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七年战争法国失去加拿大等北美殖民地

发布时间:2022/8/13 18:26:49   点击数:

七年战争:法国失去加拿大等北美殖民地

前因: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结束之后,普鲁士获得了富庶的西里西亚(奥得河流域,捷克、德国与波兰交界地带),一举成为神圣罗马帝国权力体系中一股冉冉升起的新兴力量,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遭到极大削弱。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后果:

法国失去一流强国地位,英国海上霸权建立,北美独立战争在年爆发。

▲北美独立战争

始末

年2月10日,法国与英国在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签订《巴黎和约》。和约规定,法国将整个法属加拿大(又称“新法兰西”)、法属路易斯安那中密西西比河以东的部分割让给英国,承认英国在印度半岛的统治权。

对法国而言,这是一笔彻彻底底地赔本买卖。那么,被称为“法国君主制时期最屈辱的事件之一”的《巴黎和约》是怎么来的呢?

年,英国与普鲁士签订了《威斯敏斯特协定》,英普结成同盟。普鲁士选择英国是出于自保,毕竟此时沙俄、奥地利看着它崛起,都很不爽,普鲁士想利用英国强大的海军力量制约沙俄;英国会选择普鲁士,则是因为法国。

▲七年战争北美战场

英法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年深日久,法国三番两次鼓动并暗中支持苏格兰与英格兰对立,不断准备侵入英国本土;自从黎塞留担任首相,建立起法国第一支现代化的海军舰队之后,英法两国的梁子又结到了海上,双方争夺完印度半岛的控制权,又争夺北美的殖民地。

在对抗奥地利的战争中,普法做了几十年的盟友,英国首相老皮特认为,只要把法国最强大的盟友普鲁士拉过来,击败法国,成为海上霸主,不在话下。

普鲁士和英国结盟的消息传到巴黎,路易十五很生气,他写信给腓特烈大帝,抱怨普鲁士和自己的宿敌结盟;同样感觉受伤的还有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莎,奥地利和英国在反法战线上始终是站在一起的,女王斥责英国竟然和“我个人及我家族永久的敌人”结盟。

《威斯敏斯特条约》签订后不到四个月,法奥这两个被背叛和抛弃的世仇终于识时务地放下宿怨,签订了《凡尔赛协定》,结成了“逆转联盟”,以防御英国和普鲁士。路易十五签约的时候还宣称,英普除非是疯了,否则绝对不会主动挑事。

▲路易十五(法兰西波旁王朝第四位国王)

然而不久之后,英国就用行动打了路易十五的脸。当时,英王乔治二世自信和腓特烈的同盟,足以保护英国本土和英王在欧陆的领地汉诺威(今德国汉诺威),于是放任一群好战之徒在大洋上四处搜捕法国船只。法国立即准备攻击英伦三岛作为还击,并派遣一支15艘战舰的舰队,在黎塞留公爵率领下,攻打英国在地中海的属地梅诺卡岛。

英法之间的战争就此爆发。英国自知陆军实力薄弱,远赴欧洲战场作战胜算不大,且它最想收入囊中的正是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于是制定了以北美、印度为主战场的策略。当时的英国舰队有艘外洋军舰,而法国只有77艘。与此同时,法国在殖民地的兵力也明显逊于英国。

▲英国舰队

一是因为法国本土有数条漫长的陆地边界,需要一支高效强力的本土军队来负责防御,因此法国历来将战略重心放在本土,让殖民地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保,母国只在紧急情况下派兵支援;

二是英国自开战之后,不断在海上截击法国的运兵船和物资运输船,尤其是在年,法国地中海舰队在葡萄牙南部的拉各斯湾被英军重创之后,英国基本掌控了大西洋上通往美洲和印度半岛的航路,封锁了法国本土和其海外殖民地之间的往来航路。

同年,法属加拿大的海上门户布雷顿角被英军占领。岛上的路易斯堡要塞是加拿大本土的第一防线,受命主持防守工作的是路易十五的心腹杰弗里·阿默斯特爵士。阿默斯特率人和10艘军舰在港口排列。但英军舰队由42支舰队组成,舰上载有1.8万士兵,而主帅海军上将爱德华·博斯科恩早已派兵将法方援军拦截在大西洋上。

路易斯堡要塞很快在英军的炮火中沦陷。这是法国失去加拿大的开端。年9月,英军拿下魁北克,次年,又攻占蒙特利尔。9月,弹尽粮绝、回天乏术的法属加拿大总督向英军投降。

▲普拉西战役

与此同时,法国在印度半岛的殖民据点也遭遇了英军的物资封锁战略。年,法国暗中支援的孟加拉总督在普拉西战役中惨败,英国取得了印度半岛的绝对霸权。此后几年,法军数次从法军印度洋基地毛里求斯出兵攻打英属印度,但始终无法突破英军防线,给岛上的殖民地治理军队补给物资。

年1月16日,弹尽粮绝的法国总督投降,交出法方在印度的最后一个据点金德纳哥尔。

▲巴黎和约(年七年战争后的和约)

结论:

《巴黎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法国放弃了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东岸,失去了开拓新大陆的可能性。这次战争亦使路易十五失去了人民的支持,成为法国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巨额的军费开销导致国内财务危机,间接为法国大革命爆发埋下伏笔。

《军事历史》《路易十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rkmz/246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