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1:20:25 点击数: 次
新华社维也纳4月24日电(记者赵菲菲)在以建筑艺术著称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国家图书馆的普隆克厅也是一个知名景点。各国参观者在这里留下“童话世界里的图书馆”“全球最美图书馆之一”等评语。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夕,记者来到奥地利国家图书馆一探究竟。这是4月18日在奥地利维也纳拍摄的奥地利国家图书馆的普隆克厅。(新华社记者郭晨摄)奥地利国家图书馆位于维也纳市中心,是霍夫堡皇宫建筑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前身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家图书馆,年改称为奥地利国家图书馆。置身这座宏伟的巴洛克式图书馆,建筑繁复的曲线、华美的雕塑以及壮丽的天花板壁画均给人以强烈震撼。深色的书架顶天立地,有木梯通往高处。看似严丝合缝的书架内藏机关,可旋转打开,露出后面的小室。小室有窗,也有书架和密密麻麻的书,阅读者可在里面阅读,远离喧嚣。参观普隆克厅需要买票,成年人票价7欧元(约合53元人民币)。尽管如此,售票处仍经常排着长队。目前,普隆克厅正在举行中世纪到文艺复兴过渡时期的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者、有“最后的骑士”之称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特展。奥地利国家图书馆管理收集本国所有出版物,也收集境外出版的与奥地利相关的图书。目前馆藏图书和其他物品共万件,包括各类图书报刊、善本手稿、古版书、音像制品等,其中不乏举世闻名的珍品,如《维也纳药学大纲》、42行《圣经》原印本书,以及莫扎特、贝多芬、海顿等人的乐谱手稿等。4月17日,游客们在奥地利国家图书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郭晨摄)对于藏书、服务和社会三者的关系,奥地利国家图书馆数字部负责人克丽斯塔·米勒说:“藏书是我们的核心,那些独特的历史文献是我们的优势;与此同时,我们当然要提供服务,比如通过数字图书馆、通过举办展览和教育活动让公众更容易地获取信息;学生、研究者、大众、图书馆各个领域的专家通过这些平台形成社群,交流互动。”米勒说,在过去,图书的保护与使用是矛盾的,要想保护就得少用,要想使用就得冒损坏的风险。但通过数字化推广,图书馆可把图书内容放到网络上,无数人可同时阅读,而无需把文献从控温控湿的环境里拿出来。4月17日,一位游客正在奥地利国家图书馆的普隆克厅内参观。(新华社记者郭晨摄)据米勒介绍,奥地利报纸在线项目是全世界两大报纸数字化项目之一(另一个在澳大利亚),已有万张报纸页面被扫描成数字版本,每天有名读者到数字阅览室在线阅读。这些报纸以德文为主,也有意大利文、捷克文、斯洛伐克文等其他文字。米勒说,读者的兴趣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天气和日常生活,很多人还设法追溯家族的历史,比如查到某位高祖曾开过餐馆之类的信息。“保护文化遗产是国家图书馆的责任,但只有得到使用——人们不断地去阅读这些历史文献,形成新的思想,写出新的文字——文化遗产才真正称得上文化遗产。”米勒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angzhicai.com/lyjd/266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