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奥地利 >> 地理位置 >> 征伐1000年,成就俄德之间第三股力量
波兰是辉煌的,同时也是悲剧的。
辉煌的是曾经的强大的波兰王朝的不怒自威,总让西边的日耳曼人和东边的东斯拉夫人十分客气。
但接踵而至的悲情以及悲剧,一直接二连三地向波兰袭来,甚至是深入骨髓的 与山河破碎。
所以,骄傲的波兰民族主义者一直不遗余力地以“欧洲文明的前沿”为旗帜,希图在德俄之间建立所谓的“第三股力量”。
这股力量的目的,就是建立“中欧 版图”的“大国”,并以此作为抵御东边东斯拉夫人和西边日耳曼人的“狂妄、粗暴与野蛮”。
但遗憾的是,结果却总让波兰人沉浸在浓郁的骄傲与眺望情绪深处难以自拔。
如今,这样的骄傲再次出现在俄乌冲突之中。
那么,等待波兰的 的情绪,又将是怎样的一种结果呢?
一、辉煌的波兰史,雄踞中欧数百年
从地域上讲,波兰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
不但地势平坦,同样物产丰富,且山川锦绣。
波兰面积比云南的38万平方公里略小,与贵州万的总人口差不多。
波兰人事实上属于西斯拉夫人的一支,与俄罗斯是同一个祖宗。
据史料记载,在富饶的中欧平原,波兰在公元9-10世纪时代,就建立其强大的封建王朝。
越公元年,波兰史上诞生了 个强人——梅什科一世。
史料记载,梅什科一世是充满无限传奇的波兰王公谢莫米斯尔的儿子。他的本名并不叫梅什科,而是叫梅奇斯瓦夫。
梅什科一世
梅什科一世带领他的最早期的哥萨克骑士,与同样强大的斯拉夫部落柳蒂奇人英勇作战,并大获全胜而夺得了波美拉尼亚。
梅什科一世可谓是能征善战,此后又打败波希米亚的王公,从而征服西里西亚和小波兰。
更让波兰人骄傲的是,梅什科一世与波希米亚公爵波列斯拉夫二世结盟,曾几度打败强大的罗马帝国。
因此,梅什科一世建立了波兰史上的 个封建王朝——皮亚斯特王朝。
由此,梅什科一世被波兰人尊称为“波兰国父”。
直到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年,其子孙博莱斯瓦夫一世加冕为波兰国王,波兰成为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
自此,波兰在中欧平原,甚至是整个欧洲,一直辉煌了数百年。
不过,遗憾的是,随着梅什科一世的子孙越来越多,权力和利益之争,将强大的波兰分成若干个“大公”。
波兰的辉煌从此步入暗淡之后的更加暗淡。
二、 的王朝散落的遍地骄傲
不得不说,波兰人的骨子里是骄傲的。
骄傲除了源于其史上的“丰功伟绩”外,更多的是源于其史上被称为“ 一个家天下的王朝”——雅盖洛王朝。
该王朝的存在,可谓让波兰人更显荣耀。
年,立陶宛大公雅盖洛迎娶波兰安茹王朝的女王,也即拉约什-世的女儿雅德维嘉。
从此,开启了波兰的更加辉煌的欧洲岁月。
雅盖洛统治时期,就被称为波兰雅盖洛王朝。雅盖洛在波兰亦被称为瓦迪斯瓦夫二世。
年,雅盖洛在坦能堡战役,也即格林瓦尔德战役中击败欧洲第三骑士团——条顿骑士团,迫使条顿骑士团臣服,并同时迫使神圣罗马承认波兰。
条顿骑士
从此,波兰在欧洲与神圣罗马并驾齐驱。
要知道,这个“条顿骑士团”是非常了不得的。
因其主要成员均为德意志人,所以它又被人们称为“德意志骑士团”,其正式名称为“耶路撒冷的德意志弟兄圣母骑士团”——是神圣罗马帝国中世纪最强大军团之一。
年雅盖洛死去,其子瓦迪斯瓦夫三世继位。
同时,因统治匈牙利的雅盖洛的女婿——西吉斯蒙德死去,瓦迪斯瓦夫三世直接夺取了匈牙利的王位。
此刻,波兰人已将匈牙利踩在脚下。
不仅如此,瓦迪斯瓦夫三世比他老爹雅盖洛还狠。
瓦迪斯瓦夫三世可谓能征善战,或者说一夫当关,战斗力可谓爆表。
他随后南征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打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节节败退, 迫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王穆拉德二世不得不割地赔款告终。
穆拉德二世
年,瓦迪斯瓦夫三世去世后,他的弟弟卡齐米日四世继承了王位。
卡齐米日四世的战斗力也十分彪悍,在他的任上,卡齐米日四世再次向神圣罗马开打,第二次打服得条顿骑士团俯首称臣。
此时,波兰人可谓迎来了其史上的最辉煌时代。
年,卡齐米日四世直接让长子乌拉斯洛二世继承了波希米亚和甸牙利的王位;次子扬--世继承了波兰的王位,第四子亚历山大雅盖洛直接统治了立陶宛。
瓦迪斯瓦夫三世
此时,整个中欧几乎都在波兰人的统治之下。
直到年雅盖洛王朝结束,从此波兰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王朝”。
如此,当时不可一世的日耳曼人军团——条顿骑士、神圣罗马,以及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都被波兰“征服”。
由此,波兰人一直沉浸在这样的挥之不去的辉煌中。
三、辉煌与骄傲之后的失落
随后,随着西欧日耳曼人的再度崛起,以及东欧东斯拉夫人彼得一世的出现,波兰的辉煌逐渐消逝在历史尘埃中。
首先是年、年和年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史称“三分波兰”。
年,波兰丧失了约35%的领土和33%的人口;
年,波兰成为仅剩领土20万平方千米,人口万的小国;
年波兰领土被全部瓜分,波兰国从此在地球上消失。
但波兰的地盘实在是太富裕了。
凡是强大起来的周边国家都想据为己有——因为,波兰同样是“欧洲粮仓”。
随后,-年,强大起来的拿破仑也开启了“逐鹿波兰”运动。
拿破仑直接打败了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三国。
作为波兰人来说,这无异于给波兰报了“灭国之仇”。
于是,波兰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跟随拿破仑,并组建波兰军队——波兰枪骑兵团,直接参与了拿破仑的索莫谢拉等战役。
在波兰人的骨子里,想借助拿坡里之手再度复国。
波兰枪骑兵团
拿破仑也没有让波兰人失望——随后,年,拿破仑给波兰人建立了一个“华沙公国”。
尽管是作为拿破仑的“卫星国”,但不管怎么样,波兰人总算还是有了自己的国家。
不过,拿破仑失败后,华沙公国被肢解。
二战时期,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迅速侵占波兰大部分领土。同年9月17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以建立东方防线为由,命令60万苏联红军越过苏波边界,进攻波兰东部,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
年,德国进攻苏联,并全部占领了波兰领土,而后苏联与波兰流亡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希特勒的进攻,给波兰人带来了巨大的 。
整个二战期间,波兰人为付出了多万人口的巨大代价,其惨烈程度,堪比波兰史上之最。
但即便是日落西山的波兰,其骨子里依然深埋着不屈的精神。
四、多年的抗争后终获独立建国
事实上,从年灭国开始,波兰就一直奔赴和战斗在建国的道路上。
比如年“华沙举行起义”,年的“克拉科夫起义”,以及年的“波兰革命,甚至是年的“苏波战争”。
每一次,都无不流露出波兰民族的不屈,以及建立“走波兰的路”的强烈愿望。
直到历史的沉沦滑到年,东欧剧变后,波兰重新成为一个独立而合法的主权国家。
从年“灭国”到年完全独立,波兰人经历了足足的年不屈的前赴后继的抗争。
这对于波兰来说,的确是来之不易。
波兰冀骑兵
其间,在我国哈尔滨等东北和上海等地区,依然留下“波兰社区”等遗址。
在民国时期,数千波兰人曾逃往中国。
此间,他们一直未曾熄灭复国的焰火和希望。
甚至于,在日俄战争期间,波兰人还在东北组建了保护自己的“军队”。
此是话外,但无不说明波兰人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坚定与执着。
但即便建立了自己的独立而合法的主权国家,历史的尘埃带给波兰的 和阴影,一直弥漫在波兰人的心头。
比如,西边以德国为主的日耳曼人,以及东边以俄罗斯为主的东斯拉夫人。
身处两大强国之间的波兰,每时每刻无不“忧心忡忡”。
在波德之间,波兰与德国从“条顿骑士”时代开始,就不断地纠葛了多年;同样,与东边的东斯拉夫人的俄国,其纠葛并不比与德国的日耳曼人之间的摩擦少。
但在波德与波俄之间,其矛盾和纠葛可谓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波德之间,日耳曼人的德国,除了曾向东扩展与波兰发生过几场战争外,波德之间分享着较长时期的合作与和平。
对波兰人来说,西边的德国可能仅存在着边境和安全问题,而东边的俄罗斯,则在其思想深处,是要求波兰放弃波兰民族认同,甚至是波兰国的概念。
尽管德国对波兰带来的生理 较之俄罗斯和苏联更为深刻和野蛮,但俄罗斯(苏联)对波兰造成的心理 则更牢固地扎根于波兰的民族认同之中。
对此,20世纪初的波兰元帅斯米格莱·雷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同德国人在一起,我们有丧失自由的危险;而同苏联人在一起,我们会有丧失灵魂的危险”。
斯米格莱·雷诺
五、独立后的“波兰共识”与“民族认同”
由此,独立后的波兰对自身进行了深刻反思。
甚至是寻求构建新的“波兰共识”和“波兰民族认同”的精神内核。
比如,年,波兰独立后,一家颇有影响力的杂志《政治》如此分析新波兰:
今天的波兰与波兰第二共和国或者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有着根本的不同。历史上的波兰始终处于东西方的双重威胁之下,同时波兰也努力成为被各方认可的地区超级强国。今天的波兰却并不伪称为一个超级强国,我们并不渴望成为一个“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波兰,不希望成为任何人的警察也不希望去“救赎”任何人。
这段论述,揭开了波兰人深入骨髓的民族骄傲的内核——一直认为自己是“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地区强国”,便成为中欧“警察”去“救赎”周边的国家和人。
由此同时也说明新独立的波兰,“放弃了关于其身份和在国际体系中地位的旧有观念”。
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排外主义心态的终结”。主要标志位高利科沃斯基在《文化》上撰文指出:波兰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的 出路是避免过去那种民族排外观,其应接受波兰不过是强大欧洲中一支的观念。
在该文中,高利科沃斯基强调:波兰传统的“欧洲文明的前沿”的自我认知冒犯了俄罗斯、保加利亚及其所有东方邻国,与欧洲理念并不真正相符,欧洲并非“以布拉格河为终点”。
认为波兰必须发展一个新的民族意识和新的集体记忆:波兰人应该“停止在微慢与绝望之间摆来摆去”。
波兰人“只有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过去,才能转变为一个现代国家,避免陷入曾经迷惑几代波兰人的陷阱”。
二是“放弃雅盖洛传统”。“雅盖洛传统”追求的是向东扩张,而将波兰视为对抗俄罗斯的堡垒。同时成为成为欧洲少数几个拥有濒临波罗的海和黑海的“双海国家”。
三是“重新定位波兰身份”。除波兰独立波兰联盟(CIP)主张“建立一个由波兰、乌克兰和其他小国组成的介于俄德之间的第三股力”量外,几乎其他政党都放弃了“波兰是欧洲一大强国”的观念。
毕苏斯基
六、小结
综上,在波兰人的骨子里,其“先祖的丰功伟绩”以及“苏波战争”的胜利,始终认为西边的日耳曼德国是一个合作者,而对东边的俄罗斯,则始终被认为“它是一个斗败者”。
但在对德问题上却又不得不防备。
而对于俄罗斯,则体现出强烈的“恐惧症”。
所以,波兰加入了北约、以及欧盟。
但即便这样,波兰依然既担心俄罗斯帝国野心的反弹,同时又提防再次出现"德法俄轴心"局面而使自己再次深陷囹圄。
所以,波兰总是积极地引导中欧局势,比如积极支持俄罗斯的民主化进程,及乌克兰、白俄罗斯的西方化,以确保其边境不致成为“新的铁幕"。
这就不难解释,在俄乌冲突中波兰总统杜达于5月22日在乌克兰议会的发言:“作为波兰人,我们早就警告欧洲注意俄罗斯和普京的帝国报复。反对恢复苏联甚至沙皇俄国影响力的愿望。”
杜达希望波兰和乌克兰之间“没有边界”。
而“波兰-乌克兰联盟”,在此前的中欧历史上,或者说波兰的辉煌史上并非是空洞的概念——因为,那是史上实实在在出现过的。
如此,波兰-乌克兰联盟,不但具有历史传统、文化基因,以及当下的现实基础。
所以,一如泽连斯自己所说:“波兰-乌克兰联盟”,并强调联盟之后,足以由此产生“当今德国的人口实力”的力量。
这不但是乌克兰的自救。
更是波兰“从黑海到波罗的海”理想的21世纪新愿景。
这不但代表波兰定位中欧地区的新地缘政治框架,更是其文化内核中“雅盖洛传统”的又一次兴起,而该传统,就是带领波兰“向东看”。
这,或许就是波兰希图在德俄之间建立起“第3股力量”的坚定信心与决心。
同样,这对于俄罗斯来说,绝非是一好事。
因为,这与俄罗斯余年来一直所坚持的“双海战略”——黑海与波罗的海出海口战略几乎重叠。
如此,新一轮角逐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而结果,必将是新一轮地缘政治的大裂变,以及四起的墨黑狼烟。
其实,波兰历经的年的抗争史,或许就是因为“雅盖洛传统”带来的无比骄傲,而今,犹如火中取栗的“波兰-乌克兰联盟”的畅想,也毫无疑问是源自“雅盖洛传统”滋生的骄傲。
而这一传统,早在波兰年独立之初,其国内的精英就对“雅盖洛传统”进行了批判,甚至是早已宣称彻底放弃。
但时来运转,深入土壤的种子一旦遇到乱世春天,淋漓的瓢泼大雨下,其发芽与萌生其本身就“合乎逻辑”。
但,所有的光荣与梦想,甚至是骄傲,都必将付出破土的代价,甚至是粉身碎骨。