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明晚节目单维也纳之春奥地利名家钢琴小

发布时间:2017/12/23 19:01:37   点击数:

北京音乐厅国际古典系列演出季

维也纳之春——奥地利名家钢琴小提琴协奏音乐会

演出信息

时间:年4月7日星期五19:30

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北新华街1号北京音乐厅

票价:0(学生票)元

套票:元(*2)

购票-

购票请至北京音乐厅一楼大厅售票处

演出曲目

1.e小调第六号帕蒂塔BWV巴赫17’

2.为钢琴而作的“KIGEN”加布里埃莱·珀莱(GabrieleProy)6’

3.为钢琴而作的4首间奏曲勃拉姆斯20’

b小调间奏曲,Op.no.1

E大调间奏曲,Op.no.4

a小调间奏曲,Op.76no.7

A大调间奏曲,Op.no.2

——中场休息——

4.A大调小提琴钢琴奏鸣曲D.舒伯特15’

5.舒伯特小提琴钢琴改编曲马西米兰·克罗伊茨(MaximilianKreuz)7’

6.A大调第九号钢琴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Op.47贝多芬20’

注:最终演出曲目以现场为准

曲目介绍

1

e小调第六号帕蒂塔BWV巴赫17’

Partita是意大利语,在意大利语中,它本是变奏曲之意,十七世纪才有组曲之意。意大利风格的组曲,是对各类舞曲的组合,Partita的键盘作品于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间在德国发展,由巴赫推向高潮。后人因有“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名称,也称这部组曲为“德国组曲”。《e小调第六号帕蒂塔》BWV共包括7曲:1.托卡塔,2.阿勒曼德舞曲,3.库朗舞曲,4.抒情调,5.萨拉班德舞曲,6.加沃特舞曲,7.吉格舞曲。

(1)托卡塔

原意为“触及”,是键盘音乐最古老的体裁形式之一。原来只是一个短乐章,常常只是一个前奏,它通过快速、纤巧的技巧而表现演奏音的触键。

(2)阿拉曼德舞曲

原意是“德国风”或“德国舞曲”,大都以厚重的复调手法写作,速度中庸,没有特殊的节奏,一般放在组曲前面,充任前奏曲的任务。

(3)库朗舞曲

又译“库朗特舞曲”,有法国式意大利式两种。法国式一般为3/2或6/4拍,多声部精致而沉重。意大利式3/4或3/8拍,有轻巧快速的装饰音型。

(4)抒情调

抒情调(Air)是一种类似歌曲的声乐或器乐乐式。Air这个词来自于歌剧、康塔塔、宣叙调中的“咏叹调”(Aria),18世纪起用于器乐作品,在巴赫的作品《D大调第三号组曲》BWV、《G弦上的咏叹调》及《帕蒂塔》BWV-中均有运用。

(5)萨拉班德舞曲

西班牙舞曲,在组曲中巴赫稍以夸大,当作温和的慢板乐章,强调抒情性格。

(6)加沃特舞曲

又译“嘉禾舞曲”,法国民俗舞曲,容易亲近,相当纯朴,中板。

(7)吉格舞曲

一般放在组曲末尾,有终曲强烈的性格。速度快,气氛明朗,节奏强烈,这种舞曲相当于奏鸣曲中的回旋曲终曲,在组曲中极富变化,最具技巧味。

2

为钢琴而作的“KIGEN”加布里埃莱·珀莱(GabrieleProy)6’

3

为钢琴而作的4首间奏曲勃拉姆斯20’

b小调间奏曲,Op.no.1

b小调间奏曲,慢板,这首间奏曲充满了梦幻与回忆。开头节奏平静流淌,用下行音调表达出叹息痛苦的情绪。此后的附点节奏和三对二节奏使音乐表现效果复杂而生动。舒曼对此曲评价:“灰色的珍珠——暗淡无光的,非常尊贵。”

E大调间奏曲,Op.no.4

E大调间奏曲,慢板,有夜曲性格。此作品在音乐主题上有着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丰富的和声、宽广的力度,再加上交错的节奏及迅速的转调等创造性的作曲手法,使音乐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激情。出自勃拉姆斯为钢琴而作的《幻想曲》(op.),属勃拉姆斯最后的钢琴曲(最后的钢琴曲包括《随想曲》、《间奏曲》、《狂想曲》、《叙事曲》,op.—的4部曲集,共20首)。这套《幻想曲集》作于年,其中包含3首随想曲和4首间奏曲,共7首。

a小调间奏曲,Op.76no.7

a小调夜曲风格,颇像自言自语的间奏曲。作品完成于年,柔和唯美,富于幻想,蕴含着作曲家细腻的情感。作者采用音响效果浓烈的和弦式织体作法,通过和声色彩的变化,渲染情绪的变化。出自《8首钢琴小品》(op.76),8首中有4首随想曲和4首间奏曲。

A大调间奏曲,Op.no.2

A大调柔美的间奏曲,速度为亲切的行板。出自《6首钢琴小品》(op.),是勃拉姆斯晚期的作品,也是音乐线条十分优美的一首作品。整首作品音乐形象静谧、沉寂,沉浸在充满爱意、温柔的情绪之中。作品所呈现的古典神韵与浪漫精神之美,当旋律萦绕在耳边,仿佛可以感受到光影交错的色彩,优雅的主题带我们回忆失去的光阴。

4

A大调小提琴钢琴奏鸣曲D.舒伯特15’

舒伯特共作有4首小提琴奏鸣曲,前3首作于年,第四首《A大调小提琴钢琴奏鸣曲》(D.)作于年。这首作品采用钢琴、小提琴协调演奏,但钢琴部分明显地较为卓越,亦常被冠以“二重奏”之名。全曲共4个乐章,第一乐章为中庸的快板,A大调,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谐谑曲,急板,E大调,三段体;第三乐章为小行板,C大调,变奏曲式;第四乐章为活泼的快板,A大调,奏鸣曲式。本作品的和声与节奏都深具魅力,全曲贯穿着舒伯特风格的优美旋律,因此也有不少人称之为“洋溢着舒伯特独创风格的奏鸣曲”。

5

舒伯特小提琴钢琴改编曲马西米兰·克罗伊茨(MaximilianKreuz)7’

6

A大调第九号钢琴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Op.47贝多芬20’

该奏鸣曲完成于年,通常也称作“克鲁采奏鸣曲”,是贝多芬题献给法国小提琴家罗多尔夫·克鲁采的一首作品。这是贝多芬所有的小提琴奏鸣曲中,对演奏者的技巧与情感表达要求很高的一首。小提琴与钢琴的音色挺拔嘹亮,刚劲共鸣,互相竞技,充满热情和气魄,将一种激昂奋发的力量贯穿全篇,表现出贝多芬中期创作的英雄主义气质。

演员介绍

钢琴:阿列克谢·科尔尼扬科

杰出的钢琴家、指挥家。出生于莫斯科,五岁开始学习音乐,就读于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并在莫斯科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大赛中获得金奖。年担任“沃尔特古典音乐节”艺术总监,同时担任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的客席指挥。年到年担任索菲亚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他也是古斯塔夫·马勒乐团的创始人之一以及“贝森朵夫艺术家”成员。独特的音乐风格让他与无数国际知名乐团合作,包括伦敦皇家爱乐乐团、莫斯科国家爱乐乐团、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斯洛伐克爱乐乐团、慕尼黑交响乐团、格鲁吉亚室内乐团、乔治爱乐乐团、意大利独奏家室内乐团等。同时在奥地利,德国,意大利,匈牙利、荷兰等国家举办的音乐节都曾由他担任过艺术总监。众多的唱片记录了他的职业生涯。

小提琴:埃琳娜·杰尼索娃

出生于俄罗斯的一个音乐世家,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后由于特殊的小提琴才华被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录取,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得意弟子。同时录制了第一张CD《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年以后她成为了莫斯科国立交响乐团的独奏和小提琴首席,同时成立了莫斯科国立弦乐四重奏。在此期间分别与伦敦交响乐团、皇家爱乐乐团、慕尼黑交响乐团、布达佩斯广播交响乐团、萨尔茨堡莫扎特节日乐团交响乐团、匈牙利广播交响乐团、特隆赫姆交响乐团等有合作演出。之后她的足迹遍及欧洲各地和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她的演奏生动,技术卓越精湛,对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风格。作为俄罗斯公认的最有魅力的小提琴家之一,她的作品也受到广大音乐评论家、媒体和听众的认可和赞扬。

编辑/小玉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在线购票~

↓↓↓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皮肤病医院是哪家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有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zhicai.com/xzqh/1455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