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伟大的军人毛奇藤枝投稿

发布时间:2017/10/24 9:59:46   点击数:

文/孙唯

···

年7月3日,在捷克境内的萨多瓦村,普鲁士和奥地利为了争夺德意志的霸主权正在进行一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决战。

普王威廉和那位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都来到前线亲自观战,而俾斯麦甚至还藏着毒药,因为他是力推对奥作战的主要人物,一旦战争败北,他就准备吞药自杀。

正当普奥在战场打的难分难解的时候,俾斯麦看到不远的森林里有什么东西在移动,他请指挥此次战役的总参谋长毛奇注意这一发现,毛奇瞭望片刻后,对普王威廉说:“陛下不仅赢得了这个战役,而且也赢得了整个战争。”威廉不明所以,认为毛奇在信口开河,然而战场的形势确如毛奇所说的那样,奥军正在向后撤退,因为普鲁士王太子的援军赶来与普军第一师团和第三师团会合向奥军进行攻击,很快奥军便因不敌普军而后撤,就这样战场参加兵力多达五十万的萨多瓦战役以普军的胜利而告终结。毛奇对普王说:“陛下,全面胜利,维也纳将俯伏在陛下的面前。”

在萨多瓦的会战结束后,正当毛奇准备挥军向维也纳挺进时,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呼吁和谈,俾斯麦接受了这位法国皇帝的和平呼吁,普奥很快缔结了休战协议,最终普鲁士取得了对北德意志的霸权,奥地利不得不退出德意志的事务,德意志的两雄相争的局面结束了,现在普鲁士一家独大,在建立了北德意志联邦之后,一贯对德意志的统一持消极态度的南德四邦也和普鲁士签订了攻守同盟协议。战争的胜利和带来的北德意志联邦的建立使得主导此次对奥战争的俾斯麦成为普鲁士的伟人,而原来默默无闻的普鲁士总参谋部参谋总长毛奇的名字也变得尽人皆知了,因为正是他指挥这次对奥地利的战役。

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于年出生于德意志的梅克伦堡的没落贵族家庭,长相瘦削,为人沉默寡言,喜欢音乐和小说,并且极具语言天赋,或许曾和毛奇在欧洲游历的历史有关,毛奇精通德、英、法、俄、土耳其等多国语言,为了解决生活所需,毛奇曾为出版社翻译英国历史学家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被视为德语的经典译本。在加入普鲁士军队之前,毛奇曾在丹麦军队服务,但是毛奇认为在丹麦军中难有发挥,于是前往柏林加入了普鲁士的军队,前往柏林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后来毛奇在普鲁士指挥首场战役便是针对丹麦的,当时距毛奇离开丹麦军队已有40年,毛奇并未对昔日自己服役的国家表现同情。毛奇喜欢旅行,在普鲁士的地理测绘局工作多年,后来被派往土耳其工作,期间加入土耳其军队工作,但感到对土耳其军事领导失望后毛奇重返柏林,成为威廉儿子的侍从武官。年毛奇成亲,年妻子便过早的离世了,两人没有子女,毛奇也未再娶。年当普鲁士的参谋总长出缺时,毛奇开始代理参谋总长,次年毛奇正式被任命为参谋总长,时年58岁,在很多人看来58岁已经是到了退役的时候,而对于毛奇来说他的事业毋宁说是刚刚开始。

年,俾斯麦就任普鲁士宰相,果然普鲁士开始靠着“铁和血”来解决问题,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作战,在毛奇的指挥下很快普军攻克了要塞,占领日德兰半岛,不久丹麦按照普鲁士和奥地利的要求签订了条约。毛奇的胜利提振了当时尚未为人重视的总参谋部的威信,毛奇本人也受到了普王的信任和更大的授权。于是就有了年普军在和奥地利军队的会战中有了萨多瓦又称柯尼希格雷茨的大捷。毛奇的名字在欧洲已是家喻户晓。战后北德联邦组成,德意志的统一只剩南德四邦了,而这就必须打败法国,因为法国一直是对德意志的统一持阻挠立场,法国是不愿意看到在大陆欧洲出现一个统一且强大的德国的。

与法国的战争在年7月终于爆发了,毫无疑问毛奇成为这场战争的总指挥,被赋予“国王陛下统帅部的全军总参谋长”的权力。很快,一支50万人的普鲁士军队向法国进攻,尚未完全完成动员的法军很快便陷入被动,一支法军被普军围困在了梅茨,另一支法军被围困在了色当,饱受病痛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也在这支军队当中,9月1日普军对色当发起进攻,进攻开始前,毛奇对普王说:“我祝贺陛下取得本世纪最伟大的胜利。”普王威廉一世,俾斯麦,罗恩,毛奇在一个山丘上观看普军对法军的炮击进攻。下午色当的法军挂起白旗,第二天拿破仑三世带着十万法国军队向普军投降,当俾斯麦看着载有拿破仑三世的马车驶去不仅感叹“一个王朝消逝了”,法军在色当失败的消息传到巴黎拿破仑第三的第二帝国随即土崩瓦解,法国重又迎来了共和即“第三共和国”。从此在法国的政治舞台上君主消失了,而伴随着法国皇帝的被俘退位,一个新的皇帝却正在俾斯麦的酝酿下即将诞生。

年1月18日,在巴黎郊外的凡尔赛,普王威廉一世加冕为统一的德意志皇帝,德意志的分裂结束了,除了奥地利和部分瑞士说德语的地区外,所有的德语地区都统一在了新的德意志帝国之下。

色当一役成为毛奇军事生涯的顶峰,在经过普丹、普奥、普法战争后,德国实现了统一,而三场战争的胜利无疑的首先要归功于毛奇的出色指挥,毛奇的军功受到肯定,不仅受到了金钱奖励,晋升为元帅,还被封为伯爵,真可谓功成名就,富贵兼得。

年后,在俾斯麦领导下的德国再为参加过战争,然而作为总参谋长的毛奇却并未停止过军事思考,他对普法战争进行了总结,撰写了关于普法战争的长篇论文,并且思考未来德国的两线作战问题,毛奇认为在未来的两线作战中,德国必须首先在东线即于俄国的战争发动攻势取得突破,而在西线在于法国的对峙中则应采取守势。后来的“一战”,如果德国采取了毛奇的战略思想,那么结果就很难说了。

实际上,在晚年毛奇已经认识到了未来战争的残酷和可怕,他告诫人们说未来的战争将是漫长的,可能七年,也可能长达三十年,伤亡将是巨大的,因为一次战役的胜负将不会在主宰一场战争的胜负,直到一个国家人力枯竭和经济崩溃为止…最后就算是一场胜利的战争也会是一场不幸。身为元帅的毛奇成为了一个和平主义者,这对屡建军功的军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人们常常看到的毛奇总是深色军大衣,头戴军便帽,嘴衔香烟,缓缓散步,像是个古典哲学家。当俾斯麦在议院高喊:“我们德国人只怕上帝,此外在世界上别无所惧;而怕上帝这点就使我们热爱和维护和平。”毛奇主动上前与这位宰相握手,向他表示祝贺。

年,毛奇正式辞去了总参谋长的职位,此时已是风烛残年的毛奇连马都无法骑了,他已经88岁了。3年后,毛奇在柏林去世,他最后的眼光一直盯在了他妻子的遗像上,此时他的妻子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可惜的是这位令毛奇最后凝望的女性并没有为毛奇留下一子半女。

想投稿吗?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看的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rkmz/1391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