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奥地利介绍1

发布时间:2018/2/16 15:46:29   点击数:

奥地利共和国(德语:Republik?sterreich,英语:TheRepublicofAustria),简称奥地利(Austria),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议会制共和制制国家,下含九个联邦州,作为一个内陆国家,与多国接壤,东邻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邻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邻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邻德国和捷克,国土面积km2。首都维也纳,人口超过万,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1]主体民族为奥地利人,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约占总人口的0.5%。官方语言德语。61.4%的人口信奉天主教。[1]

奥地利从中世纪开始到一战结束前曾是欧洲强国之一,更是统治中欧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所在地。自年开始被哈布斯堡家族统治,[2]年获得匈牙利统治权,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以奥地利帝国为首的德意志邦联,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邦联解散。[2]年与匈牙利王国联合为奥匈帝国,一战后帝国瓦解,年11月成立共和国,年被德国吞并,年被盟军占领,年重新获得独立,同年10月26日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2]

奥地利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旅游资源丰富,是欧洲著名的山地国家,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美元。其人类发展指数在年排世界第19位,其工业特点是国有化程度高,国有企业控制了95%的基础工业和85%以上的动力工业,产值及职工人数均占其总数的70%,年加入欧盟,是OECD的创始国之一。年签订申根公约,年开始使用欧元。[1]

中文名称

奥地利共和国[1]

英文名称

TheRepublicofAustria[1]

简称

奥地利、奥国

所属洲

欧洲

首都

维也纳[1]

主要城市

格拉茨,林茨,萨尔茨堡,因斯布鲁克等

国庆日

年10月26日

国歌

《让我们拉起手来》

国家代码

AUT

官方语言

德语[1]

货币

欧元[1]

时区

UTC+1(夏时制:UTC+2)

政治体制

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总理:塞巴斯蒂安·库尔茨[3]

人口数量

万(年)[4]

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年)[4]

主要民族

奥地利人

主要宗教

天主教

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1]

水域率

1.7%

GDP总计

亿美元(年,国际汇率)[4]

人均GDP

美元(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

+43

国际域名缩写

.at

道路通行

靠右驾驶

国石

贵蛋白石

国鸟

家燕

国花

火绒草,白雪花,也说金合欢

国家结构形式

联邦制

最大城市

维也纳

誉称

音乐王国

区划

全国划为9个州,它们是:布尔根兰、克恩顿、上奥地利、下奥地利、萨尔茨堡、施泰尔马克、蒂罗尔、福拉尔贝格、维也纳。州以下设市、区、镇(乡)。

首都

维也纳(Vienna)是除纽约和日内瓦外,第三个联合国城市。也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更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也是联合国的四个官方驻地之一,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部所在地。人口.74万(年12月31日)。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年1月1日,奥地利总人口为.万,约20%的人口集中在维也纳。奥地利华人主要分布在维也纳、格拉茨和萨尔茨堡等大城市。

民族

全国人口中,奥地利民族占88.8%,非奥地利民族占11.2%,其中德国人占1.5%,波黑人占1.1%,,土耳其人占1%,塞尔维亚人占1%。

中国对奥地利移民潮始于上世纪70年代,奥地利约有3万华人。奥地利华侨侨领估计在奥华人90%从事餐饮业。据年5月奥地利《新闻报》报道,奥地利的第一家中餐馆诞生于年,已发展到约家。[5]

地理

编辑

位置

奥地利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面积83,平方公里。东邻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德国和捷克接壤。

地形

奥地利西部和南部是山区(阿尔卑斯山脉),北部和东北是平原和丘陵地带,47%的面积为森林所覆盖。

气候

奥地利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东部和西部的气候不尽相同,西部受大西洋的影响,呈现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温差小且多雨;东部为大陆性气候,温差相对较大,雨量也少很多。平均气温1月为-2℃,7月为19℃。夏天7月气温多是在14~19摄氏度,最高气温也不过32摄氏度。冬天比较冷,温度一般都达到零摄氏度以下。

资源

矿产主要有石墨、镁、褐煤、铁、石油、天然气等。森林、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42%,有林场万公顷,木材蓄积量约9.9亿立方米。[5]

国家象征

编辑

国旗

奥地利国旗呈长方形,

奥地利国旗

长与宽之比为3∶2。从上到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旗面正中是奥地利国徽图案。此旗的来历可追溯到奥地利大公国时期,据说当参考资料时的巴本堡公爵在与英王理查一世激战时,公爵的白色军衣几乎全被鲜血染红,只有佩剑处留下一道白痕。从此,公爵的军队采用红白红为战旗颜色。年约瑟夫二世把红白红旗作为全军战旗,年正式定为奥地利国旗。奥地利政府机构、部长、总统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驻外机构均使用带国徽的国旗,一般场合不用带国徽的国旗。

国徽

奥地利国徽

奥地利国徽的中心图案是一只姿态高贵的黑色奥地利雄鹰,以雄鹰作为奥地利国徽已有年历史。

国歌

《让我们拉起手来》

群山巍峨,江河浩荡,尖塔高耸,禾苗满望,铁锤挥舞,前程无量。

你是伟大子孙的祖国,你是善良人民的故乡,奥地利声名远扬。

顽强战斗,踊跃争先,你是一颗坚强的心,跳跃在大陆中间。

你诞生在古老的年代,有崇高的使命在肩,奥地利久经考验。

阔步向前,自由无碍,勇敢地跨进新时代,愉快地劳动,相信未来。

政治

编辑

政府

自年上台以来,社民党和人民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保持社会稳定,赢得多数选民的认可。年,联合执政的两党表现出较强的大局意识,力避正面冲突或矛盾公开化,执政基础进一步稳固。联邦总理维尔纳·法伊曼地位巩固。

政体

实行联邦制和议会民主制下的总理负责制。

宪法

现行宪法年11月10日生效。年和年通过两项附则。年宪法被废除。年奥重建后宣布年宪法和两个附则继续有效。宪法规定,奥为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由普选产生,任期6年。总理为政府首脑。

议会

由国民议会和联邦议会组成。国民议会制定法律,主持新政府的就职仪式,通过不信任表决罢免联邦政府及其成员。联邦议会代表各州的利益,有权将国民议会通过的法律提案驳回,但如国民议会坚持原案,联邦议会不得再提异议。国民议会共席,按比例代表制产生,任期4年。联邦议会共62席,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派,议长由各州多数党议员轮流担任,任期半年。国民议会和联邦议会联合组成联邦会议,主要职能是接受总统就职宣誓以及在必要时决定对外宣战。

政党

(1)奥地利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Partei?sterreichs):年成立。-年执政,年被取缔。年改名为社会党,年改为现名。主席克里斯蒂安·克恩。

(2)奥地利人民党(?sterreichischeVolkspartei):前身是年建立的基督教社会党,年改为现名。主席塞巴斯蒂安·库尔茨(SebastianKurz)。

(3)奥地利自由党(FreiheitlichePartei?sterreichs):年成立,前身是“独立者联盟”,曾于-年和社会党组成联合政府。年2月与人民党联合执政,年党内发生分裂后失去执政地位。主席海因茨-克里斯蒂安·斯特拉赫(Heinz-ChristianStrache)。

(4)绿党(DieGrünen):前身是“绿色和平组织”。年成立。联邦发言人(主席)埃娃·格拉维施尼克(EvaGlawischnig)。

(5)施特纳赫党(TeamStronach):由奥地利富商、麦格纳国际集团创始人弗朗克·施特纳赫(FrankStronach)于年9月创建。年9月首次参加奥国民议会选举,得票5.8%,获11席,进入议会。主席弗朗克·施特纳赫。

(6)新奥地利党(NEOS,DasNeue?sterreich):由奥地利企业家马蒂亚斯·施特洛尔茨(MathiasStrolz)于年10月27日创建。年9月首次参加奥国民议会选举,得票5%,获9席,进入议会。主席马蒂亚斯·施特洛尔茨。[1]

司法机构

全国有三个法院系统:宪法法院,审理涉及宪法、特别是地方与联邦政府纠纷的案件,院长卡尔·科里内克(KarlKorinek);行政法院,审理涉及官方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纠纷案件,院长克莱蒙斯·雅伯伦纳(ClemensJabloner);最高法院,审理刑事和民事案件,院长约翰·雷舒特(JohannRzeszut)。

奥长期奉行中立政策。自年加入欧盟后,积极参与欧盟共同防务建设。自年起,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经济

概况

奥地利地处欧洲中心,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增长速度高于欧盟平均水平。奥地利的工业特点是国有化程度高,国有企业控制了95%的基础工业和85%以上的动力工业,其产值及职工人数均占其总数的70%。

工业

年工业产值.7亿欧元,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制造、化工、采矿、电子和汽车发动机制造等。年工业从业人员40.2万。

机械工业包括金属加工、机械和设备制造等,是奥地利最大的产业,约有企业1家,产值约占奥地利工业产值的1/4。奥地利机械工业每年研发投人高达约4.8亿欧元。特种机械、定制机械和锅炉建造是奥地利机械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化工业是奥地利重要的产业部门之一。根据奥地利国家投资促进局(ABA)介绍,化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约1/10。年,奥地利约有家化工企业,员工40人,年营业额约亿欧元,其产品70%出口。有包括巴斯夫(BASF)、Beiersdorf和Henkel在内的近家跨国公司在奥地利设立东欧地区总部。

奥地利汽车行业约有家企业,员工15-20万人,年营业额约亿欧元。如加上关联产业及服务,汽车业的总就业人数可达37万人,相当于每8个工作岗位中有1个是在汽车业。[5]

农业

年农林业产值为39.6亿欧元,同比增长4.4%,农林业从业人数52万。年有可耕地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16.4%。牧场万公顷(年),占17.2%。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主要农产品自给有余。

服务业

服务业在奥地利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年,奥地利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8%,工业占比约28.7%,农业仅占1.5%。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相比,奥地利工业占比相对较高,服务业占比比较适中,这种经济结构被认为具有较强的抵御危机的能力。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过程中,奥地利经济表现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经济复苏过程中,表现也强于其它大部分欧盟成员国。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产品是机械、钢铁、造纸、交通工具、木材加工和家具、工业半制成品和制成品;主要进口能源、燃料、机械、汽车以及初加工产品和工业制成品。

年国内生产总值: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欧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通货膨胀率:1.9%;失业率:4.5%。

货币:欧元,1欧元=分(截止年7月12日,1欧元=8.人民币元,1欧元=1.美元)[7]。

文化

语言

奥地利的官方语言是德语,口语使用上德意志语的多种方言,与书面语差别较大。奥地利的德语标准与德国使用的德语标准也有一些区别。

音乐

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

节日

水仙花节

巴特奥塞水仙节是奥地利规模最大的以鲜花为主题的民间节日,节日期间选出当年的“水仙公主”,并举行花车、花船游行。年的巴特奥塞水仙节已是第50届

维也纳铜管乐节

年6月6日,奥地利在维也纳市中心举行的第30届维也纳铜管乐节上表演。来自奥地利、波兰、斯洛伐克、列支敦士登等国的40支铜管乐队,共约名乐手参加了当天的演奏及列队行进表演

中世纪节

在奥地利南部克恩顿州一座名叫弗里萨赫的阿尔卑斯山区小镇,弗里萨赫始建于中世纪,是克恩顿州的第一座小镇,也是奥地利当年南北商业通道上的必经之地。从年开始,镇里的居民逐渐形成一个传统:在每年7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举行为期3天的“中世纪节”,以纪念这座古镇的建立。节日期间,镇上一切现代化的痕迹都用麦草、麻袋等物遮挡,全镇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穿上中世纪的服装,全方位模拟那个时代的生活。

丰收节

丰收节原是当地农民略带宗教感恩色彩的庆祝丰收活动,如今成为一个农民展示自己产品、促进本国农产品销售和流通的舞台。

土豆节

格拉斯的土豆节始于年,如今已发展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秋季商品交易和美食节日。每年10月第一个周末的土豆节都能为这座仅有1位居民的小镇吸引至少1.3万游客。

社会

编辑

媒体

广播

奥地利广播电台(ORF)是奥地利最大的电视台和广播台。

电视

奥地利大的电视台是奥地利电视1台(0RF1)和奥地利电视2台(0RF2)。私人电视台有ATV等。

网络媒体

股票门户网(AktienPortal)、今日奥地利(AustriaToday)、奥地利时代(AustrianTimes)等。

报刊

1年奥地利全国共有各类报纸种,其中日报15种,免费赠阅报纸3种,周报种。奥地利的主要报刊有《信使报》、《标准报》、《新闻报》、《皇冠报》、《维也纳报》和《经济报》等。在奥地利有一定影响的华文报纸有《欧洲时报》、《欧洲联合周报》、《欧洲华信报》和《中国人报》。奥地利的主要期刊有《侧面》、《新闻周刊》、《趋势》和《工业》等。[5]

通讯社

奥地利的新闻通讯社有奥地利新闻社(AustriaPresseAgentur)和奥地利文传社(PressetextAustria)。[5]

科教

奥地利学龄儿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学费、书费和上学交通费均由国家负担。凡持有高中毕业文凭者可免试上大学。著名的维也纳大学创立于年,系德语区最古老的大学。

年,奥地利当时还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女大公爵玛莉亚·德蕾莎(MariaTheresia)开先河为当时的奥地利订定教育制度的基础。奥地利的教育体制由联邦政府控制,对6~15岁的儿童实行9年义务教育,其教育体制大体上可以分为4个部分,亦即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

学前教育

大部分满3岁的儿童会进入幼稚园学习,但非强迫性。

初等教育

迄儿童满6岁时(每年9月1日为界定日)即须进入国民小学(Volksschule)接受为期4年的教育。期间,学龄儿童的学费、书费和上学交通费用由国家负担。可就读的学校除了一般国家设立的学校之外,在特定条件下尚可前往当地的私立学校就读,甚至在家中学习。

中等教育

继国民小学后,学童约10岁,可以选择进入普通中学抑或是主干中学,为期4年。普通中学设有入学考试,须通过考试才可以就读;主干中学则无此限制。若学童有特殊问题可择特别学校为其学习的机构。迄顺利完成8年级(9年义务教育)的学习后,学童将面临从4种教育机构中,即普通高中,高阶职训学校,中级职训学校,多元技术学校附设进阶职校,择一就读,每一种皆为新的阶段,而其中只有高阶职训学校需考试且有分数门槛。由高阶职业学校及普通高中跃升至高等教育时,须通过毕业考试。[5]

高等教育

奥地利大学学习年限一般为4~5年,其中基础学习阶段为2年,专业学习阶段为2~3年。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要完成必修课、选修课的学习,通过考试取得必要的学分,学习的最后阶段写篇毕业论文,在通过之后即可毕业。奥地利只在大学里设一个高级学位──博士学位。博士生教育是本科生教育的自然延续。博士生年龄不限,博士生教育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组织安排,主要形式由导师指导。传统学制无学士学位,称为Diplomstudium,分为2~3大阶段(Abschnitt)。修学分通过各个阶段毕业考试及论文(Diplomarbeit)答辩后授予硕士学位(Magister;工科为Diplom-Ingenieur)。修得硕士学位后得进入博士班(Doktoratstudium),撰写博士论文(Dissertation)通过答辩后依学术分类授予不同的博士学位(Doctor)。

奥地利学制严谨,原则上,攻读博士领域须与先前所修硕士同一类别。奥地利改革高等教育,引进学士学位,但至目前为止,仅有极少数系所提供学士课程,大部分系所仍以传统Diplomstudium修业规定授课。奥地利公立大学采分工制,各校水平平均,学生是以希望修习科目及交通便利与否作为选校依据。与私立院校相形,公立大学文凭极受重视。

人民生活

实行全国社会保险和救济制度,主要有医疗、失业、养老和事故四大类保险。年人均国民收入欧元,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欧元,每千人拥有小汽车辆;全国共有专业医生,医院家,病床张。[5]

赞赏

长按







































白颠疯病初期什么症状
白颠疯会传染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lyjd/1508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