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方丽娜沉静之处,自有斑斓

发布时间:2022/7/23 19:12:21   点击数:
第九十一期

沉静之处,自有斑斓

两百年前,法国作家司汤达在奥地利萨尔茨堡附近的哈莱因盐矿旅行时,意外发现了盐结晶的奇妙现象。人们将冬日脱了叶的树枝,扔进黑暗的盐矿底层,几个月后,难以想象的奇迹出现了。被捡出来的光秃秃的树枝上,仿佛转瞬之间缀满了闪闪发光的结晶,像数不清的钻石,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原来的树枝已经不见了。

那么,我们为之奋斗、跋涉的文学之路上,是否也有着类似现象呢?

不经意间一场灾难赫然降临,世界为之黯然神伤。面对邪恶病毒的追踪,面对死亡阴魂的窥伺,以及不可名状的人心的幽暗,恰似落入漆黑盐矿的枯枝,在深不见底的迷惘、期待和坚守中,我们用知识浸润,用文字编织,用灵感升华,把自己变成更加闪耀的自己。

文学,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拥有百折不挠的力量,即便身处险境,纵然面临生死考验。人类在饱受苦难的同时,恰恰获得一根飞翔的羽毛。当死神徘徊窗外,心灵的加固尤为迫切。只要有文学相伴,精神和灵魂的自主都在,任山高水低,月落参横,总有一盏灯,释放出一圈圈的光环,足以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与世界相看越久,心里也就越明澈、沉静,从而义无反顾地追随内心的声音,奏出属于自己的交响乐。

写作的世界,每一个文字都负载丰盈、辽阔,充实而美妙,盛大而谦卑。眼望天边,心游万仞,方寸之间,再造乾坤。

我们用行动践行着我们的宗旨:用文字点燃勇气和良知,用笔墨抗拒遗忘和荒谬,以人性的力量托起文学的高贵,回归华语文学的家园,抵达生命的完善。

荣格说: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他还说,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决定着一切,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

经过长期酝酿和精心策划应运而生的《欧华文学选刊》,恰似挂满“萨尔茨堡之盐”的树枝,从黑暗中一跃而出,带着自身的光泽。与此同时它又像是一条条情感索引,连缀着作家的私人记忆,带着温度呈现给您。沿着这条线,缓缓融入作者的情感大海,或朴素、典雅,或苍凉、沉郁,或恢弘、悲壮。

欧洲华文笔会从维也纳出发,在世界华文文学版图上,努力探索、寻找,并且不断超越。从《欧洲时报》“欧华文学副刊”到《欧华文学》微刊,而今迎来了佳作荟萃的纸媒《欧华文学选刊》,它如实记录了我们从出发、跋涉,乃至飞翔的曲线和姿势。

我们不必说“打造文学高地,推出优秀作品”,因为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坚定、沉稳、扎扎实实,并且始终朝向文学的巅峰。与此同时《欧华文学选刊》也凝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及笔会顾问老师们的厚爱,并得益于我们“欧洲华文笔会”全体编辑的努力,以及每一位作者认真的付出。它值得阅读、鉴赏和珍存,也欢迎批评与指点。

正如《欧华文学选刊》总编安静所言:

欧洲华文文学史上第一本纯文学选刊,具有文学史意义。每个人的作品都具有独特风格,是欧华作者旅欧生活、心路历程和跨国经验、思考的文学化记录,它的跨文化、跨地域、纯文学品质,它的欧华气质,使每篇作品都构成了欧洲华文文学版图上的一角,不仅有文学史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还有移民史和文化史价值。

名家点评

相遇文化原乡,以文学的力量点亮生命之光。

——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白杨

这是欧华文坛的里程碑。曾几何时,欧华新移民作家还是散兵游勇,如今的气势,不仅有强大的组织结构,而且有自己的刊物,这三位一体的局面,标志着欧华的新移民文学进入到了一个成熟发展的新时代。

——海外评论家陈瑞琳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世界时,欧洲这块历史悠久、人文积淀丰厚的土地,无疑令人崇敬和仰慕。欧华作家的作品,以其优雅、从容和细腻而独树一帜。

在我创办的“极光文学”系列讲座中,聚集了北美、亚洲众多精英作家,进而演变为全球性的文学交流平台,而“欧洲华文笔会”的作家方丽娜、评论家安静,代表欧华作家首次登上极光讲坛,恰似暗夜中的极光,划过夜空,留下一道灿烂的光芒,令人惊艳和心动。迫切期待分享《欧华文学选刊》,从而深入了解欧洲。欧华文学峥嵘已露!

——纽约华文女作家协会终身名誉会长、极光文学讲座创办人顾月华

什么是文学的魅力呢?文学让我们敏感、多情、忧伤;文学打开我们身上的诸多触觉。文学让我们体认:原来人还有另一重柔软、另一重爱恋;原来世界还有另一重活泼、另一重庄重……文学,让我们重新成为人。向欧华文学诸位同道问好,共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莉

欧洲文明与华夏文明皆优秀且悠久,互为参照,异质互补。欧洲文化之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欧华文学以相对纯粹的思想质地与艺术精神努力予以回应。和合而繁荣,在不可遏止的开放交流时代,相信欧华文学能为世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贡献一份清丽而绵长的力量。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执行主编李良

随着现代化电子传媒的日新月异,文字信息以声光影像的形式排山倒海般袭向人们,令人目不暇给,疲于吸纳,乃至和文字渐行渐远,文学作品被迫从传统纸媒消踪匿影、日渐式微,无论海峡两岸,还是欧洲本土。而欧洲华文笔会主办的《欧华文学选刊》,却在逆境中破茧而出,提供作品发表的园地,泽被欧华文友,可敬可佩复又可感。它的问世,象征着欧华文学“复兴运动”的开始,引领欧华作家迎接华文世界更多的惊喜。

——瑞士小说家、翻译家朱文辉

作者简介

方丽娜,欧洲华文笔会会长,欧华作协会员。祖籍河南,现居维也纳。奥地利多瑙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鲁迅文学院第十三届作家高研班。作品发表和转载于《人民文学》《北京文学》《作家》《十月》《小说月报》等,代表作“蝴蝶三部曲”。著有小说集《夜蝴蝶》《蝴蝶飞过的村庄》散文集《蓝色乡愁》《远方有诗意》等,作品入选“中国文学新力量”并收入众多海内外文集。

“心中的风景”征稿启事

各位会友好!

小小的病毒限制了我们远游的脚步,却禁锢不住我们奔腾的思潮,《欧华文学》以《心中的风景》为主题,向各位会友诚征佳作。

这里所说的“风景”可以是耳熟能详的地标性景点,也可以是旅游指南里不一定找得到、但我们自己却了然于心的景致,可以是一片树林、一湖净水、一条小街、一栋建筑、一座城池......除了自然景观,也包括人文景观,各种难忘的记忆都会在心中定格成永恒的风景。期待各位笔下八仙过海、魅力各异的风景!

体裁:小说、散文、游记(诗歌除外),字数在三千字左右,该征文启事长期有效。

策划主持:黄雨欣

投稿邮箱:yuxinhuang

hotmail.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lsyg/245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