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奥地利 >> 旅游景点 >> 管理学家施炜我理解的德鲁克新浪财经
施炜(著名管理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来源
华夏基石e洞察一提到管理,我们总是绕不开“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但现今国内的大多数管理者都出于各种原因从未系统学习过德鲁克先生的著作和思想。本文中,管理的常识内容合伙人、知名管理专家施炜老师将从他个人的角度谈谈他对德鲁克管理思想学习体会,作为一种普及,供各位参考。文章较长,但绝对值得大家慢慢研读。年11月19日至12月2日,我参加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领教工坊、正和岛、德鲁克管理研修学院以及华制国际联合主办的“重走德鲁克”学习活动。穿行于德鲁克工作生活过的城市——维也纳、纽约、洛杉矶等,追寻大师足迹,重温大师思想,使自己又一次受到很大教益。一些同行企业家朋友似乎未系统学习过德鲁克著作和思想,作为一种普及,下面我谈谈德鲁克管理思想学习体会,供各位参考。文中如有错漏,还请各位指正。1德鲁克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及体系概括德鲁克的思想源头和基础,是西方源远流长的个人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前两者亦可归入广义的自由主义范畴。自由主义承继了基督教传统,强调个人自由、权利、尊严,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成为西方主流思想,在政治、社会、经济等领域均取得成果。而奥地利学派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高峰。自由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容性较小,其学理与大众所理解的平等相去甚远,因此我国大部分企业很难理解和践行德鲁克思想(这与日本形成反差)。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一般组织及管理角度学习、借鉴德鲁克理论。德鲁克理论思想的生成,有两个大的社会和时代背景。这两个背景也是他观察、分析的对象。正因如此,他才自称为社会生态学家。一个背景是社会生产力体系的重大变化:工业革命、知识进步和信息革命等。另一个背景是生产关系和社会体制的变化,包括市场经济以及德鲁克近距离观察的德国纳粹体制等。这两个背景是相互作用的。在对这两个背景的分析中,德鲁克的重要思想有“工业人的未来”“知识社会”“不确定及非连续时代”“后资本主义时代”等。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两大背景下,人类社会第一次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型共同体和组织形态:工商企业。德鲁克从自由主义立场和人本、人文角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lyjd/26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