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米塞斯评传新书读书会奥地利经济学

发布时间:2018/7/12 3:46:52   点击数:
《米塞斯评传》新书读书会暨“经济学人”系列图书首发仪式

:奥地利经济学派在中国

主题:《米塞斯评传》新书读书会暨“经济学人”系列图书首发仪式

时间:年6月25日下午

地点:昌平王府街31号B栋会议室

主持:毛寿龙

#由于全文长度超出了限制字数,故不得不对许多现场学者的精彩发言作删节处理,有几位学者的精彩发言也略去了,读者如感兴趣的可和编辑索要全稿(编辑联系方式见置顶留言。)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下面先请冯兴元搞个开场白。

冯兴元发言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这是毛寿龙教授反传统的做法,原来我觉得他是滔滔不绝,让人感到如雷贯耳,最近他有一次在西学班里,给企业家讲的西学班里,他讲的诺奇克的,没有一个字的废话,我是大大赞赏。这次我们《米塞斯评传》新书读书会暨“经济学人”系列图书首发仪式,所以很高兴译者和编辑部的代表都在这,朱海就是译者,实际上朱海就老师我们可以把他叫做中国的米塞斯,因为我一直把他叫做主观主义大师。但是米塞斯的经济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应该是主观主义。朱海就老师,我觉得他和米塞斯差不多,在思想和理论的追求上,一直都是比较前后一致,就是很忠诚于自己的逻辑判断,甚至是信念。

我记得很多年前,在人民大学他不断有自己的创新,现在也是一样,很多年前在人大奥地利学派年会上,他甚至拿出一个宪政的文章,当时我吓了一跳(…)黄老师有很多创新,但是海就的创新我觉得是最明显的。所以奥派在全球的繁荣,不仅仅是复兴,复兴是20年代,哈耶克70年代拿到诺奖以后已经是复兴,奥派在全球进一步繁荣、传播,包括创新,海就为这个做出很大的贡献。

我们也感谢海南出版社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知识产品,我们在一个名师经济学通识课程的讨论群,昨天开始讨论,现在还在讨论知识产权,奥派对知识产权的讨论就是没完没了,哈耶克,米塞斯都赞成保护知识产权,但是有一些人反对,包括网上有一些人说我为什么反对知识产权,还写了书,在米塞斯研究院的网站上应该可以免费下载的,英文的。

这个书我读了一半,但是感触很深,从里面能够学到非常多的东西,除了米塞斯的,因为柯兹纳属于既喜欢米塞斯,也喜欢哈耶克,他是米塞斯的学生,所以他能够非常忠实、比较中立地把两者观点结合在一起。但是书里面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怎么写罗斯巴德的,实际上他对罗斯巴德有一个疏远。柯兹纳是米塞斯的学生,应该说可能是在有生之年拿过奖,奥派里面可能就是他。他写的米塞斯应该比较可信,可信性比《米塞斯大传》那本书要好,因为我问过阿特拉斯经济学经济会的副主席TomPlamer博士,他说《米塞斯大传》这本书,他说有时候好是好,有些问题,就是为了后面的情节找出前面的理由,实际上不一定是一对一关系,但是米塞斯大传里会有一对一的关系,那是不大精确的,因为它就是我们经济学里的叫后市谬误,前面有一个东西,后面会出现一个东西,两者因果是什么样的,就是这样。(…)

主持人:谢谢冯兴元(…)下面请谌紫灵女士。

谌紫灵发言

海南出版社编辑

一直策划做一套经济学家方面的传记,小开本,不用太厚,偏通俗,易于携带,其思想是偏向于市场经济的,而且对中国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好是与中国有一定接触的经济学家)——因为我们的市场经济也走了很多年了,但问题似乎越来越多,问题出在哪?也许可以从基础、从根源找起,而且这样的基础应该要让更多的人理解,特别是年轻一代们(不仅仅是学者,据我这几年的经验,其实现在年纪稍大一点的学者大多还是信仰干预主义的多,而且大多也对这个问题研究了大半辈子,要影响他们似乎也愈加不容易),所以便也许更需要一套契合大众的这样一套小册子——现在还是可以看到,大众与媒体的发声渠道比起以前也越来越多,我们更应该影响大众的观念——毕竟,哈耶克说得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依然是人的观念。(…)

我读这本书的时间大概是一四年底的样子,当时刚接触米塞斯与哈耶克的作品,柯兹纳写的这本评传是我大概读了米塞斯的《货币,方法与市场过程》《自由与繁荣的国度》和哈耶克的《货币的非国家化》《通往奴役之路》之后,当时读完觉得能够对米塞斯的思想有个大概的了解——全面而简明地介绍了米塞斯的一生,主要包括其经济学思想和其影响。但在当时,柯兹纳的具体的准确性还不大好判断,这一次我自己重读柯兹纳这本《米塞斯评传》,已经觉得柯兹纳对米塞斯的概括与刻画和对其思想的分析,是相当靠谱的,也相当符合米塞斯本人的思想——当然我不大敢说是现代学者中最精准的,因为对其他现代学者了解得并不多——等会也许会有老师讨论这个问题,以我在这几年读的米塞斯,我是相当认可柯兹纳的——因为米塞斯的接班人们,实际上内部也是有种激烈的竞争。说到柯兹纳的精准的,我捎带只提一下柯兹纳对米塞斯的概括比起其他学者来的精准之处(其他学者是怎么说的我也不提了),希望等会可以听到老师们具体的论述。

在无政资的问题上,柯兹纳是这么说的——米塞斯的其他仰慕者是一些主张彻底的无政府主义的人,他们把米塞斯对政府的无情批判,看作他们的思想基础。他的敬仰者之间结成了联盟,这有点令人不安,但米塞斯异常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米塞斯拒绝无政府主义。

关于实际政策应用的手段问题,柯兹纳这么说——米塞斯本人认识到他的“不妥协”,而且也为他的“不妥协”辩护,但他认为自己仅在与“科学”相关的问题上表现出“不妥协”。“在科学活动与政治活动之间,我有明确的界线。在科学中,妥协是对科学的背叛。在政治中,妥协是不可避免的……

关于先验与经验的问题,柯兹纳这么说——如果我们认真地对待米塞斯的口头回答(作者曾经问米塞斯,一个人是怎么知道他之外的其他人的确是有目的的?我们怎么知道一个人不是世界上唯一有目的的人?根据先验的推理,人们怎么知道社会是由理性的和寻求目标的人组成的?——他说事实上我们是通过观察意识到其他人的存在的),那么很显然,米塞斯的先验主义就不应该被看作(人们通常以为的那样)极端。米塞斯并没有不坚持一个经济学者只要呆在陋室里,就可以解释市场社会中的现象。至少,他必须证实—在经验调查的基础上会发现—一个由有目的的行为人所构成的市场社会的确是存在的。

柯兹纳对哈耶克与米塞斯关于先验与经验问题在市场过程中的分歧的分析——此处见书的79页到最后。

柯兹纳隐约提到了哈耶克早期使用的货币中性论的问题——即米塞斯批判的中性论和哈耶克最早说的不是一回事,等会冯老师也许可以继续阐释,因为我和冯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

当然,还有柯兹纳关于米塞斯对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市场均衡、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的分析,都值得我们重视。(…)

主持人:现在请朱海就,中国的米塞斯。

朱海就发言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非常感谢海南出版社重新出版了差不多我十年前的一本书,也非常感谢今天下午各位都过来一起交流,我非常高兴。这本书非常简明扼要,高度概括,废话很少,可以帮助我们对米塞斯的思想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刚才谌紫灵也说了,柯兹纳是米塞斯的学生,他对米塞斯的思想把握得很好,他对罗斯巴德的思想也把握得很好,我最近在写罗斯巴德传的序言,我感觉罗斯巴德对米塞斯的理解有偏差,没有柯兹纳那么准确。

米塞斯是把主观主义贯彻到经济学里面,很充分。我今天下午想说,他把主观主义用在后面,这是非常大的共性,其他人都没有做到,特别是新古典,虽然也讲主观,但是货币是没有主观的,货币论坛还是数量论,不是主观的货币理论,这点非常重要,把主观主义用到货币里面是重要性。这本书也提到一点,米塞斯的第一本书就是货币信用理论,柯兹纳这本书里也提到米塞斯把边际效应理论应用到货币。因为货币的购买力没有解释,米塞斯把货币追溯到最开始的时候,货币主观价值的来源是货币一开始,最初用作非货币用途的时候具有的使用价值,这个是货币价值的来源,第二天货币就有了客观的交换价值。这样就可以用边际效应理论来分析货币的价值,避免了套套逻辑。货币就是商品,用米塞斯的理论解释,这是米塞斯非常大的、很重要的贡献。

它的重要性在哪里?新古典经济学的货币理论是货币数量问题,货币多了价格就上去了,这么简单,它没有货币的主观价值,这样把经济学变成一个数量学,经济学的问题变成关于数字的科学,不再是一个先验的科学。米塞斯把货币纳入到主观主义以后,经济学就是统一的、逻辑一致的科学,微观、宏观就不是分开的了。新古典货币变成数量化以后,整个经济学的性质都改变了,变成一个数字科学,数量的科学,或正的科学,或经验的科学,新古典走得是经验主义,在芝加哥学派体现得非常清楚,芝加哥学派是经验学派,这跟它没有货币理论有很大关系,它没法研究真实的世界。这是一个经济学本身的影响。

第二个方面,对于政策来说有什么样的影响。货币数量会导致政府用货币调控宏观经济,货币变成工具,变成一个手段,昨天就出了一个政策,货币变成政府手里干预的手段。奥派看来,货币是自发的,内生的,不能当做工具使用的。但是这里面货币内生的,自发的,必须建立在货币主观基础上,货币主观才能对它提供支持,如果不是就没法说明货币是内生的,货币是自发的,货币就变成外生的,就变成强加给每个人,就是一个政府手里面的工具了。米塞斯把货币追溯到主观主义,用边际主义思想确定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地位,这样干预就没有理论基础,如果货币是内生的,理论基础的,那么任何货币基础都没有理论基础,缺乏理论根据,都是错误的。政府的货币政策不可能有效,我的推论是不可能有效的。经济政策必须回到原则上去,不能作为一个目标,货币是内生的话,那经济政策必然会指向市场原则,回到原则。如果货币不是内生的是一种数量,是一种手段,那么政策导向一定是数量,都是货币是最优的,变成这样的问题,政府有多少钱才是最好的,这样的问题就是错误的问题,不可能是正确的。如果货币是主观的,那么提出的问题就是如何市场回到根本的原则上去,如何避免政府的干预,不同的政策导向。

两个意义,一是货币主观性,对经济学本身是先验科学,还是主观主义,二是对政策是干预的,还是原则的,回到市场本质的,还是自由市场。如果货币数量就是宏观经济学,如果货币是主观的,没有什么宏观经济学,根本就不成立,因为货币本身就是内生的,就是专业媒介,所以主观主义的货币成功和交易媒介的东西提供理论支持,如果是客观的,货币就不是交易媒介,就变成工具,宏观调控的手段了。回到自由市场的原则,建立自由市场的理论。

最后补充一下,奥派货币理论,一是货币被演化,还有货币的非国家化,货币的自由竞争,米塞斯讲货币的主观主义,边际效应,三种都是自由市场相辅的,也是相互补充的,都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后面再讨论。谢谢海就讲了货币理论。货币很复杂,下面请黄春兴教授。

黄春兴发言

台湾清华大学教授

柯兹纳写这本书,我觉得他除了在讲米塞斯之外,他还有一肚子的苦水。他在介绍沃恩(Vaugh)的时候,其他事情我不讲,米塞斯是奥派的南派,南派比较接近于罗斯巴德。柯兹纳写的一段非常可爱的文字,他说米塞斯的追随者有一种好斗的心理,他们相信自己是更纯粹的米塞斯主义者,有些是具有启发性的,对知识有益处,有些是令人失望,知识上令人沮丧,柯兹纳想吐露一些心中的苦恼。另外,关于柯兹纳,南派是先验主义,但不极端,举个例子,如果你真的知道外面有很多人的话,你可以坐在你的房间里。可问题是,如果你不出去外面看很多人,你在这里面怎么知道外面有人,怎么知道外面是怎么样的世界,我是看到外面是有人。他用的是主观主义。

柯兹纳讨论米塞斯,一直想要改革社会科学,或整个社会的一些现象。所有的科学都希望价值中立,如果你心中想价值中立,会不会陷入一个问题,既然价值中立你为什么要去改革,改革本身就是先入为主,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不好,柯兹纳花了很大的力气解释这一点。包括其他的米塞斯的学生也有同样的感叹,最后他的结论是说,米塞斯相信人,我们还是具有理性,有追求目标的行动者,我们还是有目标。既然有目标的话,再怎么样的激情都是作为一个人。可是你在思考的时候,那个时候一定要价值中立。

主持人:感谢两位专业经济学家专业发言,下面请专业经济学家张曙光老师。

张曙光发言

中国社科院教授

(…)读完了两点感想,第一,这本可以看到的米塞斯的确非常集中,这点就学者来看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品德,能够坚持下去不管环境怎么样,一贯坚持才能真正做出他的贡献。

第二,这本书还有很好的地方,没有回避矛盾和分歧,奥派是统一的,你念的一段是好斗,好斗可能有分歧。但是他里面讲了米塞斯和哈耶克,讲了罗斯巴德无政府主义,把奥派内部的观点,比如米塞斯和特劳斯的不同,你都了解,没有掩盖好像一个派讲点分歧就不好,基本的、大的东西相同,但是个人问题上可能个人有个人的看法。另一个,它确实对米塞斯的贡献做了很好的概括。他的行动学,他的市场过程,以及他在货币和周期理论的贡献,也都概括得很到位。

刚才海就讲了货币理论,我想讲一点均衡和均衡分析的问题。都是这本书,咱们过去也是一种偏见,主流有很多毛病,奥派批评了以后,似乎均衡分析,均衡的东西就没什么价值。其实从这里边来看,恐怕还是有它的价值在里面,均衡这个东西是不能丢的。我觉得可能是这么个问题,新古典把这个东西讲得过头了,经济学这块均衡不需要,而是新古典讲的均衡本身有问题。这样来想,我觉得可能有些事情就清楚了,我们不见得要批评主流的东西,这个概念丢不掉,那么均衡的一些东西丢不掉。

这本书的93、93、页,对关于均衡问题有很多讨论,而且这些讨论我觉得可能划清这个问题,其实奥派也不是不讲均衡。里面有几个地方讲,柯兹纳讲,均衡这个概念确实有它好的一面,但是也容易引起误导,误导可能就是主流的东西把人们误导了。事实上咱们可以看,其实均衡这个东西实际上是人的一个行为关系的概念。但是和我们传统讲的平衡不是一回事,经济学里这两个概念很清楚,它有事前事后,一个统计概念,一个意愿概念不一样在里面。平衡是一个事后概念,均衡是事前概念,是意愿概念,平衡是一个统计概念。所以统计始终是相等的,事后的概念统计上、计算上始终是相等的,但是均衡作为一个事前的意愿的概念不见得是相等的。既然如此它确实有着行为关系,哈耶克在那个里面讲得很清楚,均衡的概念是一个行为间的关系的概念。但是提出是行为的关系怎么那个,最后实践成交了,变成一个完全是静态的东西。其实动态和静态恐怕是非常相关的事情,没有静态,动态你也说不清楚,事实上这一概念本身就有它的关系在里面。所以我倒觉得,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这个概念必要,就是主流引起一些误导,可能在于很多的问题,就是完全竞争均衡,这个东西在主流那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它能是完全的,为什么能达到那个东西。关键的问题,主流那的东西是一个同质性的东西,是一个简单化的东西。大家想一想,既然你同质性的假定都一样,那么你知道的我也知道,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所以它就变成主流的那一套东西。如果不是同质的,而是异质的,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的,行为是一个复杂的东西。那么既然是这样,就不可能是主流讲的那个东西。既然是复杂的也好,既然是异质的,复杂的有军情为什么异质的没有均衡,简单的有均衡为什么复杂的就不可能,主流是数量和价格的均衡,而它的数量还是同质的量的一个均衡。如果说你要把复杂的拿进来,不光有数量,有价格,而且有质量,有品种,有不同质的量。那么这种均衡的实现,可能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新古典的那一套东西。我倒觉得从这个角度讲,提出新古典的均衡的东西,使得人们现在一想起来一均衡就是新古典讲的完全静态的、时间的东西,这里面也讲了一个正确的,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间里,正确的、均衡的价格,实际的价格,但是这个实际的价格可能错误的价格,这里就有正确和错误的两个概念在里面都用了,涉及到这个问题。(…)

主持人:谢谢张老师,下面请刘军宁老师。

刘军宁发言

著名政治学者

(…)岁数大的人有一点印象,80年代讨论过科尔纳,好多人把这个人就被忘掉了,你们没有人翻译过这本书。所以社会主义国家不产生世界级经济学家,更不产生世界级的自由派经济学家。为什么?似乎没有答案。

我从另外一个角度,从哈耶克与米塞斯身上找答案,哈耶克和米塞斯都以捍卫资本主义,捍卫自由市场经济著称。但是我觉得,让他们俩更杰出的是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抨击,而且这方面都有大作。哈耶克写的是什么?《致命的自负》。要想成为大经济学家,首先对社会主义有很好的抨击,这个在社会主义之下不可能发生,所以社会主义之下不产生经济学家。所以这两个人的成就与其说捍卫资本主义,不如说抨击社会主义。大家不是看他捍卫资本主义的,是看他抨击社会主义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都知道,像我一样不是经济学家,像你们一样不是政治学家,所以要想有广泛的读者必须有重大的广泛的话题。

假如米塞斯在他59岁的时候没有离开奥地利,假如希特勒搞改革开放,米塞斯会干什么?米塞斯肯定写不出来社会主义,今天你们肯定用不着读米塞斯了,也不会写出自由与繁荣,自由主义,所以我们将会失去米塞斯。为什么会失去他?因为改革开放,因为米塞斯被希特勒的改革开放着迷了,任何对改革开放着迷的人都将落得米塞斯留在奥地利的下场。

我想到哈耶克的一段经历,哈耶克和皮诺切特,当时哈耶克是支持和一帮芝加哥学者是支持皮诺切特的,反对阿连德的,阿连德是通过选举上台的。但是皮诺切特是通过正面上台的吗?谁知道这段历史。我知道他是军事将领,但他发动的军事政变吗?皮诺切特只是接管了这个政权,并没有发动政变。皮诺切特和阿连德区别在什么地方?阿连德不要市场经济,不要财产权,不要经济自由,而皮诺切特用铁腕保障私有财产权,自由企业制度,经济自由。在这一点上,哈耶克面临艰难的选择,比米塞斯的选择艰难得多,因为米塞斯得益于希特勒不搞改革开放,如果希特勒搞改革开放,那米塞斯就要面临很大的道德抉择,现在这个抉择落到了哈耶克的身上,哈耶克支持不支持一个被骂为军事独裁者的人,哈耶克选择支持。因为哈耶克认为这个政权虽然不是完美的政权,但是通过选举上台的政权更正义。在没有更完美的前提下,他站在了相对正义的一边,而且后来证明他是对的,皮诺切特的改革是可以期待的,智利过度到一个民主选举的国家,现在智利走上了这个道路。

我讲这个话的意思是,经济学家,尤其是生活在不自由世界的经济学家应该要有向米塞斯和哈耶克一样,应该要有鲜明、清晰的政治正义观,没有这一点你可能会被遗忘,其次是被谴责。(…)

毛寿龙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米塞斯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人的行动力。我也在想这个问题,经济学家怎么创造财富。我觉得经济学家,第一,有一个个人的、长期坚持的学术活动。第二,米塞斯比较成功的一点,搞了好多研讨班,这个研讨班官僚化,不专业化的学术活动是很大的差异,否则的话就是一个人,不一个学派,奥地利经济学家要感谢米塞斯和米塞斯本人的研讨班,使得在专业经济学里边真正出现一个奥地利经济学派。这点和他个人写的专著有关系,未必是专业性著作,专业性著作现在都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法是你一定要技术路线,一定要有现实意义,有学术意义。但米塞斯不是按这个路子走,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学家一要有坚持,二要有研讨班,三要有著作。(…)

(…)为什么经济学家还去推动国家去做产业规划,中国制造,经济学家做了很多被管理学家抛弃的事情,他们又不是管理学,做管理学家的又号称自己是经济学家。从理论上讲就是这样的问题,交易创造价值,但是交易有可能是一个原始的计算,也有可能是扩展的计算。原始的劳动分工和交易和扩展的劳动分工和交易,扩展的交易只是一个劳务,从劳务的角度讲。如果是劳动分工,管理学就可以解决。到分工以后的相互交易,你还讲劳动分工交易,那管理学不能解决问题。从生产分工到分工交易,再到交易本身的交易,从管理学家就变成了经济学家。所以我们说经济学是依赖一部分的管理学,但是经济学里面遗留了很多经济学的问题,管理学的一些东西,所以最后经济学家都去做国家产业规划,制造产业,最后把经济学本身丢掉了。实际上改革开放就是政府主导的过程,经济学家转变为政府管理学者,但他还是号称经济学家,所以我觉得是很大的问题。

还有一个讲消费者和劳动者,行动本身,米塞斯讲的很重要,行动本身不存在消费,也不存在投资,进行区分的。这个区分过程只是我们认为我去买苹果是消费者,你去卖苹果是生产者,但是我们大家知道,相对原始的秩序里,你知道我吃苹果是在工作还是在消费。我吃个苹果可能就是在生产,这个东西和汽车一样,我开汽车是在消费还是在生产,我开出去是消费,如果开车的路上我不是消费,我是工作,是生产,怎么界定,工商、伤很难界定。车一撞受伤了,是工伤还是消费,消费我就是工伤,工作是工伤。你会发现,经济学最大的问题,因为消费者决定了价格,米塞斯讲消费者是主权,房价最终是消费者决定的,它太贵我不会买,太便宜我会抢。房价是消费者决定,但是为什么消费者会最后认为这个价格可以政府干预,最后变成了价格机制了,房价可以干预,水价可以干预,学费可以干预,医疗劳务可以干预,明明是消费者定的,凭什么政府可以干预。出了很大的问题,价格是人的行动决定的,最后认为是均衡决定的,均衡出来以后有事实的价格和消费者没关系,政府把它作为一个价格机制,价格本身是决定了的结果,然后经济学家把它发明是价格机制。价格机制和消费者作为决定的价格,两个理论,后面不是经济学理论,真正的经济学理论应该是消费者主权理论,或价格是机制。经济学家很容易接受这点,价格是机制,可以调,价格高了大家消费少了,价格低了大家买得多了,就形成了一个需求的曲线,这个需求的曲线是把价格定义为机制,跟人的行动是没有关系的,然后宏观调控,房价就调控,但是我们看到的结果,政府一调控房价越调越高。

货币也是一样的,货币本身也是人行动的一个结果,人的行动的结果最后为什么会变成政府控制经济的手段?结果用货币理论思考这个问题,各种各样的货币理论,不是经济学的货币理论。所以刘军宁讲的改革开放是有道理的,不仅仅是政治问题,还有很多专业问题。

请踪家峰老师,现在也不是职业经济学家。

踪家峰发言

南开大学教授

(…)第三个问题,现在的经济学,它的发展是从80年代马克思占主流,然后到现在的所谓西方新古典占主流,而且国内的博士生现在又是数量占主流,数量占主流的情况下,现在的博士生主要是玩计算机、编程,一算就行了,我懂不懂这个东西不知道。市场是什么,这些东西完全不知道,完成也不需要知道。而且他这种做法的话也很容易在A刊上发论文,像王老师说的,就可以评长江了,但是这两年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我感觉有点向多元化发展,虽然这种趋势不是特别明显。(…)

第四个问题,毛老师看的非常相似的第四章,市场过程的经济学,我觉得这个上面提到的,市场经济和企业家,包括企业家精神,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没有市场就没有企业家,没有企业家的地方也基本上缺少市场。今天我来的时候在火车上看到一个







































北京治疗严重白癜风的医院
复方川芎酊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怎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lyjd/1627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