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首推万千读者公认的好书做个好员工其实很

发布时间:2024/10/8 15:08:13   点击数: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www.zherpaint.com/ylbj/zqys/m/2280.html
今日推荐:《做个好员工其实很简单》作者:汪承虎。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第八章高效执行:想到,说到,更要做到

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而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承揽所有工作,尤其是在一个组织中,每个人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团队有效地协作。相反,一个人陷入“瞎忙”的陷阱,“负责过头”了,就会让自己忙得筋疲力尽,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无法提高效率。

小李刚走入社会的时候,以为是自己能力不够,事情才会堆积如山。为了快速增强能力,小李拼命加班,心想“勤能补拙”嘛!当上主管之后,小李除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外,还要管理其他同事的工作,工作量呈倍数增长。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勇于负责”的优良主管,只好变成拼命三郎;等到身心不胜负荷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降低对工作品质的要求。

但现在,小李终于知道,事情之所以会永远做不完,是因为自己太贪心又太过用力的缘故。事实上,按照要事第一的原则,有些事情可以选择放弃它不要做了,有些事情可以想办法以别种方式来完成。

工作的时候如果我们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但会浪费许多时间,更会让我们的努力全部“归零”。

现在,就请我们回想一下,工作时下面这些情景是否经常出现:

是不是手边永远有一堆琐琐碎碎的小事,怎么都做不完?

是不是觉得所有的工作都“一样重要”?

是不是非得先做完手边的工作,才肯再接新的工作?

是不是经常麻烦上司为你“调整工作进度”?

如果答案为“以上皆是”的话,那可要警觉了,说不定自己已经成为别人眼中的“头痛人物”而不自知。

实际上,职场上的成功人士都明白轻重缓急的道理,他们在处理事情之前,总是按分清主次的办法来安排自己的时间。该先做哪件事,后做哪件事,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从容不迫。

提高效率,利用好零碎时间

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说:“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24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24小时。”时间是生命,时间是金钱。但人们往往重视生命,乐于理财,却疏于时间管理。

在大多数情况下,时间是一分钟一分钟浪费的,而不是整个钟头一下子浪费的。比如,水桶的底部如果有一个小洞,水很快就会漏光,结果跟有意把水倒掉一样,而时间也是从小处浪费掉的。

美国著名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在很小的时候就对新闻感兴趣。14岁时,他还成了校报《校园新闻》的小记者。每周,学校还会请休斯敦一家日报社的新闻编辑弗雷德·伯尼先生来给小记者们讲授一个小时的新闻课程,并指导校报的编辑工作。

有一次,克朗凯特被安排写一篇关于学校田径教练卡普·哈丁的文章。可是,那天正是克朗凯特一个好朋友的生日,他必须去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没办法,克朗凯特只好胡乱对付了一篇稿子交了上去。第二天,克朗凯特被弗雷德叫到办公室。弗雷德很生气地说:“克朗凯特,你的文章糟糕极了,根本就不像一篇采访稿件,该问的没问,该写的没写,你甚至连被采访者是干什么的都没弄清。克朗凯特,你应该记住,如果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就得把它做好,无效的忙碌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

——摘自《改变一生的一句话》

无效率的忙碌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这句话成了克朗凯特的座右铭,一直鞭策了他70多年。正是因为这句话,克朗凯特才对新闻事业忠贞不渝。

先从身边一些简单事情开始,这样我们会慢慢地觉得自己不再没有目标,不再瞻前顾后,不再失去信心。我们会觉得自己慢慢地能够透过事物的本质抓住重点,分清主次。事情随着进度计划的完成,你会越来越有成就感。同时,这种成就感将会成为激励自己行动的动力源泉。这样,事情就会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我们也终将成为办事效率高的、果敢的人。

一块块小碎布可以拼成座套、褥面,甚至还可以做成一件花衣服。同样,如果把零碎时间一分一秒地加起来,也可以干成一件大事。我们来计算一下,如果一个人每天浪费1小时,那么一生中会浪费多少时间。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不懂得灵活运用时间,结果白白浪费掉很多宝贵的零碎时间,只要把零星时间联结起来,就会出现一批有用的时间。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挤时间,珍惜属于我们的分分秒秒。

所谓的零碎时间,是指不构成连续的时间或一个事务与另一个事务衔接时的空余时间,这样的时间往往被人们毫不在乎地忽略过去。零碎时间虽然短,但如果由一日、一月、一年不断地积累起来,其总和也将是相当可观的。可以说,凡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几乎都是能有效利用零碎时间的人。

达尔文说:“我从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把时间集零为整,精心使用,这正是古今中外很多科学家取得辉煌成就的奥秘之一,也是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的优点之一。

积少成多,小溪能够汇成大河。时间是挤出来的,是由分秒积成的,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要多59倍。鲁迅说过:“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能不能在一样多的时间里取得比别人更多的成就,关键看你能否有效地利用你的时间。

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在航海旅途中完成了著名幻想小说《海底两万里》;奥地利的大音乐家莫扎特,连理发时也在考虑创作乐曲,常常一理完发,就赶快把构思出的新乐曲记录下来。他常说:“谁同我一样用功,就会同我一样成功。”

从这些名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有效利用零碎时间的重要性。而且时间往往不是一小时一小时浪费掉的,而是一分钟一分钟悄悄溜走的。因此,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应从每一分钟做起。

利用短时间有一个诀窍:我们要把工作进行得迅速,如果只有5分钟的时间写作,我们千万不要把4分钟的时间消磨在咬笔上。思想上事前要有准备,到工作时间来临的时候,立刻把心思集中在工作上。实际上,迅速集中脑力,并不像一般人想象得那样困难。

所以,在知道零碎时间的宝贵之后,我们可以将自己每天的活动时间都记录下来,并从中发现哪些是被浪费掉的零碎时间,避免以后再浪费。

专注,有助于提高成功概率

如果你在做某件事情前就设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那就等于没有设目标。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通常更容易提高成功概率。

如果你在只有一只手表的情况下,你可能知道是几点,如果你同时拥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手表时,你就无法确定是几点了。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你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你无法判断准确的时间。这就是手表定律。

通过手表定律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做事情,我们不能同时设定两种不同的目标,否则便会不知如何下手,感到无所适从。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太多,这样会近乎妄想。工作目标不妨近一点,近了才有百发百中的把握。

曾有人问爱迪生:“您认为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爱迪生回答说:“能把你身体与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会厌倦的能力……你整天都在做事,不是吗?所有人都是这样。如果你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你工作了整整16个小时。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肯定是一直在做一些事,但区别在于,他们做很多很多事,而我却一直只做一件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lsyg/265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