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上上周开始每周介绍一两首曲子,我觉得大家看段子的同时还是适当回归一下听音乐吧。
今天我要介绍两首海顿的作品。其中有一首大家应该已经猜到了,就是《惊愕交响曲》。
这首曲子之所以著名,就是因为流传着一个故事:
海顿为了吓醒那些在音乐会上睡觉的人,特意在非常轻,没有什么变化,催眠似的音乐中突然加大音量,吓观众一跳。
他因为看到那些附庸风雅的贵族们被吓醒,感到很快乐。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海顿还真是个有趣的灵魂,因为这首《惊愕交响曲》创作于年,当时的海顿应该是59岁。
59岁还这么顽皮,你大爷不愧是你大爷!
《惊愕交响曲》在海顿的交响曲作品中编号第94,它的英文名就叫“Surprise”,当然名字不是他自己取的,应该是出版商后来取的。
作品一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速度较快,轻巧流畅,第二乐章的开头,弱起,速度平稳,很平淡,然后音量忽然加大,所以使人惊愕的就是这个乐章。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优美活泼。第四乐章,速度更快,更加欢脱。不知道是海顿因为在第二乐章使坏之后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还是为了安抚收到惊吓的观众,特意把后面写的开心一些。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这首《惊愕交响曲》因为太著名,相信很多人都听说了这个故事,但是并没有完整的好好听过四个乐章,其实从音乐的角度出发,它也是很好听的。
海顿之所以把“Surprise”放在第二乐章,是因为第二乐章本来就是慢速的乐章,对于听不懂音乐的人来说,是最难熬的。
而很多经典的音乐片段反而都出自第二乐章,音乐家们会在第二乐章下挺大的功夫。比如我要介绍的第二首海顿的作品《皇帝四重奏》。
海顿的《皇帝四重奏》也是因为它的第二乐章非常出名,第二乐章的主题被用作奥地利国歌旋律长达年之久,年被选为德国国歌旋律,两德统一后仍使用海顿的这个旋律作为国歌。
直到现在,我们在世界杯、奥运会这些国际赛事上听到德国的国歌,还是《皇帝》第二乐章的旋律。
弦乐四重奏的结构和交响曲是很相似的,所以也是有四个乐章,速度:快——慢——快——快。
这首《皇帝四重奏》是《厄多迪伯爵四重奏》中的第3首乐曲。海顿在创作这部弦乐四重奏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它将来会被公开演奏,因为这部作品是受约瑟夫·厄多迪伯爵的私人委托而创作,并以伯爵的名字而命名的。
在两年之后,这部作品被公开发表了。其中的第三首尤其受欢迎。
我们听到第二乐章中的主题旋律,那就是最著名的一段,是海顿采用了他的另一首作品《帝皇颂》的旋律作为这个乐章的主题,所以“皇帝”的名字也是从这里得来的。
第二乐章
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从速度到主题都有点儿像。第四乐章稍微有点严肃,在海顿的作品中也不多见这么正经。
第一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皇帝四重奏》会火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恰好流行起了室内乐的公开演出。在此之前,室内乐基本都是小范围的演奏,比如这部作品是献给厄多迪伯爵的,那就只有伯爵和去他家做客的人会听到。
但是后来逐渐流行起了面向公众的室内乐音乐会,恰好在这个时期他的《皇帝四重奏》出现,被大众所了解到了。
本周的音乐推荐就到这里啦!
乐咖
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