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奥地利 >> 旅游景点 >> 回顾ldquo四月的巴黎rdquo
JuneinShanghai,AprilinParis,amarvelousencounterofbluesandjazzatanartmuseum!
忙碌的六月份过得有点儿快,主题为“四月的巴黎”的林栋甫爵士肖像画展在外滩一号美术馆成功地举办,又一次诠释了他的艺术人生的千般面孔!
“AprilinParischestnutsinblossom
四月的巴黎,栗子树花盛开
Holidaytablesunderthetrees
假日的桌子在树下摆放
AprilinParisthisisafeelingnoonecaneverreprise
四月的巴黎,这种感觉无人能复制
Ineverknewthecharmofspring
我从来不知道这春天的魅力
Inevermetitfacetoface
从来没有与它面对面
Ineverknewmyheartcouldsing
从来不知道我的心会歌唱
Nevermissedawarmembrace
从来没有错过一个温暖的拥抱
TillAprilinParis
直到四月我在巴黎
whomcanIrunto
谁是我可以奔向的人
Whathaveyoudonetomyheart
你对我的心做了什么
/文/林栋甫/
我深爱这首爵士老歌,可我从没在四月到过巴黎,虽然我已经记不清到过巴黎多少次了。即使我在四月到了巴黎,我能奔向谁呢?他们会都在吗?
迈尔斯·戴维斯,巴德·鮑威尔,嘉农鲍·阿德勒,尼娜·西蒙,阿特·布莱基,德克斯特·戈登,查理·帕克,比莉·荷丽黛?圣日耳曼爵士酒吧里还有他们的印迹吗?桌上的空酒杯,烟灰缸堆满的烟头,空气里还有他们的酒气烟雾和汗味吗?
他们早就远离了这个世界,却把音乐永远留下了,这要命的音乐啊!我的身心不由自主地跟着它飘游。我想随着音乐找到他们。
人们把爵士乐称作是灵魂,说有灵魂的人才会听它们。对我来说,爵士乐还给了我一个灵魂,让我从人群里把自己找回来。
他们本该是众生里一群偷偷来,默默离去的生命,因为他们是黑奴的后代。但是都遇见了那个魔鬼。就是罗伯·强生遇到的那个。在那个十字路口,在那棵大树下,罗伯与魔鬼做了一笔交易。他把灵魂交给了魔鬼,以换取弹奏吉他的魔法。其实魔鬼没有收走罗伯的灵魂,而是把它注入了那把吉他,罗伯不知,他后来的琴声与歌喉里就是自己的灵魂。那魔鬼是上帝的使者。
见过了那个“魔鬼”,他们领受了爵士的魂。是幸还是不幸,在那个年代的合众国?他们被称作“黑鬼”,蓝调与爵士被称为“魔鬼音乐”。
在欧洲,在巴黎,他们的使命被赞美,他们的身份被尊敬,他们的人格被提醒,他们的音乐被热爱。在巴黎,他们无需酒精和海洛英来帮自己逃离现实,周围都是爱,法国人的爱。嘿,兄弟,你们没有生错时代,你们只是生错了地方。你们真不想回去了?
有人就留下不走了,有人不得不回去了。回去了的也把心留在了巴黎,他们演唱和演奏着“四月的巴黎(AprilinParis)”,“我爱巴黎(IloveParis)”,“上次我见巴黎(ThelasttimeIsawParis)”,“午后的巴黎(AfternooninParis)”,“巴黎蓝调(ParisBlues)”。
多少回我梦见我与他们在一起,凌晨,听完他们的演出我们一起喝酒,说笑。天都亮了我们才道别,然后各自东倒西歪地走回家。现在,我把他们都请来了,这不是梦。他们都在我的画室里,犹如重聚在圣日耳曼爵士酒吧。他们是不死的,或者说,死过了,就不再死了。
我喝酒,我敬你们!
在你们面前,我视线模糊了...…
你们都是我画出来的吗?
是的,是我画了你们。既然你们帮我找回了我的的灵魂,我就用这个魂来画你们。我没有画你们在舞台上演奏或演唱时的身姿,我只画你们走回自己时的脸,很大的一张张脸,故事就在你们的脸上。
我太太说,我画的你们看起来都像是我自己。是吗?
年5月
《四月的巴黎》林栋甫爵士肖像画展”在上海BundOneArtMuseum圆满举办。这也是年“中法文化之春”的特别活动之一。
此次展览由陈丹青策展,上海天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及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特别支持。
美术馆展馆掠影
看过展的朋友们对这幅作品都不陌生吧!它是陈丹青为林栋甫先生所作的肖像画。
不仅如此,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他还为此次展览写了一篇长长的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吧!
Whatawonderfulworld
///
/陈丹青/
埃林顿、戴维斯、柯川、孟克、霍金斯,当然,还有伟大的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以上爵士乐巨擘的在世之日、在天之灵,绝对想不到有位远在上海的中国人,年复一年,描绘他们的脸。此事妙不可言。
迈尔斯·戴维斯MilesDavis
布面油画OilonCanvas
林栋甫,还用介绍吗?他的配音生涯、话剧表演、连续剧角色、电视节目的夜间清谈——边上搁一杯葡萄酒——是至少两代观众的记忆。但诸位绝对想不到,这位上海绅士躲在家里画画。此事妙不可言。偷偷画画的名角儿,很不少。就我一时记起的例,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小布什、奥地利音乐家勋伯格、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罗蒂、比利时女星奥黛丽·赫本,都在精彩生涯的中晚期,忽然,有如变戏法,他们亮出私房作品,举办画展,就像眼前这位林栋甫。
林栋甫与作品合影
兼爱作画的人物,国中也不少,但我从未见哪位忙里偷闲、闲里偷忙的爱画人如林栋甫,以如此耿介的写实性,忠诚描绘一张张大脸的目睛与鼻梁。我也从未见过哪位画家一上来便抱紧他的主题:大家看见,墙上的画面全是爵士乐手,几乎,全是黑人。为什么?我不知道。我能想象的理由来自记忆:非得要到八十年代,我与栋甫这类五零后才能在上海地面聆听爵士乐。那时我们不知道,断层彼端,也就是我们父辈尚且年轻的二三十年代,上海早已是爵士乐之城。
当八十年代“老爵士乐团”在外滩恢复演奏,席间坐着青年林栋甫吗?不消说,上海滩爱乐人总能弄到经典蓝调的唱片,陶然聚听。日后。直到八年前——那时他已五十七岁——他重拾少年时代的绘画爱好,开始用油画亲手建造一组图像纪念碑,如今,他的画室站满了爵士乐众神。这件私人公案恐怕只会发生在上海。
林栋甫先生的画室
栋甫以他一己的情热,勾连他出生前的那个旧上海的记忆——他曾沿着密西西比河寻找蓝调故乡,有如朝圣。他在法国电影中三度出演,其中包括索菲·玛索的邀请。他数次拜访蒙田故居,在他广有读者的专栏写作中嵌入蒙田的警句,日后获颁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想象一下,高大的栋甫骑在马上),最后,他拥有一家数度易址的著名酒吧,同时,担任法兰西勃艮第骑士会的上海会长。但我无法解释栋甫的激情来自爵士乐,还是绘画?百般诙谐,磁性的低音,有谁不会因栋甫的魅力而动容吗?
陈丹青老师正在林栋甫先生的画室作画
私下里,当他骤然转换各种方言插科打诨,常令我笑到腰疼。但是奇怪,画布上的林栋甫是另一位,一位老实到令我失笑的乖孩。他臣服于那些老脸的每一皱纹、皮囊、眼白,好像他与爵士乐神祗的脸,凑得不够近切。他不是在玩儿照相现实主义,而是,他要自己的笔一遍遍在偶像的脸上爬动,这才了却他的无限景仰。是这样吗?我不知道,而栋甫目光羞怯,等我“指点”。这可是难题:如果赞赏、惊讶——我确实惊讶——他如此精准地把握造型、光影、神态,他恐怕会觉得我在客气;如果劝他放开、放松,将他的工作视为充满愉悦的画,享受色彩、笔触,形同游戏——而不是留驻偶像——他或许会失去这批画最可宝贵的什么。什么呢?我想说:虔敬。
林栋甫正虔诚地作画
栋甫未必自知——这才是真的虔敬——看来他入戏太深,他说得出每个乐手的性格、轶事、命运,甚至寿数,他说,远在四五十年代,黑人乐手惟在巴黎才能找到完全的爱与尊敬——现在,倘若他们有灵,会不会夜里潜入这个上海人的画室?得识栋甫快二十年了,如今他也过了花甲之龄,眼看他晚岁做这件有点疯狂的事,我才更了解他。想想看,他是邱岳峰最后一位弟子,他的绘画的私塾老师是意大利当代画家马泰欧。他自始便那样地识好歹,配音、演戏、朗诵,喝葡萄酒,不曾辜负他的幸运,然后,偷偷画画,高尚其事,就像他出外见人,挺身善待自己的礼帽与领结。今晨意外收到一枚阿姆斯特朗的早期视频,《美丽世界》。瞧着那张痉挛开合的大嘴(从前上海弄堂也有这等引人发笑的大叔),听着歌词(恍若隔世的善良),忽然我泪流满面,不可自抑。“Whatawonderfulworld”。那一瞬,我当然想到了林栋甫,还有此刻在大家眼前的画。
///
年5月1日
特别感谢天协文化创始人谢定伟先生对此次画展的大力支持!
画展开幕花絮
▼
现场乐队演奏
▼
在此,由衷地感谢BundOneArtMuseum,特别地感谢法国驻华大使Mr.LaurentBili,法国驻沪总领事Mr.BenoitGuidee,法国文化领事MyriamKruger女士和陈楠先生亲临现场,法国蓝带LECORDONBLEU的SaraShang女士和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杨焱女士的大力支持以及驻沪各国使领馆的总领事们和文化领事们的来到现场祝贺!感恩所有朋友们默默的付出与支持!
关于画作
point1
72幅林栋甫的画作
展览展出了林栋甫先生创作的46幅爵士乐传奇人物的肖像油画作品。包括著名的爵士音乐家迈尔斯·戴维斯(MilesDavis),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Armstrong)和比莉·哈乐黛(BillieHoliday)等,这些音乐家大都演奏或演唱过经典名曲《四月的巴黎》。从古典蓝调到摇摆乐再到现代爵士乐,他们都是里程碑式的传奇人物,但这些黑人音乐家当时在美国却没有平等的人生权利。
莎拉·沃恩SarahVaughan
布面油画OilonCanvas
现场图片
林栋甫虔诚地、甚至战战兢兢地,一点一点描画着心中的爵士乐灵魂人物,默默传递着画面中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为我们重现了一个个鲜活的、富有生命力且直击灵魂的音乐传奇人物形象。此外,还能欣赏到他的26幅人物和风景画钢笔素描,又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感动。展览中的语音导览都为林栋甫亲自录制,他饱满浑厚的声线娓娓讲述着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可谓是一场极佳的艺术视听盛宴。
约翰·李·胡克JohnLeeHooker
布面油画OilonCanvas
现场图片
point2
触及灵魂的艺术表达
这些肖像画的作者林栋甫,年生于上海。他因早年的译制片配音和后来的电视节目主持,以及在电视里塑造的人物形象而为人熟知。他自幼酷爱绘画,年轻时坚持自习素描。年起他重拾画笔,师从意大利画家马泰欧(MatteoMassagrande),并以蓝调和爵士乐为自己的创作主题。
比莉·哈乐黛BillieHoliday
布面油画OilonCanvas
现场图片
喜爱爵士乐的林栋甫曾为了寻访爵士乐的源头,数度去到美国、加拿大等国,沿着密西西比河不断探寻早期滋生蓝调音乐的土壤和人文情怀。他还四处收集蓝调与爵士乐传奇人物的黑白老照片,努力把照片的光影翻译成绘画的光影,从黑白旧照里找寻他们皮肤的颜色。林栋甫对每一个自己画笔下人物的音乐、身世都如数家珍。他全身心地去表达着爵士乐大师们形与神,漫长的描绘过程,就好像进行了一次次触及灵魂的对话。正如他所描述的——“这些爵士乐大师让我的灵魂找到了归属,所以我就用这个魂来画那个脸上写满故事的你们”。
埃林顿公爵DukeEllington
布面油画OilonCanvas
现场图片
更多关于林栋甫先生的爵士肖像画作与注解将在下期推送哦
还有最佳留言奖,我们将送出画展周边福利
小伙伴们不要错过哟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