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奥地利 >> 历史沿革 >> 燃遍北非的火炬,一记勾拳如何夺下通往
为了彻底夺取对北非的控制权,以美国为首的盟军部队决定在年11月对北非实施大规模登陆行动,行动代号为“火炬”。
盟军往北非投送兵力的运输船队路上异常顺利,只有1艘运兵船在距离阿尔及利亚岸边多公里处时遭到了不明船只的雷击,不过雷击并未给运输船造成太大人员损失,虽然船受损无法行动,但船上士兵们借着船上登陆艇一路开到了岸边。
浩浩荡荡的登陆舰队由于在东线吃紧,德军在地中海地区已无太多空中力量,至于水面战舰,那就更没有了。不过邓尼茨还是考虑到了盟军会在北非有所行动的可能性,便在11月前就向非洲区域派去了好几艘U艇。不过在盟军部队开始行动时,这几艘U艇正在非洲西海岸的塞拉利昂附近猎杀英军运输船队。11月8日早晨,收到盟军在北非登陆的邓尼茨大为震惊,立即增派15艘U艇前往北非。
抵达岸边准备投送登陆部队的各舰船U艇们于两天后到达北非海域,在未来的一周内,它们一共击沉了17艘运输船、1艘轻型航母、2艘驱逐舰以及其他几艘辅助船只。11月9日,德军的战机也进入北非,2个俯冲轰炸机大队与1个战斗机大队进驻突尼斯。德军战机突然闯入阿尔及利亚的空域让盟军猝不及防,数艘运输船与2艘炮舰被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击沉。
海空力量抵达后,德军的地面部队也于11月1日尽数到达,约名士兵和配套辎重被运输机先行运抵突尼斯。随后,德军借助西西里岛与意大利海军的舰船通过水路向突尼斯运去了多人与大量辎重。
意大利的护航舰船与护航战机在法国战败后,许多法属殖民地的总督或将军是非常亲德或反英的,比如驻守突尼斯的海军上将埃斯特瓦尔,他就非常乐意支持维希法国与纳粹德国。在大批抵达突尼斯后,埃斯特瓦尔开放了大量基地给德军使用,而麾下的法国军队则搬到盟军与德军的中间地带去。(在战后,埃斯特瓦尔因叛国罪被戴高乐判处终身监禁)
突袭登陆战讲究一个果决与迅速,11月9日,盟军登陆完成后立即展开突进,打算用最快的速度占领突尼斯的比塞大与突尼斯港两座天然深水良港,以断德军增援与后路。不过从阿尔及利亚的登陆场到突尼斯的港口足足有公里的距离,且通往目的地的沿海道路两旁是各种崎岖山脉与险要地形,漫天的黄沙与遍地的飞石比德军更先一步拖延着盟军的脚步,每走一段距离就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疏通道路。
地中海的咽喉——直布罗陀海峡至于为什么盟军不从突尼斯登陆或者在突尼斯增设登陆场,盟军高层也是经过慎重考量的。在阿拉曼战役失败丢失利比亚后,隆美尔就把战线收缩到了突尼斯一带,在那里构筑了重重防御体系,只要德军能从海上或者空中运输补给,突尼斯的要塞可以抵挡盟军数月时间,因此朝这么一个防备森严的据点进行登陆行动损失必然会十分巨大。此外盟军还担心西班牙的弗朗哥会在盟军登陆部队深入后封锁直布罗陀海峡。(虽然这种可能性非常低,弗朗哥是个冷静且务实的人,在二战中长袖善舞,盟军与轴心国两边都不得罪,使得西班牙避开了战火)
在盟军登陆大部队东进的时候,另外两支小股登陆部队也出发了。一支准备前往阿尔及利亚以东公里处的伯尼投放兵力;一支是准备前往更东边的杰迪尔运输突击队与物资帮助伞兵夺取那里的德军机场,夺取机场后盟军的战机可以向东给地面部队提供更大的支援范围。
不过由于天气原因,去往伯尼的登陆部队推迟了两天,而去往杰迪尔的船队未能抵达。由于去往杰迪尔的船上载着航空燃油,所以短时间内,盟军无法在夺取下的机场上使用战机了。
在东进的盟军部队中,英军的第1集团军走在最前面,虽说是集团军,其麾下不过才2个步兵旅、1个坦克团以及1个营的美军。英国由于此前在阿尔及利亚击沉过法国的舰队(详情可见主页上一期的内容),所以北非维希法国的法军对英军抱有不小的敌意,好在这种敌意并未激化到武装冲突的地步,第1集团军有惊无险地穿越一个个维希法国防区,往伯尼城挺进。不过在第1集团军抵达伯尼城之前的11月12日,延误两天的登陆船队抵达伯尼,投送的一个营的兵力迅速夺下了城区。
第1集团军悉数抵达伯尼后,于11月28日攻占了距离突尼斯港仅仅19公里的杰代伊达。英军的火炮已经可以招呼到德军城内了,突尼斯港似乎唾手可得。
突尼斯像楔子一样插在利比亚与阿尔及利亚之间,西西里岛距离突尼斯非常之近地中海上的较量在盟军部队向东突进的时候,德军也非坐以待毙,运输船与运输机源源不断往突尼斯境内输送人员与物资,待英军到达杰代伊达时,突尼斯境内的德意联军已达2.6万人,并有多辆坦克与多门火炮。英军与德军在突尼斯港城外发生了数次交战,至此向东挺进的盟军停下了脚步。
突尼斯港城外的双方军队陷入僵持,盟军打算从海上下手,切断德军运往北非的补给。之前在地中海袭扰盟军舰船的U艇们由于缺乏补给不得不返航,这便给了盟军重新控制地中海的机会。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将麾下7艘轻巡与数艘驱逐舰组成Q舰队,以马耳他与伯尼城为基地,不断搜索和打击地中海上的德军运输船队。
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12月1日晚上,一艘英军潜艇发现了4艘运输船、艘驱逐舰与2艘鱼雷艇组成的运输队,Q舰队获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出动。12月2日刚过0点,Q舰队便在雷达上发现了敌军船队,随后提供照明的飞机停止投放照明弹,Q舰队利用黑夜朝敌人前进。
0时0分,Q舰队目视到敌军船队,气定神闲地校准后对着敌船就是一顿猛击。护航的艘意大利驱逐舰被打得猝不及防,在慌乱中胡乱射了一通鱼雷。很快1艘驱逐舰就被英军击沉,还有1艘被重创到倾斜于海面上,剩下的那1艘驱逐舰则丢下其他船慌忙逃离了。可能是德军的船队半路分兵了,Q舰队只看到了2艘运输船,并且没见到报告中提到的鱼雷艇。
德军那2艘运输船中分别运载着0名士兵与大量坦克等重武器,Q舰队很快将二者击沉。在回去的路上,Q舰队遭到了德军战机的反击,除了一艘驱逐舰收到轻伤外并无其他损失。几天后,德军针对威胁地中海航路的Q舰队又进行了一次空中打击,这一次一艘驱逐舰被空投鱼雷重创,不过并未沉没还能修理。
装备优良但胆子很小的意大利海军被Q舰队吓得完全不敢派出主力战舰,甚至把几艘战列舰从塔兰托港撤到了更北边的那不勒斯港。不过盟军没打算放过被吓破胆的意大利海军,于12月4日出动大量B-24轰炸机从埃及起飞轰炸那不勒斯港,轰炸导致意大利海军1艘轻巡沉没、2艘轻巡重伤、4艘驱逐舰不同程度受伤。轰炸过后,意大利把在那不勒斯港内的战舰撤到了更北的拉斯佩齐亚。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能行动的大型战舰只剩下在西西里岛墨西拿湾内的巡洋舰了,不过盟军轰炸机光顾完那里后,港内的巡洋舰也都纷纷北逃。至此,能为德军运输船队提供护航的只剩下驱逐舰与鱼雷艇了。
西西里岛上的意大利驱逐舰很快,意大利海军连驱逐舰和鱼雷艇不想派出了,因为美国人的轰炸实在是太猛了。水平轰炸机虽然精度不高,很难炸中海上移动目标,但财大气粗的美军常常用数十架轰炸机围攻仅仅一两艘小船,即使小船没被炸沉,船上的人也绝不会想再参加下次任务了。
在海战方面,英吉利狼群取代了德意志狼群成为水下的主宰,英军潜艇在地中海四处出击,虽然期间被击沉了十几艘,但给德军的补给线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累计有50多艘德军运输船被地中海地区的英军潜艇击沉。
火炬行动中从航母上起飞的陆基战斗机P-40“火炬”燃尽后是更猛的烈火随着运输船不断沉入大海,不光北非岸上的德军要饿肚子,在西西里岛上的意大利海军也失去了燃油补给,大部分船只能趴窝在港内。北非的局势基本明朗,拿下来只是时间问题了。
期间,丘吉尔与罗斯福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就眼下和未来的战争、政治事务进行了讨论,两人决定在拿下北非后于7月对西西里岛动手。
卡萨布兰卡会议在丘吉尔与罗斯福会面时,希特勒与墨索里尼在4月于奥地利会面,希特勒也没辙了,如此他手里还有足够的战机的话说不定还能阻止盟军的行动,但眼下大部分空军都在东线和苏军死磕,会议上希特勒并没给出什么实质性的计划,只是说突尼斯的守军肯定能挺过夏天,到了秋天随着天气恶劣,盟军定不能在意大利登陆成功。但谁都明白,希特勒的这些话多少有些自我安慰的成分了。
年月,盟军部队已经包围了突尼斯大部,将德军压缩到了突尼斯东北部的狭小地带内。在此期间,意大利海军出动了一次,意在给突尼斯送去微不足道的增援与补给,不过半路就被英军尽数击沉。
5月7日,盟军终于攻克比塞大与突尼斯港两处要塞了。为了防止德军撤退,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让麾下战舰将海岸围得死死的,看见任何不属于盟军的人员或船只都予以消灭。其实坎宁安多虑了,德意联军早已无任何能力从海空撤离人员了,只能眼睁睁看着盟军夺下整个北非海岸。
北非夺取后下一步就是攻占意大利了,通往德国的南大门已经微微打开,同年德军还输掉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三帝国的丧钟已在东线与西线同时敲响……
感谢您的观看,点击主页可看更多往期精彩内容
只做历史长文,拒绝碎片化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