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奥地利 >> 旅游景点 >> 萨尔茨堡蜻蜓点水游东欧
10日上午8:30分,大巴车缓缓离开捷克的布杰约维采小镇,我在“福满多多浪漫东欧”群里发完《感谢》,依着座椅,愣愣地瞧着窗外的风景。身边的吴惠欣、张薇见我没有歪倒,惊奇地同声问:“你的腰好啦?”我真诚地对她们咧嘴一笑,莞尔,又油嘴滑舌道:“我终于可以直起腰杆儿和你们说话了。”
张和吴一高一低,一北京一天津,张衣黄袄,吴衣白袄,张爱戴有檐单帽,吴爱戴有色墨镜,张乐善热情,吴真诚率真,两人亲如姐妹,形影不离。我知道她们当过兵,是战友,自有一番深情。我也当过兵,虽和成百上千战友你来我往,但却从没和女兵打过交道。说起当兵往事,自然有了共同话题,乐淘淘地侃侃而谈,一直谈到奥地利的萨尔茨堡。
(年,东欧团里的吴惠欣{右}、尤光宣{中}、张薇{左}。)
萨尔茨堡位于奥地利西部,人口15万,是奥地利的第四大城市。萨尔茨堡是音乐家莫扎特的出生地,也是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的故乡。萨尔茨堡市区面积不大,美丽的萨尔茨河把萨尔茨堡分成新、旧两城,一座座各具特色、历史久远的尖塔教堂和修道院,绿树成荫的园林和千姿百态的喷泉,把萨尔茨堡打扮得格外美丽壮观。
(年,萨尔茨堡的萨尔茨河。)
(年,在萨尔茨河边。)
车停米拉贝尔花园,从侧门进入,何领队将我们带到米拉贝尔宫,并告知:年,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决定为自己的情人莎乐美建造这座宫殿,宫殿叫米拉贝尔宫。莎乐美·阿尔特是受人尊敬的商人兼议员威廉·阿尔特的女儿,也是大主教最钟情的情人,她一生为大主教生了15个孩子,其中10个活了下来。何导游说:这宫殿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金乌,这里就是大主教金屋藏娇的地方。
(年,米拉贝尔花园里的米拉贝尔宫。)
(年,在米拉贝尔宫前。)
米拉贝尔宫三层高,白墙白窗,门前喷泉里有一插翅铜马,铜马扬蹄振翮,凌空欲飞。从大门走进宫殿,沿着楼梯上二楼。楼梯是个环形楼梯,白玉石栏杆和台阶,很是宽阔。栏杆上雕有许多天真可爱的小天使,这就是拉菲尔·多纳建造的著名的天使阶梯。小天使面目清秀,体态丰满,或坐或躺,姿态灵动,形象逼真,让人看后禁不住生出几分怜爱,几分愉悦。楼梯四周的墙壁上也雕有不少塑像,塑像个个通体洁白,尊尊都在无言地表述着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
(年,米拉贝尔宫里的小天使。)
(年,米拉贝尔宫里的雕像。)
(年,在米拉贝尔宫里的天使阶梯。)
楼梯直通二楼的大理石大厅,大理石厅如今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婚礼大厅。大厅高挑宽阔,顶端布满雕塑和壁画,并吊着洁白典雅的水晶灯;墙壁上的画儿描金勾银,富丽堂皇,木窗木门,通体雪白,镶金嵌玉;红黄白色大理石块组成了花花的五彩地面,地面发着亮亮的光,幽幽地映面折影。大厅里摆满了白边红座椅,前面有一四方红台,红台上摆着几个椅子和乐谱架,台边的墙角安放着一架白色钢琴。米拉贝尔宫如今是市政府的办公地,对外开放的只有这间大理石大厅,但大厅禁止入内,只能站在门口处管窥。
(年,米拉贝尔宫里的大理石厅。)
管窥完大理石大厅,下得楼来,左拐便是米拉贝尔花园。花园呈长方形,草木花卉组成了一块块美丽的图案,极其靓丽风光地耀日映天。沿着小路缓步而行,走不多远便来到花园里的喷泉广场。喷泉呈六角形,石条低边,乏美可陈,广场的四角立着四尊雕像,雕像都是希腊神话里的人物。人物喜怒哀乐,举手投足,充分刻画和展示了他们那个世界里的英勇悲壮与精神追求。
(年,在米拉贝尔花园。)
喷泉不远处便是米拉贝尔花园的大门,大门简简单单,两边各立着一个击拳的勇士。米拉贝尔花园原名叫“阿尔特瑙”,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年被免职后,关进了要塞至死,其继任者马尔库斯·西提库斯·冯·霍亨内姆斯才将其改名为米拉贝尔花园。
(年,美丽的米拉贝尔花园。)
出了米拉贝尔花园,穿街走巷,来到市广场8号莫扎特故居。故居是座白色小楼,拱形大门镶着宽宽的石边,上端刻着两行“莫扎特故居”英文;两扇木门乌紫暗红,古朴厚重,大门左侧的墙壁上挂着一副莫扎特的巨幅画像。据说,莫扎特一家至年在此居住。
(年,莫扎特故居的大门。)
(年,莫扎特故居的一楼通道。)
(年,莫扎特故居的后院。)
(年,莫扎特故居二楼的展室。)
走进大门,大门内是个通道,左右两侧都有通往楼上的楼梯。左边的楼梯扯着警戒线,右边的楼梯直通二楼。二楼是间纪念室兼书屋,房间不大,展有莫扎特的乐谱手稿和卖有莫扎特的音乐光盘。通道的尽头是个小院,小院底端有排临时搭建的平房。在莫扎特故居里里外外转了一圈,没获得灵感,也没激起乐感,苍白地来到大门处,拍了张照,以示纪念,到此游览。
(年,在莫扎特故居。)
离开莫扎特故居,走街串巷,跨萨尔茨河,再穿几条古巷,何领队在盖特莱德街9号的一座小楼前刹住了脚,告知我们这座楼就是莫扎特的出生地,他家当时住在四楼。
眼前的小楼米黄色,6层,白色长窗,三、四层楼之间的外墙上镶着很大的金色艺术字:“莫扎特出生处”,楼顶还挂有一面长长的奥地利国旗,从六楼一直垂到二楼。在拱形大门旁刻有“莫扎特博物馆”几个字,顶端有莫扎特头像浮雕。
(年,莫扎特出生的黄色小楼。)
年1月27日,莫扎特诞生在这幢小楼里。据说,莫扎特家当时住在四楼一套3间相连的地板房里,临街的一间是起居室,中间是卧室,后面是书房,卧室就是莫扎特出生的地方。据说,房间里如今陈列着莫扎特幼年时用过的小提琴、羽管键琴和钢琴、莫扎特的亲笔信件,墙上还挂着一幅年约瑟夫朗支未完成的著名的莫扎特画像。可惜,我们的行程里没有这景点,只能望楼兴叹,插肩而过。
瞧完莫扎特出生地的黄楼,走不多远便来到了主教广场。主教广场周围有许多景点,何领队讲了几句便让我们自由活动了。主教广场上乱糟糟地搭满了棚屋,为庆祝即将到来的圣诞节,这里将变成大卖场。
(年,萨尔茨堡的主教广场。)
(年,萨尔茨堡的主教广场西侧大楼。)
.
顺着广场的西侧南行,西侧是座四层高的白楼,走进圆圆的门洞,门洞两侧的白墙上装饰着许多姜黄色的巨型图案,长长的图案状若如意;拱顶也装饰有许多黑黑的小圆盘,如同古瓦当。门洞的里边是个四方院子,院子里空空落落,西边两层楼的大门敞开着,墙上挂的英文招贴好像是展览馆的展览,由于时间受限,只好停步返回,顺路继续南行。
(年,在萨尔茨堡主教广场。)
南边是萨尔茨堡大教堂,教堂三门高立,门与门间站着四尊巨型人物石雕。跨门而入,教堂内很宏大华丽,令人眼目一新,但教堂也别无奇特之处,大同小异地让人没了新奇。国外旅行的多了,看教堂多了,也就失去了新鲜感和神秘感,到此一游,打卡般地走走程序罢了。
(年,萨尔茨堡大教堂。)
出了教堂,再次来到主教广场,穿广场东去,东边与之相连的是莫扎特广场。莫扎特广场不大,周围都是四五层高的小楼,中心处立着莫扎特的全身雕像。莫扎特雕像高高直立,身穿18世纪的紧身上衣,肩披斗篷,手持细笔,面目凝重、身姿潇洒地注视着远方。
(年,莫扎特广场上的莫扎特雕像。)
萨尔茨堡是一座音乐之城,也是一座莫扎特之城。据说莫扎特6岁就能写乐谱,7岁便以处女作《奏鸣曲》一鸣惊人,14岁被任命为宫廷乐师。年莫扎特向宫廷提出辞呈,被主教一脚踢出故乡。从此,莫扎特移居维也纳,年12月5日在贫病交迫中逝世,年仅35岁。
徘徊在莫扎特广场,伫立在莫扎特铜像前,目目相对,心心相通,受先贤感染,仿佛自己也喜欢上了音乐,并读懂了那奇妙的音乐世界。
(年,在莫扎特广场。)
注:
发在“福气满满浪漫东欧”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lyjd/25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