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新冠疫情令奥地利百业萧条,中餐业哀鸿遍野

发布时间:2020/10/25 15:43:35   点击数: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pf.39.net/bdfyy/bdfjc/181126/6670968.html

今年2月底新冠疫情袭击奥地利以来,华侨华人在奥地利较多从事的餐饮业、旅游业等均受到严重冲击,步履维艰。然而,5月份奥地利政府允许餐馆重新营业后,位于维也纳21区的Hiro饭店因为拥有“不需要戴口罩的服务员”而意外走红,营业额同比不降反升,Hiro的老板、奥地利浙江商会会长朱茂奏直言——“没想到。”

三十年前,14岁的朱茂奏和母亲一起离开家乡温州来到奥地利,在餐饮职业学校学习半年后,学校要求大家找学徒岗位去实习,这让刚到奥地利德语还磕磕绊绊的朱茂奏四处碰壁,无法完成实习部分的学习计划,朱茂奏被迫辍学。虽然离开了职业学校,但深感语言是自己最大的短板,他下决心攻克这一难关,在歌德学院把初级、中级德语学出来后,15岁的朱茂奏顺利在一家中餐馆找到了酒台的工作,同时也进入了漫长的自学德语积累期,“平时自己查字典,每天记一个单词,再组成句子……很多餐饮业的术语,学校里也学不到,只有边工作边积累学习……”。“积累”,成了朱茂奏那两年生活的关键词:积累德语知识、积累餐馆工作经验……两年后的年,16周岁的朱茂奏和母亲一起在维也纳9区开出了自己的第一家餐馆——金祥饭店。

自己当了老板才知道凡事都要亲力亲为,管理、采购、经营、市场、推广……没有一样不需要朱茂奏操心,“5月1日开张当天,做了两个客人”,虽然已时隔多年,朱茂奏依然记得金祥饭店开张的那个“红日”的情景,“当时压力很大,没钱雇别人,什么都要自己做。父母在里面忙,我在外面跑堂,晚上还要出去发传单……”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因为味道不错,服务态度也好,金祥有了一定的客源。

时任维也纳市长赫尔穆特·齐克(左)

一次偶然的机会,时任维也纳市长赫尔穆特·齐克(HelmutZilk)来到金祥饭店用餐,他对朱茂奏小小年纪就有魄力开店颇为欣赏,每周都会来光顾三四次,还带来很多高层次的客源,包括当时的奥地利总理和很多社会名流。齐克市长的太太在奥地利国家歌剧院工作,随丈夫光顾金祥饭店后,她更把国家歌剧院里许多世界级的明星也带了过来,金祥很快成了维也纳艺术家们的聚会场所。当时,国家歌剧院演出一散场,大家都纷纷跑来金祥占位子,很多观众得知艺术家在演出后会来这里聚会,更急急地跑来金祥等待签名合影的机会……奥地利政界、演艺界的社会名流争相为金祥做着免费的推广,朱茂奏的第一家店就这么迅速地在维也纳火了起来。

只有六十几个座位的金祥很快承载不了奥地利人蜂拥而至的热情,年,朱茂奏同样在维也纳9区,离金祥不远处开了拥有个座位的丽丽饭店。金祥的火爆延续到了丽丽。歌剧院的艺术家、工作人员们演出前后都会来光顾,每每到了凌晨朱茂奏也无法打烊……

看似一切都顺风顺水,没想到的是,年,朱茂奏迎来了人生中的一道坎。当时,朱茂奏正在全力工作接待来自上海侨办的一个代表团,曾一天内往返机场7次,疲劳在所难免,但他觉得自己年轻没问题。谁成想,有一天朱茂奏突然感觉左腿被虫咬了似的疼痛难忍,虽然没有疤痕,但脚很难落地行走,左腿也很快肿了起来……因为没发烧,朱茂奏以为是小事。去医院看病,医生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说可能做手术把脓水放掉就好了。没想到手术做完以后,朱茂奏竟然一直昏迷不醒,心脏都一度停止跳动……病危通知书都开了出来。

到底是什么病?既不抽烟、又不喝酒,还这么年轻,一直好好的,怎么就突然一病不起?

眼看朱茂奏的左腿迅速腐坏,有医生表示这是食肉菌侵入肌肉层,每小时就能腐坏十公分的肌肉,导致发炎扩张压迫神经血管……需要截肢!

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求助,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以及当时在维也纳访问的上海侨办代表团……大家都在为一病不起的朱茂奏想办法。最后,辗转联系到了奥地利总统的医生、有奥地利传染病界“教皇”之称沃尔夫冈·格兰杰教授(Univ.Prof.DDr.WolfgangGraninger),他亲自操刀为朱茂奏做手术,从傍晚六点做到凌晨五点,终于找到了朱茂奏腿上的病菌脓疮,对其进行了切除。

奥地利总统医生沃尔夫冈·格兰杰教授Univ.Prof.DDr.WolfgangGraninger

即便在奥地利最好的医生的治疗下,朱茂奏还是昏迷了五十多天,在重症病房住了4个月,光植皮就植了6次,术后由于败血病全身换血用了整整3个月……左腿的肌肉和筋脉空了,脚很长时间没有感觉。幸运的是,朱茂奏在自己强大的精神意志和家人朋友的支持下,经过整整一年半的物理治疗,终于又恢复了行走的能力——所有人都说:这是“奇迹”!

“在病床上插着管躺了几个月后,当我第一次走出病房,呼吸到新鲜空气,我觉得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健康太珍贵了!”后来朱茂奏才知道,自己罹患的是“坏死性筋膜炎”,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七天内死亡率很高,如果找不到病灶就必须截肢,但欧洲其他国家的临床经验显示,截肢后病人的存活率也很低……这场一脚踩在“鬼门关”上的经历,对朱茂奏而言仿佛一场“噩梦”,却更是一次脱胎换骨。如今再回忆起七年前的经历,他说最要感谢的还是身边的家人、奥地利侨界朋友和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对他不离不弃的关心、嘘寒问暖,他无法想象那段时间自己的家人们又要经营餐馆、又要照顾他、为他多方奔走,是怎么熬过来的……

“我就告诉自己‘我要坚强’,我不能倒下,上有老、下有小,我倒下的话,他们怎么办……”当记者向朱茂奏的夫人问及丈夫病重时她的感受,朱太太手上一边不停忙着Hiro餐馆的工作,一边简洁而又坚决地告诉记者,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无论如何都要撑下去……

也许是经历了生死,那以后,作为奥地利著名的侨领,朱茂奏始终热心为了华侨华人在奥地利更好地工作生活而奔走。很多奥地利的中餐馆常常因为各种卫生问题被罚款,虽然奥地利联邦商会维也纳餐饮理事会经常会举办讲座,但德语讲座很多中餐馆老板听不明白,很多人只是为了拿那张证书才来参加。为此,朱茂奏出主意让商会聘请陈上伟博士进行中文讲座,切切实实为中餐馆老板提供了方便。

年4月25日,中国驻奥地利使馆经商参赞高行乐同奥地利联邦劳动、社会、健康和消费者保护部绍尔总司长在维也纳签署《中奥专业厨师劳务合作备忘录实施细则》,为了促成这一实施细则的签署,朱茂奏、赵小凤、吴黎明等奥地利中餐业知名业主和奥地利联邦商会维也纳餐饮理事会主席皮特·多巴查(PeterDobcak)一起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为了中餐厨师引进的工作,前前后后谈了十年!”朱茂奏说,这必须要感谢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的支持,这一实施细则的签署,是中奥餐饮业合作和饮食文化的交流互鉴的一个里程碑。

一直以来,奥地利的西餐馆可以招收学徒工,而中餐馆则不被允许,朱茂奏正在和赵小凤等奥地利中餐业领袖同皮特·多巴查一起力求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让奥地利人也会做中餐,教会他们,才能让他们更喜欢上中餐!”对于中餐业在奥地利的发展瓶颈,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三十年的朱茂深有感悟,在他看来,奥地利的中餐业目前最缺的是管理,下一代必须向更精致的中餐转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奥地利社会。

与此同时,朱茂奏自己也在不断转型,接受新的挑战。看到维也纳21区人口导入密度不断加大,他便把店开到了这里,停车位多、附近也有地铁,店堂面积也更大了。为了做出特色,朱茂奏引进了在中国国内已经非常成熟的平板电脑扫描下单、机器人送菜等模式,引得奥地利媒体蜂拥而至,将Hiro称为“未来餐厅”。很多来Hiro用餐的食客,将送餐机器人的照片发布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为Hiro做起了免费的广告……

“传播正能量,人人有责!”朱茂奏希望通过奥地利国家广播电视台对自己的采访,向奥地利人传递正面信息,让他们了解海外华侨华人目前情况及中国疫情的控制进展

今年5月,奥地利国家广播电视台二套ORF2和奥地利电视台Puls4、ATV、ProSieben都对朱茂奏的Hiro餐厅和他的送餐机器人进行了采访

新冠疫情在奥地利爆发后,朱茂奏的Hiro餐厅生意比以前更好了,送餐机器人作为“不用戴口罩的服务员”更成了奥地利媒体和食客们争相追捧的热点,无论是孩子还是老人,都想来Hiro看看这个不会传染新冠的“服务员”长啥样……这让朱茂奏颇感欣慰。

在生意之外,新冠疫情对朱茂奏而言,更是一场要“打满全场的战役”。在2月中国国内疫情爆发之初,在大家的信任和嘱托下,朱茂奏将奥地利侨界筹备五万多欧元的物资采购运回国内,送到了武汉、北京、浙江的文城、温州、永嘉……等多个急需医疗物资的地区。

今年2月奥地利浙江商会部分捐增国内物资

年2月23日,奥地利浙江商会以“加挂行李”的方式,通过由奥回国的浙江温州市检察院职员胡金龙,将件抗疫防护服、只医用口罩辗转多公里,打“飞的”送到北京海外联谊会、浙江永嘉县侨联工作人员手中,这是奥地利浙江商会第七批次为浙江、湖北、北京等地援助抗疫用品。行李托运过程得到国航维也纳营业部的大力支持。前六批次援助物品已陆续到达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地海关,等待清关和货物托寄

奥地利主流媒体《皇冠报》(KroneZeitung)在2月15日针对新冠病毒疫情对在奥华人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采访

疫情之下,朱茂奏的奥地利浙江商会联合各兄弟侨团共同组成各种各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ddqh/1946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