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奥地利 >> 旅游景点 >> 美国乐团中最富有贵族气息的乐团波士顿交
乐团简介
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波士顿交响乐团,简称BSO,成立于年,由波士顿的银行家亨利·李·希金森创建,其弦乐合奏极为优美,被认为是美国乐团中最富有贵族气息的一个乐团。
首席指挥
首任指挥乔治·亨舍尔
年,在亨利·李·希金森创建乐团之后,他邀请德裔英籍男中音歌唱家、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于一身的乔治·亨舍尔担任首席指挥。
在任期间,亨舍尔设计了全新的乐手座位图,并寄给勃拉姆斯过目,得到了勃拉姆斯的赞扬和建议。
奥地利指挥家威廉·格里克
年,威廉·格里克接任首席指挥一职,希金森在维也纳听了一场格里克指挥的音乐会后,便盛邀其担任乐团的第二任音乐总监。
此后,在年,威廉·格里克再次受邀担任乐团的首席指挥。
德国指挥家卡尔·穆克
卡尔·穆克,以长于指挥瓦格纳的作品著称,年,他受邀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年,再次受邀执棒波士顿交响乐团。
德国指挥家马克斯·菲德勒
年,德国指挥家马克斯·菲德勒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
法国美籍指挥家皮埃尔·蒙都
年,皮埃尔·蒙都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他带领乐团演出了大量现代作品,其中大部分是德彪西、肖松、米约以及其他法国作品,也包括布利斯、布里奇、法利亚、马利皮耶罗、施雷克尔以及希曼诺夫斯基等人的作品。
在他的带领下,乐团的风格发生了变化,BSO渐渐以“法国式”的风采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形象,这一风格在某种程度上一直持续到今天。
俄罗斯指挥家谢尔盖·库塞维茨基
年,谢尔盖·库塞维茨基担任BSO首席指挥,在任25年期间,他使波士顿交响乐团成为世界一流乐团。
在库塞维茨基的带领下,乐团定期举办无线电广播演出,并且在坦格伍德建立了夏季活动场所。库塞维茨基还委托著名作曲家创作了许多新作品,包括: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四交响曲》、格什温的《第二狂想曲》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的《诗篇交响曲》。
法国指挥家查尔斯·明希
年,查尔斯·明希开始与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年,查尔斯·明希接替库塞维茨基任乐团音乐总监直至年。
在任期间,他带领乐团进行了首次海外巡演,为RCAVictor制作了乐团首张立体声唱片,任命了第一位女性演奏家担任乐团成员,美国长笛演奏家多里奥·安东尼·德怀尔,在美国这一著名管弦乐队中担任主要乐手。
奥地利指挥家埃里希·莱因斯多夫
年,埃里希·莱因斯多夫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在他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时,也正是这个乐团的水平处于上升阶段时,因此,他为这个乐团所带来的新风格十分令人瞩目,不仅如此,他还以自己杰出的能力,为乐团开辟出了许多新的艺术途径,单凭这些功绩,他已经可以毫不夸张地被誉为世界级的指挥大师了。
德裔美籍指挥家威廉·斯坦伯格
年,威廉·斯坦伯格担任乐团的首席指挥。
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
年,波士顿交响乐团聘请小泽征尔担任乐团新任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并且与他签订了终身指挥的合同,因此,他成为波士顿交响乐团任期最长的一位指挥。
美国指挥家詹姆斯·莱文
年,詹姆斯·莱文成为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是波士顿交响乐团首位美国本土出生的音乐总监。
从任期开始,莱文就以提升乐团士气、扩展演出曲目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他的演出节目单上引进了大量当代作曲家的作品。
拉脱维亚指挥家安德烈斯·尼尔森斯
年,安德烈斯·尼尔森斯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的第15任音乐总监,在此之前,他已经以客座指挥的身份指挥了波士顿交响乐团,年8月,BSO宣布尼尔森斯作为乐团音乐总监的合同延续至-演出季,以一个八年期的新合同替换了最初的五年期合同,新合同中还包含一个自动延长的常青条款。
来华演出
年年底,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小泽征尔带领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次访华,在北京的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邓小平和宋庆龄都亲自出席了首场演出,这是“文革”结束后,人们第一次有机会聆听和观赏世界级交响乐团的精彩表现。
年,时隔35年,因音乐家洛林·马泽尔突发腿疾,夏尔·迪图瓦临危受命,带领波士顿交响乐团再次访华。
在职教授
波士顿交响乐团也曾邀请多位独奏家合作演出,德累斯顿国立音乐学院声乐艺术指导教授迈克尔·舒策便是其中一位。
迈克尔·舒策在德累斯顿国立音乐学院毕业后,受邀参加了著名的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节,之后再次去往美国唐勒伍德音乐中心继续学习。
作为独奏家,他曾与德绍安哈特爱乐乐团等乐团合作演出;作为伴奏家,他曾与德累斯顿室内合唱团、德累斯顿森帕歌剧院合作演出,同时,他还是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和萨克森埃尔布兰爱乐乐团的客座钢琴家。
演奏经验极为丰富的他,也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投放到了教学上,他是富勒顿的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杨百翰普罗佛大学和特拉华大学等高校的定期客座讲师,也在德累斯顿新教教会音乐学院担任钢琴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