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奥地利流淌的音符,跳跃的幻想

发布时间:2022/6/20 19:02:27   点击数: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3.html
一个不小心,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三了。在这个秋意渐浓的9月,幸福地吃到了学校美味的冰激凌,约到了被偌大的北京城阻隔多年未见的老朋友;重温了剧版《你好,旧时光》,那些熟悉的人和故事,直到十几年后的今天再被想起,也仍然是满心的温暖。然而我终于还是没能成功开始蓄谋已久的旅行日记,不过Flag嘛,总归还是要倒掉一些,才好继续留给下一个年头。既然旅行日记计划没能成功,就索性还是回归尽量认真的月度灌水活动好了。在追忆过去和畅想明天的日子里,想来聊一个虽然我们只待了4天、有些遗憾没能完成、却是心满意足又惊喜万分的朝圣之地,奥地利。呐,提起奥地利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第一段旋律。小时候的每个跨年夜,都和爸爸一起守着电视机等待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转播,一瓶啤酒、一瓶饮料、一碟花生米和一场音乐会,就是一个最好的新年。从那时候起,一年一年又一年,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和波尔卡渐渐成了最喜欢的旋律,金色大厅成了梦中最想去朝圣的地方,维也纳成了最想去旅行的城市,而奥地利也自然变成了最向往的国度(之一)。再长大一些,才知道原来神童莫扎特和可爱的卡拉扬老爷爷也是奥地利人,读到了美丽独立又向往自由的茜茜公主的凄美故事;做攻略的时候又发现我的英语启蒙《音乐之声》竟也是在奥地利取景拍摄,还被各大网红博主和亲同事种草了神仙小镇Hallstatt,对奥地利的憧憬日增月涨。

先来一张Hallstatt的网图,虽然最终并没有成行,但并不影响我继续向你们种草哈哈。

萨尔茨堡:音符流淌在萨尔察赫河

萨尔茨堡是莫扎特和卡拉扬的故乡。大师的家乡都很相像,这里和遍地贝多芬的波恩一样,走到哪里都是莫扎特的影子:出生地和故居、广场和雕塑、大学和巧克力。老城不大,无论是一日的走马观花,还是几天的流连忘返,总有适合你的那款美好。静谧的萨尔察赫河从城中蜿蜒流过,在河道两岸的街巷之中穿梭,仿佛自己也化身为一粒小小的音符,在城市的五线谱上游走,如果足够幸运,就能成为大师华彩乐章的一部分。

阳光下的萨尔察赫河与远处的萨尔茨堡城堡。

穷游锦囊给出的游览路线足够精简,但我想请你千万别落下小巧精致的米拉贝尔宫和童趣万千的米拉贝尔花园。由于不凑巧赶上了城堡临时闭馆维护,游览时间一下子变得充裕自由了起来,于是我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开启了萨尔茨堡的闲逛。米拉贝尔宫的旋转楼梯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胖嘟嘟小天使,那是整个建筑里我们最偏爱的地方;在花园里遇见七个小矮人的石像,也要忍不住伪装到他们中间来一张合影;旁边就是国立莫扎特大学和莫扎特故居,故居里有不少天才少年的手稿可以用来膜拜,仔细的话也许你会在其中找到一些熟悉的曲谱,但如果你想采购一些著名的莫扎特巧克力作为伴手礼送给朋友,那我只想告诉你它其实并不好吃。从米拉贝尔宫旁边的小丘上望出去,依次可见花园、国立莫扎特大学和更远处的城堡。

米拉贝尔宫旋转楼梯上的可爱天使,以及花园里的七个小矮人。

和难吃的Mirabell巧克力分别在莫扎特故居及出生地门前,最右是莫扎特故居展室中莫扎特歌剧《依多美尼欧》的舞台布景及选段。

河对岸的粮食胡同里藏着莫扎特的出生地,这里有一间展室里装满了莫扎特著名歌剧的舞台布景模型,还有精彩片段的录像同步播放,简直是剧迷们的大福音。穿过粮食胡同、走过莫扎特广场、来到萨尔茨堡大教堂,广场四周都是博物馆,不妨选个喜欢的进去逛逛:萨尔茨堡博物馆的互动性非常强,完全不是干巴巴在讲历史文化,感觉小朋友大朋友们应该都会喜欢;隔壁小小的全景博物馆里,可以去看看年前那场大火灾之前这个城市的样貌和人们生活的日常;音乐大咖们大概也会选择到米歇尔·海顿博物馆去瞧一瞧,而对于我们这两只普普通通的爱好者而言,还是直接来到了教堂背后不远处的圣彼得墓地去拜访海顿先生的墓碑。

莫扎特广场上的雕像;大教堂广场上的钟楼和一只奇妙的人类;圣彼得墓地。

夜幕下的萨尔茨堡大教堂。作为地标建筑存在的萨尔茨堡城堡在整修,有趣的登山小火车自然也停运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沿着山路走上去,遇到了可爱至极的蜜月旅行中的小白夫妇,以及出乎意料的美妙开阔的田园风光。其实似乎只要再往前走一点点就能到达《音乐之声》中Maria首次出场的侬山修道院了,然而当时准备工作没做足的我,也不知为啥就轻易答应了某人转头返回,于是便诞生了奥地利之行的另一个小小遗憾。

萨尔茨堡城堡。

在登山小径上望出去。离老城区更远的地方还有被我们放弃了的亮泉宫和水机关,如果是夏天带着小朋友来的话,我想他们一定会玩耍得很开心。

维也纳:朝圣之旅上的跃动幻想

如果说萨尔茨堡给人更多的是乡间风情的恬静闲适,维也纳则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调调。在这个奥匈帝国的权力中心,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富丽堂皇,却又似乎华美得像是阳光下的肥皂泡泡,怕会一戳就破;而在这个曾经的欧洲艺术中心,一切的一切又都显得那么传奇神圣,奇思妙想的色彩和自由肆恣的音符一起跳动起来,带你一步步走进那座幻想中的金色殿堂。维也纳,英雄广场。维也纳的旅程从清晨的中央公墓开始。细雨濛濛之中,走到大师们的墓前鞠上一躬,莫扎特、贝多芬、海顿、勃拉姆斯、舒伯特、施特劳斯,每一个熟悉的名字都住的很近,也许在那样的阴雨天里,他们正躲在地下偷偷愉快地开起音乐会呢。从远在郊区的公墓来到美泉宫,大概还是宫殿参观太多了的缘故,这座夏宫再恢弘再华丽,也不及花园带给我们的惊喜。等第三站再到达美景宫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晚了,墨蓝的夜幕下点点灯火映出美景宫的轮廓,而克里姆特画中的金箔则在那一刻变得格外迷幻,让人不自觉被这玄妙的拼贴风所吸引。维也纳中央公墓的流量中心,从左到右依次是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的墓碑。

阴天里外观傻大傻大的美泉宫,和后面空旷的花园。

灯火点点的美景宫。维也纳的第二日,是以城市公园为起点的环城暴走。跟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雕像打个招呼,穿过公园的林荫小径,离开环城大道去往城中心的圣斯蒂芬大教堂,看看世界第三高的塔楼和黄绿黑三色瓦片拼贴的屋顶;不远处的安可钟让人赞叹不已,而黑死病纪念柱又让人不由心生感慨,再到霍夫堡宫前广场上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似乎又带来一份突兀的反差;在霍夫堡宫围观精致的金银器具、仔细听听茜茜公主的故事,到歌剧院认真感受下「世界歌剧中心」的辉煌,再沿着环城大道继续走过莫扎特纪念像、博物馆区、英雄广场、国会大厦和市政厅,粉紫色的夕阳又为整座城市笼罩上一层淡淡的魔幻。城市公园小约翰·施特劳斯雕像。「维也纳心脏」圣斯蒂芬大教堂,屋顶上能看到瓦片拼贴的哈布斯堡王朝双头鹰。

炫酷的安可天文钟;黑死病纪念柱;圣彼得教堂。

霍夫堡宫似乎擦一擦就能出现精灵的金器;歌剧院内部美丽的缪斯女神们广场前古怪的大兔子。

莫扎特纪念像身后的国家图书馆;英雄广场。

维修中的国会大厦前,一列电车驶过;市政厅广场上正在装扮圣诞集市,恍惚间仿佛来到了迪士尼。

金色大厅是我们朝圣之旅的最后一站。奇妙的是,这座音乐之友协会大楼的外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张扬,甚至可以说是毫不起眼,如果不是地图明明白白的标注出来,可能你都很难注意到它的那种;而金色大厅也远非想象中那么大,明明就是小小一个金碧辉煌的厅,却成为了世界上最顶级的音乐厅之一。当晚是维也纳交响乐团的演出,演奏的也不是熟悉的曲目,我们站在一位貌似常客的银发奶奶身边,看她饶有兴致地在场间休息时自顾自席地而坐玩起填字游戏,又在演奏中间全神贯注地静静聆听,我似乎突然明白,为什么在走进金色大厅的那一刻,心中的兴奋与激动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只有平静与安宁罢了。音乐之友协会大楼散场时的金色大厅。短短两天其实远不够我们真正走进这座城市的生活,可于我而言,那是我三十年生命里屈指可数的、所谓孩童时代的「梦想」的实现。

按惯例我们需要一只尾巴

出于整体的行程计划考虑,最终我们忍痛放弃了Hallstatt,毕竟路上也见过不少神仙小镇了,就算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再去一次的重要理由;有计划自驾去玩的朋友们还请收下我这颗安利呀,因为它看起来真的是美翻了!

金色大厅的站票价格十分亲民,计件收费的存包服务相比之下就显得很坑,但出于消防安全的要求,大衣外套还是不得不存的;以及如果你和我们一样买了站票,千万要在检票第一时间冲进去占个好位置哟(当然了,讲文明懂礼貌也是很重要的,平时上班挤地铁那一套就算了哈)。

在萨尔茨堡河畔偶遇了一家年开业至今的传统奥地利餐厅Barenwirt,外壳金黄酥脆内里汁水饱满的维也纳猪排配上酸酸甜甜的莓果酱,真是让人念念不忘;另外再向肉食动物们隆重安利小白夫妇推荐的维也纳网红店RibsofVienna的一米长烤肋排,简直是难以置信的美妙,记得提前预约哦。

叮叮——长胖预警——

Barenwirt就在萨尔察赫河边的街角,门脸虽小却有个明晃晃写着seit的大牌子,不会错过的~

RibsofVienna,来感受下这个切了三段之后还跟喵sir小臂一样长的炫酷肋排~

最后附送一只萨尔察赫河上欢脱的狗子作为彩蛋,祝大家假期愉快!

爱生活、爱旅行的两只喵

携手走过27个国家、个城市

曾在年任性gapseason环游欧洲

正在尝试记录生活里所有的美好

收藏回忆、与你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dlwz/242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