张驰年幼即随祖耀兄习书,于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考入中国美院国画系,六年的中国画硕博研究生学习,使其具有很强的学理认知和笔墨语言能力。十年来,张驰寄情于山水之间,深得自然造化之功。行五岳、走巴蜀,上晋陕、下闽赣,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自然山水了然于胸。张驰作品大致有二类,其水墨作品对景写意,缘物寄情,画面或秀润空灵、或凝重厚实,灵秀与厚重兼得,立意高远,构图饱满,虚实得当,笔墨沉厚,营造出苍润悠远之意境。近些年其在色彩表现、空间营造上有着自己的个性追求,于画面结构、空间分割上更有心得,造境更为主观,语言更为鲜明。呈现出清秀、典雅与梦幻的审美意象。——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谷旻张驰师从张谷旻教授,得其真传。观其所作,既有笔墨功力,又不墨守成规,表现出创新意识。其绢本设色作品《四时·暮色行》是兼容了丰富的形式语言之作,其中既有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又有中国明清园林版画的形式感。设色则简洁明快,是富有新意的作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艺术阐述“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瀚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自李冰父子治水之后,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岷江两岸,群山环绕,云气升腾,不远处隐隐露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体部分。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将云气、群山、楼阁连为一体,云水相间,营造出雄浑壮丽又不失静谧的独特意境。岷江遥从天际来,惠泽膏流润九垓cmxcm纸本水墨年“欧洲系列”是我在年游学巴黎艺术城所作。在欧洲的三个月里,我游历了各国小镇,正可谓是移步异景。众所周知,巴黎是世界艺术之都,是印象派的发源地,是欧洲启蒙思想的中心。我从巴黎走到奥地利、再到威尼斯,它们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但神秘、安逸则是其共性,使人情不自禁为其放慢脚步。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里,我情愿日日坐在小小的咖啡馆中,看着过往的行人,看着历史悠久的建筑,拿出画笔描绘这异域的风情。永不醒来的梦46cmx69cm纸本设色年威尼斯46cmx69cm纸本设色年奥地利46cmx69cm纸本设色年浙南、福建地区坐落着很多古朴的村落,它们较好地保留了木质榫卯结构以及土石结构的传统建筑,并与当地风情相结合,显现其独特风味。溪流边百年榕树势如蛟龙,绿叶葱茏,若在傍晚沿着小溪踏在青苔漫生的鹅卵石路上游走一番,颇有滋味。在此写生,使人全身心投入到大自然中,享受舒畅、自由、清新给予人的新鲜感受。云水谣46cmx69cm纸本水墨年岁月静好46cmx69cm纸本设色年塔下村46cmx69cm纸本设色年西湖之山水,四时无穷,自古多有文人画工苦心经营。春日寻芳人间蓬莱,踏青郊游,忻欣而舒和,溪畔花木奇秀,委可人意。夏日汾阳别墅密荫清漪,莲叶叠叠,簇拥于高台危榭之畔,灿然可观。秋日探访小瀛洲,桂子暗香浮动,飞散于缥缈烟云之中,渔艇轻舟,水中望月。冬日古寺僻静,嘉木挺立,雪后星夜拾阶而上,煮酒赏雪,尤有回甘。四时之景不同,而赏心乐事者亦与之无穷矣。春晓69cmx69cm绢本设色年清夏69cmx69cm绢本设色年弄月69cmx69cm绢本设色年雪舞69cmx69cm绢本设色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dlwz/263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