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奥地利 >> 行政区划 >> 德国如何在一战后崛起的魏玛共和国时期
年8月8日,协约国军队在法国元帅福熙的指挥下步步紧逼,使得德军不断撤退,同盟国的落败已成事实,紧接着同盟国各个盟友纷纷向协约国投降,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接连投降,德军已是孤军作战。此刻德国国内也内乱不断,起义罢工现象接连起伏。年11月9日,德国宰相马克斯亲王将政权亲手转交给了社会民主党领袖艾伯特,紧接着德皇威廉二世逃亡荷兰。自此,德意志帝国彻底灭亡,德国迎来了魏玛共和国时代。
刚成立的魏玛共和国就面临着内忧外患,此时德国内部动乱不断,外部各个同盟国盟友纷纷投降,德国此时国内的经济条件已经不足以支撑德军进行行动,为了新生德国的稳定,迫不得已,魏玛共和国一上台就立即向协约国递出一份投降书。
年11月11日5点,魏玛共和国的使者被邀请到法国贡比涅森林内的福熙元帅专属的一节车厢中,与协约国签署了停战协议,这是福熙车厢第一次被用来签署停战协议,这节经典的车厢后来还将经历一次停战协议的签署,不同的是第二次停战协议签订的双方身份进行了颠倒。这份德国为停止一战而向协约国投降签署的停战协议就是著名的《贡比涅停战协议》。
德国代表在福熙车厢签署贡比涅停战协议《贡比涅停战协议》规定了德军必须在协议签字后14天内撤离比利时、法国、卢森堡、阿尔萨斯-洛林及莱茵河西岸,并必须向协约国及美国交出包括5千门炮(2,门重炮、2,门野炮),25,挺机关枪,3,门迫击炮,1,架飞机。以及向协约国提供0台火车机车、15万节火车车厢和0辆卡车以及所有所需配件。海军方面,《贡比涅停战协议》规定德国水面战舰要立即解除武装,前往中立国港口或协约国与美国指定的港口,并接受协约国或美国的监管,舰只上只留下必要的维护人员。指定的战舰包括:6艘巡洋舰、10艘战列舰、8艘轻巡洋舰(包括2艘布雷舰)、50艘最先进的驱逐舰。所有其他战舰(包括河道舰只)集中到协约国和美国指定的德国军港,解除武装并受到协约国和美国监管。所有辅助舰只的武器要放到岸上,所有上述指定的舰只要在协定签字后7日内离开德国港口,将通过无线电前往指定目的地。
各参战国代表在凡尔赛宫内签署和约《贡比涅停战协议》加速了德国的投降,直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沉重打击了德国军事实力,这份停战协议对德国军事发展起到了破坏性的阻碍作用。如果说《贡比涅停战协议》只是瓦解了德国的军事而已,那么紧接着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军事限制更是给了德国一记重拳,和约规定德国军队不能多过十万人,海军则不多过一万五千;其他有至多六艘重型战舰、六艘巡洋舰,和十二艘驱逐舰。坦克和火炮都被禁止。不仅军事上对其进行了限制,经济上对德国各种限制与苛刻的要求也使得德国一战后经济一蹶不振,这次巴黎和会将英美法三国的贪婪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们除了对德国提出了巨额的战争赔款要求以外,德国还被迫割让了大量领土,并且将海外所有领土交出。国内最大的工业区鲁尔工业区被法国所占领,百万德国平民失业,由于巨额的赔款加上国内大量的失业,德国战后的物价指数迅速暴涨,德国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恶性通货膨胀。据了解,当时1美元可以兑换万马克,可见当时通胀程度的夸张。
小孩子们将马克当作玩具玩耍此时的魏玛共和国处于风雨飘摇中,对外战争的失利如阴云般弥漫在每个德国人心中,内部经济的低迷加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使得民众愈发对这个新生的民主政府充满不满,罢工与暴动时有发生。而此时德国军事力量的羸弱甚至使得德国十分畏惧波兰人的入侵,十年前的德国还是欧洲军事力量的最强国,拥有世界第一的陆军部队还有一支可以与英国相匹敌的海军舰队,但今非昔比,现如今德国已沦落至需要波兰人的怜悯。与一战前的德国相比,如今德国的军事力量与经济力量的急剧衰弱,这使得德国从上层的精英阶级到下层的普通民众都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人人都渴望重铸德意志帝国荣耀,夺回失地恢复经济。
在风雨飘摇的魏玛共和国初期,年,纳粹党的前身德国工人党在慕尼黑的一家不知名酒馆成立。也正是在这一年,一名奥地利落榜美术生、一战中下体受过伤的巴伐利亚下士来到了这家酒馆,这位客人的名字叫做阿道夫·希特勒,他与酒馆另一名客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也正是这场辩论,使得在场的德国工人党主席安东·德莱克斯勒向他发出了入党的邀请,希特勒最后思索再三,离开了军队,于年正式成为了一名德国工人党党员。从此,德国与德国人的命运开始与这个奥地利人紧密相连了起来。
隶属于第二巴伐利亚步兵时期的希特勒希特勒的上台是切实给德国带来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军事方面还是经济方面。但真正为一战后的德国呕心沥血,苦心经营并为德国带来了一个和平的黄金时代发展期的人叫做“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关于施特雷泽曼的评价很是矛盾,一方面,他所属的国家自由党属于保皇派,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出色表现他于年顺利当选为帝国议会成为议员。而另一方面,一战的结束伴随着帝国的崩溃,他又与国家自由党右翼组织了开明的德意志人民党,一反过去的保皇立场,而与共和国合作。这使得其他政党始终对他保持着批判态度。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年8月与社会民主党、财主保守派、中间派等组成“大联合”政府时,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出任总理。同年11月政府垮台,施特雷泽曼改任外交部长。他对魏玛共和国的命运施加了决定性影响,成为欧洲的政治家。当时的法国与比利时向已经衰弱不堪的德国强制索取赔款,派兵占领了德国至关重要的鲁尔工业区。此时德国消极抵抗的政策加速了通货膨胀,财政濒临崩溃。他当上总理后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放弃消极抵抗政策,并且通过缩小货币面值单位的方式极大程度上阻止了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在内政上他坚决反对共产党的活动,而对德国极右派的行动,如年11月9日希特勒发动的啤酒馆政变,则表现出极度的宽容,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他默许了德国纳粹的发展。
啤酒馆政变时的玛利亚广场施特雷泽曼连续8届担任外交部长,作为外交部长,斯特莱斯曼取得了许多成就。他的第一个显著成就是年的道威斯计划,该计划降低了德国的总体赔款承诺,得到了来自美国资本的援助,并重组了德意志帝国银行。年,施特雷泽曼抓住此时欧洲各国各自心怀鬼胎的机会,与欧洲各国在意大利签订了洛迦诺公约,这份公约为德国战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便利,为德国迎来了一个短暂的黄金时代。德国与法国关系恢复正常,他也因签订此公约而与法国外长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在年同获诺贝尔和平奖。德国也于年9月被国际联盟接纳为第六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至此,德国至少在表面上已经被欧洲诸国摘下了疯狂入侵者的标签。
美国人提出的道威斯计划图施特雷泽曼对德国军事的重组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战结束后,协约国明确限制德国军队不能拥有空军,且部队总人数不得超过10万,虽然施特雷泽曼向欧洲各国承诺过德国不会再发生入侵行动,但他的内心从未放弃过重建德国军事力量收回德国失地的想法。年,施特雷泽曼与苏联签署了《柏林条约》,重申并加强了年魏玛共和国与苏联签署的《拉巴洛条约》。这项条约允许德国在苏联利佩茨克秘密开设的战斗机飞行员培训学校,德国空军得到了偷偷发展。不仅如此,德国为了避开凡尔赛和约的军事约束,还在苏联开设了喀马坦克学校和汤姆卡毒气实验场,使得德国军事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陆军人数也悄然增加。
德国代表与苏联代表签署拉巴洛条约年10月3日,施特雷泽曼因中风突然病逝,他为德国赢来的政治环境与经济成就得到了德国人的认可。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后来公布的文件施特雷泽曼真正的目标和他在众人面前的表演完全不同,文件中的施特雷泽曼是个工于心计的现实主义者,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追求传统的国家利益。他追求的是恢复年的帝国边界,解除财政赔款造成的负担,取得和英法对等的军事力量、修改东部的边界,完成与奥地利的统一。以及用托管或其他方式在非洲取得一块殖民地以保证重要的热带资源不至匮乏,他的种种外交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之一,他的早死中断了他的事业,而之后希特勒将继承他真正的遗志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