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奥地利 >> 历史沿革 >> EdgeoftheCity
Trip
WhyInnsbruck
为什么要来奥地利做暑研?这么说很抱歉但是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国不给办签证。现在国际形势不好,当时办奥地利的签证也花了很多功夫,费了很多心思。美国就肯定不可能了。如果未来的出国计划要被签证阻拦,实话说还是挺不甘心的,所以当时也很发愁,不过终究还是有惊无险了。第二个原因是因斯布鲁克大学也是欧洲的三四个冷原子实验中心之一,冷原子实验底蕴非常深厚的学校。PeterZoller,RudolfGrimm,RainerBlatt…都是开山鼻祖式的教授。
Whycoldatom?顾名思义冷原子就是温度很低的原子。大家总爱问学物理的什么地方可以用上量子力学。答案是几乎只要你去研究微观结构,就一定需要量子力学去解释。但是实际物理世界中的宏观量子态很少很少,你可以说一个原子是量子的,但是一万个原子放在一起就不是了。超导算是一个宏观量子态,冷原子算是一个。当你拥有量子态时,你才可以在真实物理世界中构造一些非常反直觉的可观测现象,比如超导体。
就是一个简单的科普!
Vol.1
Innsbruck
当时拿到实习机会的时候,除了看过几篇因斯布鲁克大学的论文,没有对因斯布鲁克这个地方做过更多的了解了。比起其他几个冷原子实验中心:苏黎世、巴黎、慕尼黑,这里的中国人少的可怜,学长说算上开中餐馆的,因村没有个中国人,所以来了之后一切全靠自己摸索。真的在这里生活过一周,体验了这里与中国截然不同的生活,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因斯布鲁克的城市夹在两座山脉当中由西向东呈线条形状,人口只有十来万。有十四五班公交,但是因为城市很线形很小,公交线路也差不多是重合的。学校在城市的边缘上,我也差不多住在这里。不过虽说是边缘,坐公交或者电车到市中心也只用二十几分钟。
从城市边
向城内和
城外看▲
来了之后主要有两个困难:语言困难;购买力困难。来了才发现原来外国人不是人人都会英语,去超市买东西等等不会用德语打招呼还是挺尴尬的。下次再去别的地方一定先学一点当地语言。
一个九国语言不包括英文的披萨盒说明
来之前想着实验组里都用英语,来之后在实验室遭遇了德国英语、印度英语、俄罗斯英语……尤其后两种,实在是难以参透。购买力困难,白话就是买不起东西。平均物价水平是北京物价乘以二。but如果之后能拿到1k欧的月薪还是能解决问题的!
这边让我觉得很奇怪的事情也有两个。第一个是公交车票似乎从来没人检票。(而且车票很贵就很想让人逃票啊啊啊)
第二个是健康且短的工作时长。大学里大家都是八点半到实验室,五点半左右离开,其他超市等等也都是晚上七点关门;周末是双休,很少很少有人去实验室。周天城里的所有店铺都必须关门。但有些饭店晚上可以营业到十点甚至更晚,周天也不休息。
这和中国很不相同,对我来说晚上五点半不是实验才刚刚开始吗哈哈哈,and周末双休也太奢侈了吧。这在发达国家中也不是常态,至少美国的实验室以及服务业等等不会休息这么多。对我们来说,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欧洲的实验可以更高效地完成;但对当下的我来说,需要做的是利用好空闲的时间做点在中国一直没能做的事。
除了学习,我应该会运动,旅游很多。因斯布鲁克的风光还是很不错的,曾经举办过冬奥会,我猜冬天会更好看。附上一些上个周末去Hiking的照片:
LIFEISLIKE
AJOURNEY▲
Vol.2
W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