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你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就是你的人生高度

发布时间:2022/9/5 20:55:21   点击数:

◆◆◆

文|李源·主播

常浩

你好,我是李源。今天想和你分享:干货书籍的进阶读法,如何快速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我身上被贴了很多标签:85后最贵的说书人、最年轻的知识大秘、罗辑思维最早的知识策划人、读书怪才......

不过,我更喜欢大家叫我“读书人李源”。

很多人都问过我这类问题:

读了很多人际沟通的书,但是情商一点都没有提升;读了很多职场技能类的书,但一样都没记住,也不知道怎么用。

尤其是遇到这三类书时:沟通、心理学和投资理财,疑问最多。

其实这种书干货满满,看起来最好读。但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也是最难读的书:

第一,方法太细碎,不成体系,读完了也记不住;第二,所有的知识点好像都很重要,所以根本就抓不住重点;第三,每项具体的方法只有一句话,没有什么案例,所以根本就懒得去实操。

所以你再认真地听课、记笔记,最后也是白耽误了功夫。

读书读不懂、懂了不会用?

学会这一招,你能超越90%的人

其实这个问题我在大学期间就遇到过。

年的秋天,我正在准备研究生复试,如何在面试中化身「谈判高手」、一举搞定导师,成了当务之急。

为此,我读了不少关于谈判的书:《谈判力》《强势谈判》《谈判的艺术》《麦肯锡精英的谈判策略》《哈佛谈判术》等等。

但书里提到的方法,都没办法直接用在面试上。

比如表达崇拜、设置底线、友好互利、循序渐进,这些都和我要去的面试一点关系都没有。每个人面试只有15分钟,我怎么和教授们「循序渐进」呀。

偶然间,我在图书馆翻到了19世纪奥地利外交家梅特涅的传记,爱不释手。

这位传奇人物的谈判「心法」,提炼起来并不难:积极谈判。即制造一种局面,让对方进入到你设定好的轨道,不给对方暴露出弱点的机会。

但梅特涅用这个办法,竟然让弱小的奥地利主宰了欧洲的外交半个多世纪。

▲与拿破仑(左)在会谈中针锋相对

后来,我就按照这个「心法」重新思考面试的逻辑,提早准备。

在面试那天,进门后我就把自己本科期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的论文,给每位教授递了一份。

他们都觉得挺神奇,追着问我这论文是怎么设计的?谁指导的?怎么本科生还能发核心期刊呢?而且注释还都是英文、法文的,这也太奇葩了?

最后,整个面试过程完全是我在主导,而且气氛特别融洽,完全不是被刁难,而更像请几位老师吃饭聊天。

面试结束,我刚走出校门口,未来导师(现在是长江学者啦)的电话就到了,让我不要再去其他学校面试,就跟着他读书了。

▲硕士时期

总之,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佛系面试”。

我是最后一个面试的,目睹了前面人面试出来后的“惨状”。

和我一起来的好多位同学,其实读书也都挺多的,只不过她们都被那些刁钻的问题难住了,还有哭着离开的。

说老实话,好多问题其实我也未必能答好,我只是没给教授们提问那些问题的机会。

后来,我参加各种求职面试,用的都是同一个办法,而且我发现:越是在那种你处在相对弱势的谈判中,「梅特涅心法」就越是有效。

比如说几年前第一次见到前老板罗振宇。

通常一个职场小白,都会被面试官刨根问底。加上根本没有工作经验,也没办法证明自己适合什么岗位,最后只能任人宰割。

但是「梅特涅心法」再一次帮我扭转了局面:我依然是简单写了几本书的读书笔记,见面就聊节目怎么写,也不谈我要找什么工作。

面试当场就得到了罗振宇老师的赏识,特邀我担任他的“知识策划人”。

我策划的40多档节目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到3年,我成了85后中“最贵的说书人”,受邀给众多集团的企业家们讲课,增值速度提升了10倍。

▲与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老师

只记答案永远学不会

记住场景才能活用成自己的

其实,读书抓不住重点、记不住知识点这些只是冰山的一角,在这下面还有一座巨大的冰山:你得从死记硬背的思维中解脱出来。

我们最熟悉的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霸思维,永远靠死记硬背交答卷。英语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背,理科是一条公式一条公式地背,文科是一句话一句话的背。

可答案是死的,要解决的问题是活的。

就算你背下来《谈判力》的全文,见到面试官还是有可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高中时期

比如说高中的时候,我们班上很多理科学霸,为了写出高分作文,背了好多素材和名人名言,但文章却艰涩无比、毫无生趣,怎么都拿不到高分,还容易发挥失常。

再看看班上的作文大神,既没怎么旁征博引,举例子也不过是司马迁、李白和“感动中国”这些老案例。甚至有个同学不管什么题材都一律用司马迁举例子。

虽然你会觉得这样也太low了吧,但人家就是次次都能得高分。后来我注意观察,总结过他们写作的心法秘籍,简单说来四句话:

张爱玲的语感,《红楼梦》的格调,三毛的价值观,央视纪录片的句型。

就在你跟着老师背课文时,他们却悄悄在书桌底下读三毛、张爱玲的全集培养语感和句式的美感。

他们的「心法」其实很简单:记住场景。

我当年就用这个方法修炼,最后高考的时候,作文轻松拿到了满分。

同样的,你在职场和生活中是跟具体的人和事打交道,更需要记住场景,而不是只记答案。

像《谈判力》这种方法书,里面提供的是答案,没有场景,所以你根本就记不住,记住了也不会用。

而梅特涅的传记,虽然没那么理论,没那么多高深的思考模型,但是每一个场景都那么鲜活,看完一遍就再也忘不了。

后来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但凡读到专业的方法书,我一定会找相关行业里面最顶级大神的传记配合着读,只有顶级大神亲自验证过有效的方法,才可以列入我的心法清单里面。

这就像是左手倚天剑,右手屠龙刀,两者合一了,才能拿到里面的「武穆遗书」。

要学就跟高手学

榜样身上有无穷的能量与智慧

走过这么多弯路,明白了这一点:如果你要学谈判技巧,为什么不直接跟着外交家、谈判高手学,而非要死记硬背那些知识点折磨自己呢?

试想有如此传奇人物做案例,配合着《谈判力》来读,有场景有故事有细节,你还愁记不住?

我的传记课程都是这样的:选一个领域最牛的人作为案例,提炼出他的心法,结合相关领域的那些专业书,对比着这些牛人人生关键结点或是某件具体事情上的决策行为展开解读。

这样的课程,因为有故事、有场景,理解起来丝毫不费劲,你在实践这些「心法」时,就会事半功倍。

感谢十点课堂,让我有了这样一个机会。我们双方共同制作了《听读书怪才讲名人传记,收获影响终生的人生经验》音频课程。

我不想单纯地说故事——

而是要把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把这些名家名人请下神坛,化身成你自己、你的父母、你身边的小人物。

看看这些智者的事业观、婚姻观,学习他们如何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做出选择与取舍,以及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例如——

人生选择上:鲁迅从一个生活拮据的北漂,到一代文豪,不全是因为他的才华,还因为他面临该在大城市奋斗还是在小城市生活的难题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情感经营上:面对徐志摩的冷漠和移情,张幼仪坚决地签了离婚协议,不是因为她也无情,而是因为她懂得及时止损,把坏的婚姻变成了自己的好学校,成为了人人歆羡的女Boss;……

我也不想单纯地解读拆解名人传记——

而是要把人物特性提炼出来,查理·芒格的高财商、宫崎骏的细节控...再与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和现代人的生存现状结合起来,转化为普通人也能用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

我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炼这些不平凡的人,他们人生细节的精华。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希望你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听到24个好故事,又能收获24个心法,陪你走过未来的路。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拖到文章底部,了解课程详情。我是李源,我们十点课堂见。

▼24堂人物传记课表

24期音频,每期40分钟

可永久回听,大人和孩子可终身学习

听读书怪才解读24部名人传记

收获最宝贵的人生经验

仅需99元!!!

一本人物传记都不到的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xzqh/247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