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奥地利 >> 历史沿革 >> 奥地利帝国控制捷克王国,推行德意志化政策
引言
捷克王国长期处在奥地利帝国的统治之下,它已经完全丧失了独立主权,变成奥地利帝国的一个行省。帝国在捷克推行德意志化政策,德语定为国语。捷克资产阶级只能经营中小企业,大资本主义工商业都控制在德国人的手里。捷克的市场同样由德国资本家控制,捷克的资本家则受到排挤。捷克的广大劳动群众遭受哈布斯堡王朝和捷克地主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和压迫。他们要履行名目繁多的劳役,缴纳繁重的封建赋税,农民大批丧失土地,赤贫人数显著增加。
奥地利统治下的捷克与革命的开始
但是,随着捷克民族工业的发展,捷克人民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要求民族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捷克资产阶级充当民族运动的领导者。以弗朗蒂谢克·巴拉茨基为首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并没有提出民族独立的要求,只要求在奥地利帝国统治下实行自治,要求捷克语和德语平等。他们的政治组织“市民会”展开了积极的活动。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代表人物为约瑟夫一瓦茨拉夫·弗里奇。他们组织政治团体“列皮尔社”(即取消合并),反对哈布斯堡王朝,要求民族独立,废除封建专制统治,争取建立共和国,要求与天主教彻底断绝关系,改善人民生活,实行普选。
广大工农群众强烈要求民族独立,废除封建关系。一八四八年工农群众运动不断高涨,布拉格和其他许多城市发生了工人捣毁机器的斗争,农民不断发动起义,烧毁贵族庄园,杀死管理人员,拒绝服劳役,抗拒缴租。革命形势形成了。
一八四八年三月十一日开始了捷克革命。早在三月初,布拉格和其他城市就到处散发传单,要求实行宪法和言论自由。根据“利皮尔杜”的号召,三月十一日,在圣瓦切斯拉夫大厦举行群众大会,会上通过致奥皇的请愿书,提出成立统一的立法议会,取消封建义务,捷克语和德语平等等项要求。三月十九日,刚刚成立的圣瓦切斯拉夫委员会派代表团向奥皇递交请愿书,奥皇拒绝了捷克人的要求。布拉格及其他城市发生了抗议运动。三月二十八日,委员会再度提出请愿书。在这种形势下,奥皇被迫满足了捷克人的部分要求,捷克语和德语平等使用,允许捷克人成立责任内阁。
但是,捷克人民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胜利,他们要求继续前进。布拉格发生工人暴动,要求改善他们的状况。农民的反封建斗争也日益高涨,奥地利政府在三月二十八日宣布废除劳役制,但必须付赎金。在捷克境内民族独立运动日益向前发展的形势下,居住在捷克的德国资产阶级的沙文主义情绪滋长起来,他们力求使捷克人继续处于从属地位,保持德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这个斗争突出地表现在法兰克福议会的选举问题上。德国资产阶级支持法兰克福议会要求捷克人派代表参加法兰克福议会的主张,捷克人则反对法兰克福议会把捷克德意志化的政策。巴拉茨基在四月十一日“致法兰克福议会的信”中说:“法兰克福议会的目的在于组织一个强大的德国,消灭捷克民族,我们捷克人决不出席这样的会议。”
四月十三日,组成民族委员会,准备草拟捷克宪法。但四月十九日委员会就发生了分裂。德籍委员退出,组成独立的立宪同盟。民族委员会就变成了纯粹捷克人的机构。
布拉格六月起义
一八四八年六月二日,捷克资产阶级自由派在布拉格召开斯拉夫人大会。出席大会的共有三百四十名代表,其中捷克和斯洛伐克人代表为二百三十七个人,波兰和乌克兰人代表有六十一人,南斯拉夫人的代表有四十二人。大会主席是巴拉茨基。他们认为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把奥地利帝国改为“各民族有平等权利的联邦”。会议中的民主派代表弗里奇和沙比纳等人则反对巴拉茨基的主张,提出民族独立的要求。六月十二日,会议通过《告欧洲各民族的宣言》。但是,会议已无法继续下去,因为布拉格起义已经开始了。
从三月以来,布拉格的工农群众运动不断高涨,到六月初更加激烈。为了镇压人民群众运动,温迪什格拉兹把军队集中在布拉格,以威胁居民,无端寻衅。六月十日,布拉格大学生代表市民要求撤走军队。温迪什格拉兹拒绝了这项正义的要求。六月十二日布拉格人民举行示威游行,约二千五百人参加。温迪什格拉兹下令军队开枪,人民立即修起街垒,进行武装起义。起义领导人为弗里奇、沙比纳、斯拉德考夫斯基等革命民主派。郊区农民组织队伍支援布拉格起义,被军队所阻,未能进城。温迪什格拉兹下令炮轰布拉格。起义人民英勇战斗五天,六月十七日最后被镇压下去。
六月起义是一八四八年捷克民族独立运动的最高峰,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捷克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奥地利统治下的匈牙利与佩斯三月起义
匈牙利是奥地利帝国统治下的封建国家。匈牙利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完全依附奥地利,是它的附庸国。匈牙利内部的民族成分十分复杂。根据一八四0年的人口调查,匈牙利境内共有一千一百万人,其中匈牙利人四百八十万,罗马尼亚人二百二十万,斯洛伐克人一百六十万,奥地利人一百二十万,乌克兰人四十万,塞尔维亚人三十二万,克罗地亚人十万八千。匈牙利贵族拥有大片土地,剥削小农和雇农,他们是奥地利统治的支柱。
但匈牙利的资本主义经济也有一定发展。一八四六年,全匈牙利已有八百七十五家手工工场,同时出现了染色、纺织、铸造等工业作坊。工商业和金融资本都有一定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匈牙利人民强烈要求摆脱奥地利帝国的统治,消灭封建制度,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
结语
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以律师科苏特为代表的匈牙利资产阶级就展开了积极的革命活动。他们要求民族独立,建立由匈牙利人管理的、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民族国家。革命民主主义者、爱国诗人山多尔·裴多菲也积极活动,他组织青年革命团体“平等协会”,写了著名诗篇《给贵族老爷们》和《民族之歌》,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争取匈牙利的民族独立。但是,匈牙利资产阶级在争取民族独立时,却仍然主张非匈牙利人要在匈牙利的统治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