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奥地利 >> 旅游景点 >> 2008年,奥地利兽父囚禁性侵女儿24
在奥地利有这样一起案件:一名向来以仁爱、慈祥著称的父亲,竟然亲手囚禁、性侵女儿24年,还逼她生下了7个孩子。
案件一经曝光,迅速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看到报纸上的内容后,邻居们纷纷感到不可思议。
他为何要对亲生女儿做出这样的事?这起案件最终又走向了怎样的结局?这一切也都让人感到好奇。
病态关系,反抗之心故事的男主人公名叫约瑟夫,是一个虚伪又残忍的家伙。小时候的约瑟夫因为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比其他同龄孩子早熟得多。
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和自身的性格扭曲,即便后来成为了一个成年人,他也依旧无法抑制心中的暴虐因子。
虽然在性格上有着这样的缺陷,但约瑟夫是一个极具经济头脑的人。他在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电气工程师,在有了一定的积蓄后果断从商,还赚得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样的发家史让约瑟夫十分骄傲。有钱之后,他果断带着自己的妻子罗斯玛丽和7个孩子搬到了富人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作为一个商人,约瑟夫十分清楚维持自己公众形象的重要性。为了立住人设,他经常会给邻居带一些小礼物,对方需要帮忙时他也会欣然答应。
在这样虚假面具的帮衬之下,约瑟夫成为了大家眼中那个事业成功,心地善良的好男人。而在这样的高度评价的背后,隐藏着约瑟夫那颗黑暗丑陋的内心。
随着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约瑟夫需要参加的应酬也就越来越多。他每次喝得醉醺醺回到家后,便会无缘无故对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大打出手。
可在这样的暴虐下,罗斯玛丽并没有任何反抗之心,甚至还病态的认为丈夫给予了自己如今锦衣玉食的生活,打几巴掌也是应该的。
暴虐无度的父亲,虚荣病态的母亲……在这座豪宅里,每天都在重复上演着不同的悲剧。
而他们的孩子一开始还会向母亲求助,可在多次的翘首以盼都得到了罗斯玛丽的冷处理后,挣扎无果的他们只得选择默默屈服。
在其他的兄弟姐妹皆选择顺从时,约瑟夫的女儿伊丽莎白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听话。
在一些正义电影和书籍的影响熏陶下,伊丽莎白天生就爱打抱不平。在她成长过程中,始终都盼望可以成为一名维护公平与正义的警察,可却遇上了如此虚伪病态的父母。
哪怕其他兄弟姐妹“好心”劝说,伊丽莎白始终都没有动摇自己内心的想法,尽快成年,逃离“恶魔家庭”,成为了她最大的愿望。
而在她试图与原生家庭对抗时,约瑟夫对自己这个桀骜不驯的小女儿也格外上心。那双阴狠恶毒的眼睛经常盯着伊丽莎白的背影出神,似乎在酝酿一场猛烈的暴风雨。
奇怪信件,监视囚禁一眨眼就到了伊丽莎白成人礼的那一天。对于这次的生日宴会,一家人都十分看重,还邀请了许多邻居朋友前来共同庆祝。
在众人的鼓掌祝福中,像个小公主一样的伊丽莎白被围在正中间,幸福地闭上眼睛开始许愿。
此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伊丽莎白身上,没人注意到约瑟夫此时脸上那兴奋又猥琐的笑容。
宴会结束后,伊丽莎白迅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脱下那身价格不菲的裙子,换上宽松的T恤短裤后悄悄在床底下翻出一个小盒子。
打开之后,是一张在里面静静躺着的车票。这是她不久之前就已经买好的,为的就是在成人之后尽早离开这个家。
收拾好东西后,伊丽莎白想趁着夜深人静悄悄溜出去,却没想到在即将打开家门的那一刻,原本寂静的客厅突然传来一声质问。
“伊丽莎白,你要干什么去?”
这让原本就有些做贼心虚的伊丽莎白大惊失色,她瘦弱的背脊死死抵住门框,结结巴巴地回答道:
“没,没什么!”
坐在沙发上的约瑟夫冷哼一声,快步向前,一把扯过她拼命向后隐藏的车票。
“好啊,你想逃离这个家是吗?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说完,约瑟夫便捂住了她的嘴,将她拖离了客厅。
看着突然被挪开的柜子,伊丽莎白彻底傻了眼。在父亲的强行拉扯下,她被带到了一间黑暗的地下室。
这时,约瑟夫不知从哪里拿来了一把椅子和一团胶带,把瘦弱的伊丽莎白用胶带绑在了椅子上。
看着奄奄一息的伊丽莎白,约瑟夫兴奋极了。
“这里是个废弃的防空洞,除了我没有人知道。你就乖乖的在这里待着吧!”
这如同恶魔般的话语,让伊丽莎白留下了无助悔恨的眼泪。如今的她就像待宰的羔羊一般,只能默默忍受父亲对自己的虐待。
而另一边,罗斯玛丽很快也发现了女儿的“失踪”。她多次试图报警,但都被约瑟夫给拦了下来,可长时间联系不上伊丽莎白的恐慌,让她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在接到报案后,警方很快展开了立案调查。而令他们感到疑惑的是就算搜遍了大大小小的地方也都始终不见伊丽莎白的身影。
正当所有人都在好奇伊丽莎白的下落时,罗斯玛丽却收到了一封信件。
经过辨认后,信上的字迹的确为伊丽莎白本人所写。而罗斯玛丽还没来得及欣喜,信中的内容却让她如坠冰窖。
“亲爱的妈妈,我受够了这样压抑的日子,所以选择了离开。我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你不要试图找到我,当然,你也永远都找不到我。我会好好生活,不要挂念。”
读过信之后,罗斯玛丽泣不成声。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她以为自己的孩子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却没想到伊丽莎白用这样残忍的方式和自己告别。
第二天,还处于悲伤中的罗斯玛丽来到了警察局,并向警察讲述了原委,最终让他们撤了案。
至此,没有人再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lyjd/25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