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奥地利 >> 地理位置 >> 休战陷机翻争议旋涡豆瓣一星运动
文/傅婷婷
近日,一本新书《休战》陷入了舆论旋涡。豆瓣上有网友指出这本西班牙译著“机翻痕迹严重,糟蹋了Benedetti(原作者)的作品,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并打了两星差评。
对此该书翻译者回应:“‘机翻’属于职业道德问题,逐字逐句认真翻译,反复修改的书稿被说‘机翻痕迹严重’,感觉挺糟心的。我觉得这和‘翻译不好’不是一个概念,近乎人身攻击了。”
“机翻”是机器翻译的简称,一般指通过翻译软件进行翻译,与其相对的是人工翻译。评价某本译著为“机翻”则指翻译文本表达僵化,句子不顺畅,翻译者水平差,读者难以忍受。
事情后面的走向有点出乎意料。《休战》翻译者的一位朋友为其打抱不平,将一封举报邮件递到了上述豆瓣网友所在学校,校方找到该网友谈话,最后该网友发了一则“致歉声明”。
邮件举报行为引发了大家的愤怒,网友随后在豆瓣上掀起了对《休战》打分的“一星运动”。目前豆瓣关闭了《休战》的评分,关于“机翻”的讨论也随之消失。
机翻争议
“机翻痕迹”就是“翻译差”的代名词吗?未必如此。
在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张卜天看来,翻译一部著作时,机翻可以作为翻译的底本。
“但是,用机器翻译之后,不改是不行的。假如机器翻译能替代80%,剩下20%就是考验翻译者的,一本书翻译得好坏,拼的就是这20%。”
(张卜天,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图/受访者提供)
张卜天曾主编并翻译12册《科学源流译丛》和18册《科学史译丛》等系列经典著作,其中半数以上在豆瓣获得9分以上评价。他对中国新闻周刊坦言:“有的读者一听说以机翻为基础会义愤填膺地觉得不可容忍,其实大可不必。技术发展到现在,有好的东西为什么不继承利用呢?别瞧不起机翻,市面上有一些译著,水平还不如机翻,有些错误机翻是不会出现的。”
翻译著作分为很多领域,普通读物的翻译,机器翻译是可以作为主要参考的。但是,一些需要极高文学素养和深度专业背景知识的原著,机翻连基础工作都没办法代替。
去年,张卜天开始翻译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原文为拉丁文。在对照两个英译本和一个德译本的翻译过程中,他留意到有一个词拉丁文原文为studio,两个英译本分别译成了study(研究、学习)和efforts(努力、费力),德译本则译成了studium(研究、学习)。
为什么另一个英译本译成efforts(努力)呢?他于是查了拉丁原词的意向,发现译成“费力”才准确。按照原文语境,笛卡尔在讲人的天赋观念,是指“不费劲就能轻松拥有”的意思,张卜天分析道,“不通过费力就能得到”明显要比“不通过研究就能得到”更准确,译成“研究”就有些做作了。
这样的思考求证过程,机器翻译显然不能代替。
(雷立柏谈传教士与儒家历史。图/中国新闻图片网)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雷立柏(LeopoldLeeb)是奥地利人,在母语德语之外,精通中文和英文,教授拉丁语和古希腊语,在中国生活与工作二十余年,对翻译有独到见解。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诗歌、宗教领域的著作,就很难靠机器翻译:“如果没有知识背景,译作肯定很差劲。比如翻译古罗马的诗歌,如果没有学过西方的神话学,不懂意大利的地理、希腊的历史、英雄的传说,机器根本不知道怎么翻译。”
负责任的翻译者会使用机器,而不是被机器左右。而这样的翻译者本身就很少,很不好找。
翻译者难找
李霞从事学术出版工作多年,寻找翻译者对她来说虽然是多年来驾轻就熟的工作内容,但仍然常常出现找不到合适的翻译者的情况。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已出到种。图/受访者提供)
在“汉译名著”系列工作中,商务印书馆采取的方法是,先找了解著作所属学科的学者,在此基础上再锁定通晓源语言的翻译者。如果著作学科专业性不那么强,在专业领域找不到翻译者,也会从通晓源语言的人中寻找合适的翻译者,但会要求翻译者了解专业翻译规范。
近年来,虽然翻译的“学术共同体”已经随着懂外语的翻译人才的增多而变大,但是寻找翻译者这一环节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个问题是,小语种的人才很少,在涉及到学科专门领域,能够找到的翻译者范围就更小。
另一个问题是,一旦译著涉及的学科冷门,专门研究者本来就少,在此前提下再找有语言基础且有时间的翻译者就更难。虽说有一些有英译本,但是从源语言翻译更准确,用最初版的语言进行翻译可以相对减少信息的误译和流失。
(李霞,人类学博士,商务印书馆编审。图/受访者提供)
李霞所在的商务印书馆寻找翻译者的体系是行业内比较完善的,都常常找不到合适的翻译者,更别提其他出版社了。
前不久,李霞遇到一本研究中世纪基督教的译著,翻译者需要对中世纪宗教有足够的了解,同时还要懂拉丁文,这样的翻译者显而易见非常少。虽然这本书译著在整套丛书的规划里,即使出版社有很好的眼光引进,也只能暂时在尘封中等待合适的翻译者。
翻译者困境
翻译对翻译者的专业能力和态度都是极大的考验,为此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却很少能有与之匹配的回报。
大部分翻译者的稿酬很低,翻译成为了类似于公益行为的事件,翻译者多数靠兴趣爱好支撑,有钱有闲的又符合要求的才是翻译者的理想人选。
“文冤阁大学士”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dlwz/24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